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轉眼又到了歲末年初。
復盤即將過去的2022年,感覺最大的收獲,是內在的成長。
我想,這份成長,主要得益于我日常堅持的四件要事:讀書,畫畫,健身,整理。
1. 讀書
讀書,是我每天的必修課。
我讀書的方式多種多樣。有時候是讀紙質書,有時候是看電子書,還有很多的時候是聽書,不一而足。
下圖是我在“得到”平臺的學習記錄。
我讀書的內容也是五花八門,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商學、法學、哲學、藝術等各個方面都有涉獵。但讀書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提升自己,滋養自己。
讀書不僅有效滿足了我內在小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讓我更加清晰地看到這個世界是什么樣的?自己是什么樣的——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到哪里去?從而活得更加通透、自在、從容,幸福感更強了。
2. 畫畫
畫畫,是我余生的最愛。
2022年,照例報了許多的繪畫課。雖然很多課囤而不學,但報課自由也是一種幸福。
相比以前對畫畫又愛又怕的情形,2022年更多的是愛在其中,享受其中。
越來越覺得,畫畫,既是我生命力的體現,也是我生命力的源泉。
剛粗略統計了下,2022年總共畫了近150幅習作。其中,過程圖制作成小視頻的有90個左右,相較2021年發表的50多個視頻作品,應該說是有長足的進步。
在這些習作中,大部分是水彩作業和臨摹作品,也有一些是原創作品,大致比例為9:1。
對我來說,畫畫,是內在情感的一種表達。所以,無論是作業、臨摹,還是原創,我都努力表達出我想要表達的情感和意境。
畫出心中所想,心中所愛,畫出這世界的美好,是我學畫的初心,也是我不變的追求。
雖然學習畫畫已經有三、四年了,但因為練習的頻率不高,總共也不到500幅,所以筆觸依然比較稚嫩,需要不斷的磨練精進。
盡管如此,關注我的朋友們依然給我最熱情的支持和鼓勵。每次發表作品,朋友們都不吝點贊、評論,讓我感動,也深受激勵。
3. 健身
身體是大自然的杰作,也是靈魂的殿堂,我有責任好好保護她。
只是,由于職業和習慣使然,久坐不動、作息不規律,是我以往生活的一種常態。
這種生活習慣,給我的身體帶來很多的傷害,最明顯的感覺就是氣滯血瘀,腰酸背痛,腿腳發麻。
于是我在2021年底的復盤中對自己說:“愿你更加珍惜自己,愛護自己,既照看好自己的靈魂,也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回望過去的2022年,我覺得最大的改變是有了健身的意識,并初步養成了晨起鍛煉的習慣:或健走,或慢跑,或深蹲,或蹦床,或做瑜伽拉伸。
白天忙碌時,也能注意聆聽身體的聲音,盡量做到感覺疲勞就休息,時不時站起來活動活動,拍打拍打,避免久坐不動導致氣血不通。
但總的來說,平均每天的健身時間還是偏少,作息時間也不是很有規律,腰酸背痛腿發麻的情況還時有發生。特別是要努力培養早睡的習慣,確保每天睡眠時長超過7小時。
4. 整理
做整理,不僅是整理有形的外在,更是整理無形的內在。
“更少,但更好”,是我的生活理念,也是我的整理原則。
凡是當下不需要的、不合適的、不喜歡的,就盡量斷、舍、離。這樣,留下來的,都是自己喜歡的、必需的。目之所及,皆是美好。生活更簡單,內心更喜悅。
我發現,每次做整理,都是在幫我看清自己:我是誰?我要去哪里?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過什么樣的生活?
每當我想清楚這些問題時,做整理的時候就特別順手:哪些東西該留,哪些東西該丟,瞬間就可以作出決定,不會有絲毫猶豫。
但如果想不清楚這些問題,做整理時就特別痛苦:拿起這個東西,想想以后可能會用到,舍不得丟;拿起另外一個東西,想起曾經的過往年月,也舍不得扔。
從某種意義上說,復盤,其實也是一種整理。它幫助我反省過往,檢視自己,以一種更好的狀態,活在當下,把生活過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從2016年起,我基本上每年都做一次關于自我成長方面的復盤。2022年,我又嘗試著做每月復盤,感覺對自己的內在成長很有幫助。
當然,每一個個體的成長,都離不開他人和社會的幫助。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我要向我摯愛的家人和所有關心、關注我的朋友,衷心地說聲:謝謝你!生命中有你,真好!
2023年,愿疫情早日過去,愿大家越來越好!
10.?2022年10月復盤:生活在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