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友總說我,你吃飯怎么吃那么快呢?我一直以來的解釋就是:或許是習(xí)慣了。
其實只是不想把時間浪費在吃飯這件事上,就像曾有一句話曾成為安慰自己在于食物滿足感:“人活著不是為了吃飯,吃飯只是為了活著”。幾多時,遇見一位同學(xué),她很喜歡吃肉,每次打菜必須有肉。若有一天沒打到肉的話必定在那一整天里哀聲嘆氣。有時,我就會思考,“吃”這一個動詞針對于人這一生物是怎樣的呢?記得我父親說過一句特實在特樸實的一句話“考慮吃那么好干嘛,不論你吃了大魚大肉,還是青菜蘿卜,吃完嘴一擦,誰知道你吃了什么,而且最終還不是得一個[飽]字”。
生命在于什么,在于你吃了多少美味?在于你今天吃了什么,怎樣吃的,美食在肚子里是怎樣消化排出?這就顯得何其尷尬了。每次同室友出去吃飯,她們總會提前一兩天就開始思考:在哪里吃,吃什么好呢?而我總覺得只要能填飽肚子,只要合我胃口即可。所以總是淡淡說一句,“你們想就好,只要能吃,好吃就行”。最不思其解的是,大多數(shù)人會在前一天就把第二天的飯食規(guī)劃好,然后一整天就是這樣過去的:走路在想吃面還是吃粉,寢室發(fā)呆在想點燉雞肉還是炒素菜,然后在上課時間還必須得問問你“你覺得我明天早上是選擇在食堂吃,還是叫外賣呢?”,這時就會感覺自己 心里無語透頂了……
再來說,從“吃”這個詞語,你獲得了什么,或許就是一場精神享受的體驗。如果你是美食家,那么好,“吃”是你的天職,或許有一天你還會達(dá)到厭惡那種天天美食,天天規(guī)劃“吃”的生活境地。如果你是廚師,那“吃”也會與你緊密相連。那就必須要時刻關(guān)注美食欄目,美食時事,要以“吃”為重,以“吃”為人生大局。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寫這篇文章,讀者看到會不會嘲諷說我有病,人活著不是為了吃,不是為了享受是干嘛的。那我還是選擇保留自己的觀點,選擇沉默吧。畢竟每個人的人生觀不同,要學(xué)會接受別人的人生觀也是一種美德。
吃得快,吃得隨意,難道就被歸類為與他人不同的生活怪癖嗎,這就強(qiáng)調(diào)到了“做眾人中的一人”。在吃這個動作上是有什么特別驚人的恩惠嗎?再者,平時的工作,學(xué)習(xí)中,當(dāng)你忙于工作、學(xué)習(xí)時你會愿意去浪費時間在吃上? 不 解 , 吾唯言 生命的價值不應(yīng)是“吃 ”,罷矣。
當(dāng)在思考或詢問旁人想吃什么時,可以先問他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去處理嗎,可以先思考自己有沒有什么比吃飯更重要的事情。然后選擇抓緊吃完,繼續(xù)努力。
其實也不然,人生也需要去享受吃,那你大可以去精心策劃一場吃的旅行,在假期,在休息日,在所有該完成的任務(wù)已經(jīng)完成的情況下,肆意地去吃,沒有其他牽絆。因為你節(jié)省了平時吃的時間,然后到了你該認(rèn)認(rèn)真真吃的時候。慢慢享受,慢慢磨蹭,或許那才是生命里該有的吃吧。
生活理所當(dāng)然的離不開吃,但吃只是為了活著去做更有意義的一些事。吃貨,不要糾結(jié),放下筷子,一起在青春的陽光里奔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