【卦辭】萃①:亨,王假有廟②,利見大人,亨利貞③。用大牲吉,利有攸往④。
【彖傳】《彖》曰:“萃”,聚也。順以說⑤,剛中而應(yīng),故聚也;“王假有廟”,致孝享也;“利見大人亨”,聚以正也⑥;“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順天命也⑦;觀其所聚,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⑧。
【象傳】 《象》曰:澤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⑨。
[注釋]
①萃:卦名,坤下兌上。坤為地,質(zhì)本在下,兌為澤,其性潤下,同有趨下之德,萃聚一起,故卦名“萃”。《說文》:“萃,草貌。”草叢生,引申為聚集。《序卦傳》說:“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姤講的是相遇,相遇后必成伙、成群地聚合起來。所以說姤卦之后為萃卦。
②亨,王假有廟:亨,祭祀。王,指九五。假,到,至。
③利現(xiàn)大人,亨利貞:這是一個(gè)占辭。占卜的結(jié)果是亨通、吉利,有利于大人的出現(xiàn)。
④用大牲吉,利有攸往:萃卦,下卦為坤,坤為牛,用大牛祭祀吉祥,并且有利于前往,施展自己的才華,有利于建功立業(yè)。
⑤順以說:下卦為坤,坤為順,上卦為兌,兌為悅。
⑥聚以正:九五為《萃》卦之主,居中處正,故而能使物聚之以正。
⑦順天命:下坤為順,九五為王、為天子,故曰“順天命”。
⑧觀其所聚,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觀察聚集、聚合之現(xiàn)象,天地萬物的性情和規(guī)律就自然曉得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說的也是這個(gè)意思。
⑨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君子知凡物聚久則生變,故“除戎器”以戒備“不虞”。除,修理。戎器,兵器。虞,料想,預(yù)料。
[參考譯文]
《萃》卦象征著會(huì)聚:祭祀時(shí)人物大聚集,此時(shí)君王至于太廟祭祀祖宗、天地,所以有利于見大人,亨通而有利于做事。用牛來作大的祭祀品,有利于有所前往。
《彖傳》說:“萃”,就是指聚集。下坤順于上悅,九五以陽剛居中處正下應(yīng)于六二之陰柔,故能使人物有聚集之象;“君王至于太廟”,向天地之神靈和祖宗致上孝敬的祭祀牲品;“有利于見大人進(jìn)行祭祀”,人們會(huì)聚在一起是因?yàn)榫盼逯鞒终溃弧坝么笊鼇碜骷漓肫窌?huì)有吉祥,有利于有所前往”,這是因?yàn)樘幵谙旅娴拿癖娔茼槕?yīng)天道;君子觀看萬物聚集的道理,看到天地萬物的本質(zhì)。
《象傳》說:澤水聚于地上,象征著“聚集”。君子觀此象而修理兵器,以武力戒備不測(cè)之事。
【爻辭】
初六,有孚不終,乃亂乃萃①,若號(hào),一握為笑,勿恤,往無咎②。
《象》曰:“乃亂乃萃”,其志亂也。
六二,引吉,無咎③,孚乃利用禴④。
《象》曰:“引吉無咎”,中未變也。
六三,萃如嗟如⑤,無攸利。往無咎,小吝⑥。
《象》曰:“往無咎”,上巽也。
九四,大吉⑦,無咎。
《象》曰:“大吉無咎”,位不當(dāng)也。
九五,萃有位,無咎,匪孚。元永貞,悔亡⑧。
《象》曰:“萃有位”,志未光也。
上六,赍咨涕洟⑨,無咎。
《象》曰:“赍咨涕洟”,未安上也。
[注釋]
①有孚不終,乃亂乃萃:孚,誠信。不終,不能堅(jiān)持至終。乃,語氣詞。亂,思想混亂。萃,集聚。初六與九四有應(yīng),中間有二陰相隔,三又切近于四,初便亂了方寸,有誠信不能堅(jiān)持始終,與人妄聚。
②若號(hào),一握為笑。勿恤,往無咎:若,語氣詞。號(hào),呼號(hào)。恤,憂慮。初六經(jīng)過反復(fù)擇選,最后還是向九四呼援。九四高興地與此相應(yīng),握手相歡。初六不要有憂慮,向前進(jìn)沒有過錯(cuò)。
③引吉,無咎:引,有援引之意。六二居中得正,與九五正應(yīng),要相聚,但又被兩個(gè)陰爻包圍著,不能主動(dòng)前往。六二理應(yīng)萃于九五,但現(xiàn)在必須由九五來援引它。被人援引吉祥,沒有什么過錯(cuò),故“引吉無咎”。
④孚乃利用禴:孚,誠信。乃,語氣詞。禴(yuè),同“礿”,古代的四時(shí)祭之一,商時(shí)春祭曰“禴”,周改為夏祭,形式比較簡單。此猶說:只要心里有誠信,祭品可以簡單些。
⑤萃如:指三、四皆失位不正而相聚。嗟如:以不正相聚,則有所憂患。
⑥往無咎,小吝:六三下比二陰,上比上六,都是同類相聚,告知前往與上六同類相聚雖說小有遺憾,但沒有咎害。
⑦大吉:指九四下有三陰爻順承。
⑧萃有位,無咎,匪孚。元永貞,悔亡:匪,指非。孚:誠信。元:長。永:久。貞:正。亡:消除。九五陽剛中正處尊位,故無咎。九五與六二相應(yīng),有孚于六二,但為九四所阻,猶如得其位而無其德,未能取信于民,所以“匪孚”。九五處在民眾對(duì)其不信任或懷疑的境況下,也是要悔的。如何擺脫這種困境,那就要自省修身,也就是堅(jiān)貞不渝地修養(yǎng)品行,長久地堅(jiān)守貞正,悔恨隨之消除。
⑨赍(j ī)咨涕洟:指上六處聚集之時(shí),居于兌極,處于《萃》終,內(nèi)無所應(yīng),遠(yuǎn)近無助,故哀嘆流淚。赍,帶著,懷著。咨,嘆息。涕洟,痛哭流涕的樣子。
[參考譯文]
初六,心有誠信之德卻不能持之以終,于是就心生疑亂;于是就與他人妄聚;若向自己的所應(yīng)之爻六四呼號(hào),則能與之握手歡笑,所以不必憂慮,前往沒有災(zāi)禍。
《象傳》說:“心生疑亂而與他人妄聚”;這說明初六的心志已亂。
六二,被牽引到聚集之道中,這是吉祥的,沒有什么過錯(cuò),心懷誠信則有利于祭祀。
《象傳》說:“被牽引到吉祥聚集中是一件沒有過錯(cuò)的事”,這是因?yàn)榱幹惺卣囊庵緵]有改變。
六三,相聚而朋無應(yīng),故嗟嘆連連,沒有利益。但是,有所前往則不會(huì)有過錯(cuò),唯有小的困難而已。
《象傳》說:“有所前往則不會(huì)有過錯(cuò)”,這是因?yàn)樯腺阌兄t遜恭順之德。
九四,大為吉祥,無有咎害。
《象傳》說:“大為吉祥而卻只是無所咎害”,這是因?yàn)榫潘氖弧安划?dāng)”所致。
九五,聚集之時(shí)處尊得位,沒有過錯(cuò),但是尚未能取信于民。作為德之元首,應(yīng)當(dāng)永遠(yuǎn)守持正道,那么,悔恨就會(huì)消逝。
《象傳》說:“聚集之時(shí)處尊得位”,(這說明九五僅得其位)而聚集天下民眾的意志并沒有光大。
上六,帶著咨嗟哀嘆的聲音痛哭流涕,可以免于災(zāi)禍。
《象傳》說:“帶著咨嗟哀嘆的聲音痛哭流涕”,這因?yàn)樯狭荒馨灿凇遁汀飞细F極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