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在TIM HORTON做作業、寫雜文,潛意識或許是不想辜負花了1.6刀的銀子。總之我在咖啡館時精力很容易集中,效率超高,甚至是忘我。
TIM HORTON的顧客群大部分是附近公寓的老人,再者是周邊蹭網的學生或者附近上班族,每晚上座率不一。經觀察,最多80%。說實話,群體基本是和我一樣的大眾。
每次晚上陪木木散步經過星巴克,發現均座無虛席。再說句實話,根據我從事多年的市場分析經驗,無論是顧客著裝、坐姿形體,還是他們在星巴克三三兩兩的交談,該店的顧客消費檔次要高一些。
這惹得我要一探究竟。
昨晚,木木拽著我頂著已是凜冽的北風在細雨中奔跑,到達星巴克時,我拉停木木,探頭探腦地看向店內。
依然如故。顧客們悠然自得地或用電腦敲打著什么,亦或蜷在沙發內看電影,有的在低聲交談。
一扇門,兩個世界。
繞路跑到TIM HORTON,在不算昏黃的燈光里,顧客散落而座,上座率約五分之一。
我家隔壁的SECOND CUP 更慘,關門休業。平常僅零星幾人。
今晚,鼓足花重金消費一把的勇氣,我把上學的背包原封不動甩上肩。
氣溫3度,有冬天已至的感覺。雨過天晴,寂寥的星星鑲嵌在廣翱的湛藍中,純凈、明亮,讓在霧霾中生活多年的我依然充滿欣喜。
忍著心疼點了一小杯咖啡,把頭伸向收銀顯示器,果然,2刀,比TIMHOTON整整多出0.4刀銀子。
朋友們,10塊人民幣左右的玩意,多出2元多,那就高出28%。
找到座位入座,環顧店內氛圍,很認真地對星巴克價格高但顧客多的原因進行著多維度分析:
店內布局
TIM HORTON:見縫插針式座位布置。
座椅布局基本是中國式南北或東西走向,整體感覺比較僵硬。80%硬座,兩桌組合的4位座居多,一人消費的顧客不得不霸占4人座,用著不舒服也很是浪費。個別店配有一個充電插座。
星巴克:見縫插針式座位布置。
沖門是星巴克自家產品的堆頭區,袋裝的咖啡慵懶的裝在胖嘟嘟的草編筐內。
緊挨著的是短弧式單座吧臺,實際空間和TIM HORTON相差無幾,甚至比TIM HORTON還小,但座位數量比TIM HORTON多出五分之一。
80%為吧臺獨坐,18%位小型獨立圓桌2人座,2%的包裹舒服的半圓式沙發,很好地符合眾多獨自消費者在店內的休閑消遣。一眼掃去,整個布局柔和溫馨。
因為座位設置合理,走廊也不顯擁擠。
每個座位旁都配有電源插座。WIFI速速是眾所周知、值得稱道的。
咖啡配置
TIM HORTON:固定咖啡沖飲配置,沒有現磨咖啡。糖和牛奶由營業員加入,只能在雙奶雙糖或單或雙中選擇。
星巴克:有現磨咖啡。店員只提供咖啡,自行去輔料臺根據口味隨意加入糖和牛奶,所陳列選取的糖類根據含量分了6種。
營業收入:
TIM HORTON:2016年14.28億,全天24小時營業
星巴克:2016年1916.27億,營業時間周一至周五6:00--22:00,周六7:30---22:00
睿智的您,請根據一位普通消費者的淺顯非專業數據,自己鑒定結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