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它在我們國家古老的歷史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人們常說經長一寸命長十年,太極就在這個中間起著一個關鍵的作用,每天太極拳的演練,無非是拉筋練骨,站樁舒心,這都能夠增強人們的意志,鍛煉人們的體格,從而達到增長人們的壽命。
太極不光是老年人喜歡,中年人同樣也喜歡,現在就連小孩兒也開始喜歡上它了。
生活中無論走到哪個地方都想比劃兩下。
對于太極拳的研究,人們花了很多的工夫,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門派。
太極著重精、氣、神,因為它在我們人體中起了一個重要的作用,一個人如果他的精、氣、神很旺盛的話,那么很快就會引起他的新思維和新行動,從而形成他的新作為。
我開始喜歡太極了,我和我的老婆每天早上都要將太極的42式和武當九式操練一遍,還要進行武當太極半個多小時的預練。每天晚上我們更是堅持下來鍛煉身體,一方面在公園步道上轉兩圈,再在圖書館花臺上壓壓腳拉拉筋,然后還要進行太極拳的兩套動作,每次都這樣,我們感覺一身上上下下都是很輕松的。
這是重慶市95中學的老師在操練太極,他們都有著很長的操練太極的歷史,看他們現在的身體板,你會猜到他、她們已經滿70快要奔80了嗎?
這些都是我們公園太極隊的拳友們,他們的拳齡比我的練拳時間要長很多,我每次在練拳的時候都瞄著她們,盯著他們,然后跟著她、他們做動作。
我們大渡口區是太極的一個源泉地,這里有重鋼太極社和大渡口區武協,還有武當各個派別團體,就連個人,如果你喜歡也可以獨擋一面。
一般來說在一個太極的組織中,有領隊,有靈魂,有核心,大家練拳時都瞄著他或她,動作自然而然就形成統一和協調。
太極功夫深的,做得好的拳友經常獲得大家的愛戴,小萍老師就是這樣的人,大家都以她為榜樣,每天按照她的這個思路去進行操練,所以說太極也是活的靈魂。
管理團隊的老師更為重要,小萍老師很辛苦,每天除了帶領大家練功,還要進行一個一個的具體指導,比如說站樁,該怎么站?腳的彎曲度怎么算?手該怎么抬?當你站不住的時候,又該怎么辦?這往往就是太極一兩撥千斤的作用。
這樣久而久之,大家就養成了一個習慣,無論現在你是從哪個方面哪個角度去看,每個拳友太極的手法,身體的形態,出拳的角度,基本上是一樣的,這叫心有靈犀一點通。
太極練一天沒有什么變化,但是一年過后變化就十分大了,如果說你操練到五年以上,那么你就會越來越離不開我們的中華瑰寶。
社會上喜歡太極的人越來越多,大家感覺到它是強身健體的一個重要項目,其他的運動項目,要花很多的錢,而太極就靠我們自己,就能夠達到其他項目的作用,還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功效。
上面拍攝下來的武俠大師們,你看她們劍路很熟悉,就像飛的一樣,實際上就是太極拳中的一招一勢而形成的,無非是做的快些而已。
重慶95中的老師也特別喜歡太極拳,退休了的曾校長就是長期堅持打太極拳,雖然她早已70多歲了,但是在比賽場上毫不遜色。負責退休教師工作的黃校長和張主任每次比賽都和我們在一起,鼓勵我們鍛煉身體。
退休支部馮書記已經滿70歲了,只要她和我們在一起,就一定能夠獲得各種比賽的獎勵,2017年在大渡口區教委的展示會上我們獲得組織獎,學校的黃校長和張主任與我們一起合影留念。
重慶95中和新工小學聯合組成教委二隊,領隊馮老師和申老師,教練周光珠,帶領我們又取得重慶市大渡口區太極拳42式競賽優勝獎,我們的老師了不起。
重視太極對于我們來說就是重視老年人體育工作,我們的作為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區教委向我們頒發了一等獎,我們將沿著這條路繼續的走下去。
太極除了個人操練和團隊比賽以外,還需要輔導站的老師來進行指點,這樣太極的進步就會更大。中華民族的瑰寶太極更需要我們將它繼承和發揚光大。
國家需求,社會需要,人們喜歡,這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力量,我們相信太極將引領中華民族走向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