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五點,窗外還是一片漆黑。“吱呀”一聲門響,我知道肯定又是奶奶上樓來叫我了。果不然,過了一兩分鐘響起了敲門聲“起來了,不然坐不上車了哦!
我把頭蒙在被子里,甕聲甕氣的答應了一聲。等她轉身下樓去,在被子里繼續捂了半分鐘的我一個鯉魚打挺把被子掀開,起床開始穿衣服洗漱。
每次從老家走的那天早上都是這樣的場景。
我的老家在四川的山里,從家里到我工作的城市大概要轉上六七次車。每次都是要早上五點起床洗漱然后乘摩托車到鄉上搭乘每天早上六點鐘的唯一的那一班到市里的大巴,然后轉公交去乘坐到成都或者重慶的大巴,然后再轉公交去火車站搭乘去工作城市的城市的火車,最后再坐公交車到住的地方。這樣一來一回在路上就要花費四到五天的時間。曾經有一年我回家之后跟同事說起,他們說那么長的時間你是到了國外了嗎?
每次離家的那一天,其實自己早早就調好了鬧鐘,也怕自己睡過頭一到到時間就會醒,但是寒冬臘月的天總是想要多賴會床。而奶奶每次都生怕我們會錯過時間早早就起來叫醒我們。
春運期間的車確實不好坐,往往就是那么一兩分鐘的時間就搭不上車。坐不上車的人于是只能默默埋怨自己不起早一點。而自己每次都會慶幸奶奶一聲又一聲的催促。
自己從小就特別戀家,小時候出去走親戚一個不開心大半夜的都要鬧著回家。小時候稍微近一點的親戚有我去的場合都不會留宿,因為懶得大半夜的跟我倒騰。在外工作條件有限也就沒有那么挑了,但是每年至少一次的回家是永遠不會少的。于是這樣轉來換去的路從上班到現在已經走了六七年了。
每次走的時候都不能回頭看,因為不知道下一次見面時什么樣的場景,一回頭眼淚就止不住的流。
有些無奈,一如李煜詞中所寫“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