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讀《史記》(四十七)孫子、孫臏、吳起

5孫子吳起列傳

孫子(前545-前470)

名武,齊國人。因為精通兵法受到吳王闔廬接見。

孫子


吳王讓孫子組個美女部隊,挑出宮中美女180人,分為2隊,吳王讓他最寵愛的2位美人做了隊長。

孫子說,你們知道前后左右吧?

美人們回答,知道!

那行,那我說向前,你們就面向前方;我說向左,你們就轉向左邊;我說向右,你們就轉向右邊;我說向后,你們就轉向后邊。

諾!

于是擊鼓下令。向右!

美女們大笑。

孫子說,紀律不清楚,號令不熟悉,是將領的錯。于是又清楚地交代。

又擊鼓下令,向左!

美女們又大笑。

孫子說,號令明確,卻不遵循,是軍官和士兵的錯。于是要殺兩位隊長。參觀的吳王嚇了一跳,趕緊為美人們求饒。

孫子說,我已受令為將,而將在軍,軍命有所不受。于是殺了兩位隊長,讓后面兩位當隊長后,再次擊鼓發令,這次無論什么號令,美女都一一遵從,再也沒人敢出聲。

孫子報告,部隊操練完成,任憑大王使用,即使赴湯蹈火也辦得到。

從此,吳王知道孫子真的善于用兵,讓他做了將軍。后來吳國打敗楚國,威震齊國和晉國,孫子功勞很大。

孫子死后100多年,又出了個孫臏。

孫臏

孫臏


山東人,是孫子的后人,曾與龐涓一起學習兵法。龐涓侍奉魏惠王,做了將軍,知道自己不如孫臏,就借了罪名砍了他的雙腳,刺了他的面。

齊國的使臣見了孫臏,覺得是個人才,于是偷偷把他運到齊國。齊國將軍田忌很欣賞他。

田忌與齊國貴族們賽馬,賭注很大。孫臏把這些馬分類成上中下三等,于是對田忌說,盡管去下注,我保管你贏。

田忌信了,下了大注。孫臏說,你用下等馬和他們的上等馬比,中等馬和下等馬比,上等馬和中等馬比。于是田忌兩勝一敗,贏得賭注。田忌因此把孫臏推薦給齊威王,齊威王把他奉為老師。(田忌賽馬)

魏國伐趙,趙國向齊國求援。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田忌想直奔趙國,孫臏說,魏國伐趙,一定派出精銳,而讓老弱守家。我們不如直接奔襲魏國首都,魏國必定回兵自救,如此趙國自然解圍。田忌聽從,打敗了魏軍。(圍魏救趙)

13年后,魏、趙伐韓,韓國向齊國求援,田忌出擊,直逼魏國首都,魏將龐涓,火速撤兵回救。

孫臏說,魏軍素來看不起齊軍,我們正好利用。兵法上說,急行百里的軍隊,上將軍都可能猝死;急行50里的軍隊,一多半士兵可能都會掉隊。

孫臏于是命令軍隊剛入魏國境內,擺10萬吃飯的鍋,第二天擺5萬人的鍋,第三天擺3萬人的鍋。

龐涓行軍3日,開心地說,我本來就知道齊軍怯懦,才來我們國境3天,跑了就一大半了。于是龐涓扔下大部隊,只帶輕裝精銳,日夜兼程,追擊齊軍。

孫臏計算他的行程,今晚可以到馬陵。而馬陵道路狹窄,兩旁都是阻礙,適合伏兵。于是孫臏派人砍去樹皮,寫上“龐涓死于此樹之下”。派1萬射手埋伏兩邊,約定見此樹下有火光,便萬箭齊發。

龐涓當晚果然趕到馬陵,到了大樹下,字還沒讀完,就被萬箭齊射。龐涓自知已敗,說,倒成就了這小子的名聲。繼而自殺。

孫臏因此名揚天下,后世仍流傳他的兵法。

吳起(前440-前381)

衛國人,曾向曾子求學,侍奉魯國國君。

吳起


齊國伐魯,魯君想讓吳起做將軍,但吳起老婆是齊國人,魯君有所猜疑。吳起一心想成名,于是就殺了自己的老婆,魯君就任他為將軍,打敗了齊軍。(吳起殺妻)

有人就說,吳起這個人啊,猜疑殘忍。以前家里有錢,想買個官當,結果散盡家財也沒成,鄉里人都笑話他,他就殺了30多人。逃亡前還與母親訣別,說,我吳起做不到大官,就再也不回來了!于是去拜曾子為師,后來,母親死了,也沒回去奔喪。曾子都瞧不起他,與他斷絕師徒關系。吳起就去了魯國,竟然為謀求官祿連自己老婆都殺了。魯君于是疏遠了吳起。

吳起又去投奔了魏文侯,李克對文侯說,吳起這個人,貪名好色,但是論打仗的話,就是司馬穰苴也比不過他。于是魏文侯讓他做將軍,攻打秦國。

吳起為將,與士兵穿同衣,吃同食,與士兵們同甘共苦。有個士兵生了毒瘡,吳起親自為他吮吸膿液,這個士兵的母親聽到后,大哭。有人問,這將軍這么好,你還哭啥。母親說,當年孩子他爹就被吳起吸過,弄得他爹上了戰場不要命,最終戰死沙場。現在我兒又被吸,不知道又要死在哪啊。

魏文侯死后,兒子魏武侯即位,看到山川壯麗,贊嘆都是魏國的瑰寶。吳起卻說,國家穩固不在山川要害,在于施德于民。武侯覺得說的好。

田文為國相,吳起不服。說,統軍也好,管理百姓也罷,你能跟我比嗎?

田文說,都比不了。

你都不如我,憑什么職位比我高?

國君剛即位,大臣不親附,百姓不信服,社會不安定,你說這時應該把政事托付給你,還是我呢?

吳起沉默許久,然后說應該托付給您。

田文說,這就是我職位比你高的原因啊。

田文死后,公叔出任國相,畏忌吳起。于是想了一計,先讓魏武侯把公主嫁給吳起,然后找機會同吳起一起回家,故意激怒公主,公主一定鄙視自己,吳起見如此一定不會娶公主,這樣武侯就會猜忌吳起。果真如此,魏武侯開始疏遠吳起。吳起就跑到楚國去了。

楚悼王讓吳起做了國相。他申明法度,令出必行,裁剪大量冗員,斷了疏遠貴族的供給,把這些錢用來增加軍事力量。于是平定百越,吞并陳、蔡,打退趙魏韓聯軍,西伐秦國。諸侯都害怕楚國的強大。

楚悼王一死,大臣貴族紛紛攻打吳起,吳起趕緊跑到楚王停尸處,抱起了楚王的尸體,那些人還是氣不過,繼續放箭射殺吳起,結果楚王尸體也遭了殃。最后太子即位,法辦那些射中楚王尸體的人,結果因為這事被滅族的有70多家。


略讀《史記》專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