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記中還有一個謎團就是真假美猴王這一回,充滿了種種疑問和質疑,總有一種感覺這一回好像是后來為了湊回數而加進進去,還有一種欲言又止的感覺。其實把原著完完整整的看了一遍就會發現,這個孫悟空在大鬧天宮前后的變化很大,而且在真假美猴王之后,猴子的心理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讓人感覺完全是另一個孫悟空,于是在心里就產生了一個疑問,到底真悟空打死了假悟空,還是假猴王打死了真猴王?在佛祖面前殺生這樣真的好么?
普遍的看法有兩種,一是孫悟空的二心說,另一種則是六耳獼猴是個真是存在的妖精。
關于孫悟空一種說法認為假悟空是孫悟空的二心之說,大體意思就是,這個六耳獼猴,是孫悟空內心的不滿和怨恨變化而來的另一個猴子,因怨積恨,化為悟空模樣,討個說法。這種說法主要源第五十八回的標題“第五十八回 二心攪亂大乾坤 一體難修真寂滅”,二心有了,那么一體難修真寂滅,做何解釋呢?
其實這種說法只是猜測而已,孫悟空曾經說過,他只拜過三個人一個是唐僧一個是觀音另一個是佛主,可以說悟空對于唐僧把他從五行山下解救出來還是很感激的。唐僧要趕走孫悟空不是一回兩回了,每次都是悟空苦苦哀求,在黃袍怪一回中,即使孫悟空離開了唐僧仍然心系唐僧。他對于取經這檔子事根本當回事,他學的是道,只是圖報唐僧解救之恩,至于什么修成正果之類的,壓根也沒有什么興趣可言,鑒于如此,師兄弟三人也只有悟空帶了如來的金緊箍三件套之一的緊箍咒。
下面我們就來分析分析這里面的故事。
那么在真假美猴王這一回里,情節就相當的詭異。一路都是降妖伏魔,突然這就有這么一塊富庶之地,沒有了妖怪,平地里冒出來了二三十個強盜,被悟空打死了。悟空這回也失去了憐憫之心,他也曾經同情過小道士。憐憫過給賽太歲跑腿的小妖,饒恕過牛魔王的弟弟紫陽道人。這回不但打死人還發狠話更加離譜的事情是,他竟然割下來老楊兒子的頭顱,怎么看這都是寫過分的情節。
不單單是孫悟空奇怪,唐僧也變得奇怪,他竟然開口撒謊騙了山賊更離譜的推脫責任,
圣僧善念祝荒墳,祝云——
拜惟好漢,聽禱原因:念我弟子,東土唐人。奉太宗皇帝旨意,上西方求取經文。適來此地,逢爾多人,不知是何府、何州、何縣,都在此山內結黨成群。我以好話,哀告殷勤。爾等不聽,返善生嗔。卻遭行者,棍下傷身。切念尸骸暴露,吾隨掩土盤墳。折青竹為香燭,無光彩,有心勤;取頑石作施食,無滋味,有誠真。你到森羅殿下興詞,倒樹尋根,他姓孫,我姓陳,各居異姓。冤有頭,債有主,切莫告我取經僧人。
上一回他沒跟菩薩打招呼直接就回花果山了,這回直接跑到南海去告狀。
在《西游記》里,真假美猴王之后,可以看出悟空的行為明顯的變得和從前不一樣了,更喜歡攬事,不管和取經有沒有關系,他都要插手。在此之前,他通常會說悄悄的溜過去。而且學會了客套和禮貌,不再是那個不諳世事的石猴。
原文中清楚的寫道
那行者變了臉,發怒生嗔,喝罵長老道:“你這個狠心的潑禿,十分賤我!”輪鐵棒,丟了磁杯,望長老脊背上砑了一下,那長老昏暈在地,不能言語,被他把兩個青氈包袱,提在手中,駕筋斗云,不知去向。
作者用了一個字“砑”,輕輕蹭了一下唐僧而已,目的很明確,只是表示一下反抗情緒,并不想傷害唐僧。
那么咱們來分析一下這個奇怪的地點。
那沙僧在半空里,行經三晝夜,方到了東洋大海,忽聞波浪之聲,低頭觀看,真個是黑霧漲天陰氣盛,滄溟銜日曉光寒。他也無心觀玩,望仙山渡過瀛洲,向東方直抵花果山界。
假悟空搶了行李、通關牒并沒有西去,而是故意往回走,又回到了花果山。這假悟空大老遠的跑到西天取經的路上打了唐僧一棒,又跑回去了,這不和邏輯。既然你計劃要去西天取經,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帶領猴群一棒子打死唐僧,搶了行李,一路向西直達西天大雷音寺,拜佛求取真經,豈不簡單直接。可見他并沒有計劃要和唐僧搶著去西天取經,而是故意的制造混亂,挑撥師徒之間的關系。又大老遠故意把沙和尚一行人引誘到花果山,故意的去栽贓孫悟空。
行者聞言,呵呵冷笑道:“賢弟,此論甚不合我意。我打唐僧,搶行李,不因我不上西方,亦不因我愛居此地。我今熟讀了牒文,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經,送上東土,我獨成功,教那南贍部洲人立我為祖,萬代傳名也。”
那么這段明顯就是假悟空站在真悟空的立場上對自己犯下的罪行進行解釋說明,進而嫁禍給悟空。如果沙僧聰明點,明顯看的出這是癡人說夢,在上天官場上混了這么多年,如果這種話也能相信的話,他被貶下凡間可是一點也不冤枉,沙和尚啊,你太木訥了吧!
再看花果山的這個美猴王,不但變化出了取經的一套班子,而且有了行李去取經。這不是沒有腦子的行為么?仔細想想,取經是佛主欽定的人選,佛主的人你都敢換,你有多大的膽子?或者說是有多么的愚蠢。其實也只是說說罷了,目的很明確就是引誘孫悟空前來討說法。這假悟空也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本領和悟空不相上下,豈能沒有一點智商么?
那行者見沙僧打死一個猴精,把沙和尚逼得走了,他也不來追趕。回洞教小的們把打死的妖尸拖在一邊,剝了皮,取肉煎炒,將椰子酒、葡萄酒,同眾猴都吃了。另選一個會變化的妖
猴,還變一個沙和尚,從新教道,要上西方不題
看看這段描寫可以得知,這猴王簡直是殘暴,恨透了花果山的這一幫猴子,所以他也絕對不是孫悟空變化出來的。
孫悟空對于花果山的猴子是關愛有加的,當初十萬天兵天將來捉拿孫悟空的時候,拿走了七十二洞主,打死了先鋒官。悟空只聽說群猴無恙,還能放心的睡覺。可是大戰二郎神時,見群猴被攻,自己也立刻敗走,可以說是為了滿山的猴子還被抓的。
后來取經途中,重回花果山的時候,報復了獵人,滿山種了瓜果梨桃,臨走還囑咐小猴們照顧好家業。他是石猴沒有后代,又怎么能夠忍心去吃另一只猴子呢,無論是孫悟空變化出來的假猴王還是孫悟空的二心絕不可能辦的出這么慘無人道的事情來。即便是孫悟空的二心變化而來,只是對唐僧有二心,孫悟空平日里在花果山對猴子猴孫可是疼愛有佳,一口一個“孩兒們”,在得道之前看到老猴子的死去,也是傷心不已。虎毒不食子,尤其是個石猴,沒有親生子嗣的猴子應該是疼愛猴子猴孫才合乎情理。
事實證明栽贓的效果還很好,沙僧果然全部相信了,而且聽了師傅的話,到南海珞珈山去告孫悟空。聽了,沙僧的一番話,猴子竟然沒有發怒,這沒有道理啊。
沙僧徐步落伽山,玩看仙境,只見木叉行者當面相迎道:“沙悟凈,你不保唐僧取經,卻來此何干?”沙僧作禮畢道:“有一事特來朝見菩薩,煩為引見引見。”木叉情知是尋行者,更不題起,即先進去對菩薩道:“外有唐僧的小徒弟沙悟凈朝拜。”孫行者在臺下聽見,笑道:“這定是唐僧有難,沙僧來請菩薩的。”菩薩即命木叉門外叫進。這沙僧倒身下拜,拜罷抬頭正欲告訴前事,忽見孫行者站在旁邊,等不得說話,就掣降妖杖望行者劈臉便打。這行者更不回手,徹身躲過。沙僧口里亂罵道:“我把你個犯十惡造反的潑猴!你又來影瞞菩薩哩!”菩薩喝道:“悟凈不要動手,有甚事先與我說。”
沙僧收了寶杖,再拜臺下,氣沖沖的對菩薩道:“這猴一路行兇,不可數計。前日在山坡下打殺兩個剪路的強人,師父怪他。不期晚間就宿在賊窩主家里,又把一伙賊人盡情打死,又血淋淋提一個人頭來與師父看。師父唬得跌下馬來,罵了他幾句,趕他回來。分別之后,師父饑渴太甚,教八戒去尋水,久等不來,又教我去尋他。不期孫行者見我二人不在,復回來把師父打一鐵棍,將兩個青氈包袱搶去。我等回來,將師父救醒,特來他水簾洞尋他討包袱,不想他變了臉,不肯認我,將師父關文念了又念。我問他念了做甚,他說不保唐僧,他要自上西天取經,送上東土,算他的功果,立他為祖,萬古傳揚。我又說:沒唐僧,那肯傳經與你?他說他選了一個有道的真僧。及請出,果是一匹白馬,一個唐僧,后跟著八戒、沙僧。我道我便是沙和尚,那里又有個沙和尚?是我趕上前,打了他一寶杖,原來是個猴精。他就帥眾拿我,是我特來告請菩薩。不知他會使筋斗云,預先到此處,又不知他將甚巧語花言,影瞞菩薩也。”菩薩道:“悟凈,不要賴人,悟空到此今已四日,我更不曾放他回去,他那里有另請唐僧、自去取經之意?”沙僧道:“見如今水簾洞有一個孫行者,怎敢欺誑?”菩薩道:“既如此,你休發急,教悟空與你同去花果山看看。是真難滅,是假易除,到那里自見分曉。”這大圣聞言,即與沙僧辭了菩薩。這一去,到那花果山前分皂白,水簾洞口辨真邪。
菩薩這種掐指一算能知萬事的主,竟然讓孫悟空去見假悟空,而且明確的告訴他說是假易除,這是故意的制造混亂,菩薩loss her control,這不大可能啊。他完全可以帶猴子去見唐僧來個當面調解,假悟空根本無機可乘。可見,菩薩就是有意制造混亂,是整個事件無形的推手。不但是觀音菩薩不敢說,地藏王菩薩也是膽戰心驚,不敢過問此事。
正說處,只聽得地藏王菩薩道:“且住,且住!等我著諦聽與你聽個真假。”原來那諦聽是地藏菩薩經案下伏的一個獸名。他若伏在地下,一霎時,將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間,蠃蟲、麟蟲、毛蟲、羽蟲、昆蟲、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可以照鑒善惡,察聽賢愚。那獸奉地藏鈞旨,就于森羅庭院之中,俯伏在地。須臾,抬起頭來,對地藏道:“怪名雖有,但不可當面說破,又不能助力擒他。”地藏道:“當面說出便怎么?”諦聽道:“當面說出,恐妖精惡發,搔擾寶殿,致令陰府不安。”又問:“何為不能助力擒拿?”諦聽道:“妖精神通,與孫大圣無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地藏道:“似這般怎生祛除?”諦聽言:“佛法無邊。”地藏早已省悟。即對行者道:“你兩個形容如一,神通無二,若要辨明,須到雷音寺釋迦如來那里,方得明白。”兩個一齊嚷道:“說的是,說的是!我和你西天佛祖之前折辨去!”那十殿陰君送出,謝了地藏,回上翠云宮,著鬼使閉了幽冥關隘不題。
經“諦聽”聽過之后,“諦聽”明知道真假,卻不敢說,其想法肯定不是怕兩個悟空大鬧地府,而是這個六耳獼猴有很強大的后臺,那就是如來。所以,“諦聽”自然不敢說出真相。
2:其次,可以證明“諦聽”不是真正的怕二猴大鬧地府的原因還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當時在場的還有一個法力很強的人,當然,不是閻羅,閻羅和這人比,是天壤之別,這人就是“地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何許人啊,是佛教四大菩薩之首,與觀音、文殊、普賢齊名,可見此人厲害。既然有這么厲害的佛門中人在此,兩個潑猴已經是平手,難道“諦聽”還擔心這假潑猴會鬧了地府不成?可見對于此事,他們沒有權限過問。
其實個人認為這個所謂的六耳獼猴的本領遠在于悟空之上,也就是奉旨行事,不能私下打死孫悟空,對于孫悟空的技能法術都是了如指掌,只不過是逢場作戲一樣逗著悟空玩耍,外人看來無論是樣貌還是本領和悟空一般,這都是裝出來的。
佛主也親口說過:“汝等法力廣大,只能普閱周天之事,不能遍識周天之物,亦不能廣會周天之種類也。”唯一的解釋就是這些人都知道所謂的六耳獼猴就是佛主親手安排的,別人不敢輕易的插手,都在靜候佛主旨意。
我佛合掌道:“觀音尊者,你看那兩個行者,誰是真假?”菩薩道:“前日在弟子荒境,委不能辨。他又至天宮、地府,亦俱難認。特來拜告如來,千萬與他辨明辨明。”如來笑道:“汝等法力廣大,只能普閱周天之事,不能遍識周天之物,亦不能廣會周天之種類也。”菩薩又請示周天種類。如來才道:“周天之內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蟲:乃蠃、鱗、毛、羽、昆。這廝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鱗、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類之種。”
菩薩道:“敢問是那四猴?”如來道:“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
地利,移星換斗;第二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萬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類之種,不達兩間之名。我觀‘假悟空’乃六耳獼猴也。此猴若立一處,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萬物皆明。與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獼猴也。”
佛主所說的四猴,第一種靈明石猴就是孫悟空,第二種和第三種在花果山上也曾出現過,唯獨六耳獼猴第一次出現。我懷疑佛主說謊了,當然佛主也不是第一次說謊了。按照佛主的說法,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萬物皆明,那么誰給他的勇氣鬧到佛主面前辨別正邪呢?已經特殊的不入十種了,為何愚昧的去取經,和齊天大圣一爭高下,可見他的后臺是如此的強硬。
那么六耳獼猴,真是這個猴精的名字么?非也,六耳并非第一次在《西游記》中出現。
月明清露冷,八極迥無塵。深樹幽禽宿,源頭水溜汾。
飛螢光散影,過雁字排云。正直三更候,應該訪道真。
你看他從舊路徑至后門外,只見那門兒半開半掩,悟空喜道:“老師父果然注意與我傳道,故此開著門也。”即曳步近前,側身進得門里,只走到祖師寢榻之下。見祖師蜷部身軀,朝里睡著了。悟空不敢驚動,即跪在榻前。那祖師不多時覺來,舒開兩足,口中自吟道:
難,難,難!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閑。不遇至人傳妙訣,空言口困舌頭干!
悟空應聲叫道:“師父,弟子在此跪候多時。”祖師聞得聲音是悟空,即起披衣盤坐,喝道:“這猢猻!你不在前邊去睡,卻來我這后邊作甚?”悟空道:“師父昨日壇前對眾相允,教弟子三更時候,從后門里傳我道理,故此大膽徑拜老爺榻下。”祖師聽說,十分歡喜,暗自尋思道:“這廝果然是個天地生成的,不然,何就打破我盤中之暗謎也?”悟空道:“此間更無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師父大舍慈悲,傳與我長生之道罷,永不忘恩!”祖師道:“你今有緣,我亦喜說。既識得盤中暗謎,你近前來,仔細聽之,當傳與你長生之妙道也。”悟空叩頭謝了,洗耳用心,跪于榻下。
這里,六耳,第一次出現,六耳就是除了你我之外的第三個人,并非是一個人或者一只猴子有六只耳朵。那么菩提祖師偷偷教授悟空本領,避的是誰?是怕其他弟子知道嗎?當然不是。對于猴子的下場,他的師父須菩提祖師也是早就知道了,他猶豫了七年才決定偷偷的教授猴子,他要避開的不是眾多的弟子,他在避諱佛主及各路神仙的耳目,他足足考慮了七年,可見這件事情對于菩提祖師來說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得有多大的顧慮,才能考慮這么長時間呢?對手不簡單,還有可能要了孫悟空的小命,轉而累及個人安危。這不是危言聳聽,在孫悟空下山之時,菩提祖師鄭重的告誡孫悟空:
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么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
此間無六耳,意思是說這個房間里面只有我們兩個人(兩個人四只耳朵)沒有第三個人(三個人六只耳朵),這也是整部西游記里面第一次出現六耳這個詞,此間無六耳。但誰曾想隔墻有耳。恰巧,佛主說假悟空是一只六耳獼猴,這對于善于精心設置故事情節的吳承恩來說絕不是簡簡單單的巧合。也就是說,當初菩提祖師孫悟空說這句的時候,佛主是聽見了或者通過第三個人的耳朵聽見了把他記在心里了。所以佛主說出六耳獼猴的時候,其中的一只猴子大吃一驚,轉身就走,只有真正的悟空這時候才會大吃一驚,甚至逃跑。一是因為東窗事發,他能說出六耳的話來,也就等于說佛主知道了孫悟空是如何學藝的,知道了他的師傅是誰,意味著孫悟空將會被師傅囚禁在幽鬼之地,萬切不復。從這里我們可以推斷出真的悟空變成了一只蜜蜂想要飛走,這也是孫猴子常用的手段之一,他知道當年的擔心成了現實。二是真正的悟空曾經被佛主打擊處理過,在五行山下壓了整整五百年。即便是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孫悟空也無法在菩提祖師和如來佛主兩個人面前找到一條生路了。
在打死了所謂的假悟空之后,他和佛主有一段對話耐人尋味
大圣叩頭謝道:“上告如來得知,那師父定是不要我,我此去,若不收留,卻不又勞一番神思!望如來方便,把松箍兒咒念一念,褪下這個金箍,交還如來,放我還俗去罷。”如來道:“你休亂想,切莫放刁。我教觀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護他去,那時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臺。
六耳獼猴怕佛主么?按照書中的描述六耳獼猴也是前知后知的靈猴,他應該很清楚真假悟空同時來到佛主面前的下場,既然知道,他就不怕佛主。
假如是真悟空的話,他是主動找觀音告狀要求保護唐僧的,不會說出還俗這種話。聽如來的話,汝亦坐蓮臺,也就是明確的告訴他,唐僧成佛,你也成佛,那么縱觀整部西游記來看,悟空的能力和資質雖然優秀,但缺乏念經送佛的誠心,不足以成佛的,除非有如來佛主的什么把柄,可見還俗之類的話是在要挾佛主,而且佛主很識相的許諾假悟空,這事保密哈,將來讓你和唐僧平起平坐都是佛爺,你不用叫他師傅,不受他管束。
那么假悟空一棒子打死了真悟空,這應該是個障眼法,孫悟空可是銅頭鐵腦,即使豬八戒的九齒釘耙打上去都是毫發無傷。真假悟空的本領一致,不會這么輕易的被打死。真悟空絕不會這么輕易的死去,孫悟空的師傅在當初就說過500年一次的劫難,500年前大鬧天宮,而今又是500年,或許他再次被佛主囚禁了。天生放蕩不羈,不服管束的美猴王孫悟空再次被一個秩序的世界和諧了。
tel:1785487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