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攻略-鏡頭篇-佳能單反鏡頭百科

喜歡我的可以點個關注和收藏哦,有什么不懂的或者建議可以私聊我我會一一回復


我們手中的鏡頭通常由一塊或者多塊光學玻璃組成的透鏡組,一般由凹透鏡、凸透鏡,或其組合組成。現代照相機鏡頭還有采用非球面鏡,非球面鏡又有 光學玻璃磨制非球面鏡、 複合非球面 、 塑料壓制非球面鏡 之分。

在成像質量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其制造成本,使用壽命有較大的區別。理論上而言,一個簡單的凸透鏡就是一個鏡頭,但是在實際應用中,鏡頭需要各種透鏡的組合來矯正光學畸變,如果動手能力很強,你甚至可以利用小孔成像原理自己做出一個屬于自己的鏡頭!


照相機鏡頭(以35MM格式設計的相機)

Ihagee Exa 相機配蔡司 Flektogon 1:4 20mm 超廣角鏡頭??


羅伯特相機配Schneider Kreuznach TELE XENAR 1:5.5 200毫米鏡頭??

變焦鏡頭- 可以改變焦距的鏡頭

定焦鏡頭- 定焦距的鏡頭

魚眼鏡頭- 焦距極短并且視角接近或等于180°的鏡頭。 16mm或焦距更短的鏡頭通常即可認為是魚眼鏡頭。

超廣角鏡頭- 一般焦距為12mm-24mm

廣角鏡頭- 焦距短于標準鏡頭(50mm),鏡頭成像比實際事物為小,透視感較夸張。

標準鏡頭- 鏡頭焦距為50mm,與人眼視覺接近。

遠攝鏡頭- 焦距200mm或以上,視角小于12度,壓縮感強。當中焦距達400mm或以上稱為“超遠攝鏡頭”。

反射鏡頭- 反射鏡頭是指利用兩次光線反射從而大幅縮減鏡頭長度的特殊鏡頭。特點是色散控制非常好。

移軸鏡頭(Tilt-shift photography) - 移軸鏡頭是一種能調整影像透視關系或全區域聚焦的鏡頭。移軸鏡頭的作用主要是糾正被攝物的透視變形和實現被攝體的全區域聚焦,使畫面中近處和遠處的被攝體都能結成清晰的影像。

微距鏡頭- 作微觀拍攝之用,因為放大比率及最近對焦比一般鏡頭為高,所以一般用來拍攝十分細微的物體,如花卉及昆蟲。

增距鏡- 作為增加原有鏡頭的焦距,但多數只用于遠攝鏡。

餅干鏡頭— 外觀小巧扁平的鏡頭



不同品牌的單反相機使用了不同的卡口,我們首先介紹佳能系列的


佳能EF接環鏡頭適用于全系列佳能EOS系列數碼單鏡反光相機(包括APS-C畫幅的機型)。

佳能EF接環鏡頭指具有電子對焦(ElectronicFocusing)功能,即機身自動對焦系統指揮鏡頭內置的馬達帶動鏡頭對焦,并與佳能EF接環相對應的鏡頭。

此列表內的EF鏡頭適用于所有佳能EOS系列相機。不過,由于、APS-C影像感測器尺寸的相機大小為1.6的轉換系數,故如將EF鏡頭用于APS-C片幅的數位單眼反光相機,其可視范圍焦距等效于35mm膠片片幅的焦距為鏡頭實際焦距數乘以1.6之后的數值。

EF接環鏡頭無法直接接在早期的佳能FD接環相機使用,除非使用鏡頭轉接環轉接。



對焦及馬達

EOS系列自動對焦馬達均設置在鏡頭內部,而機身沒有自動對焦馬達



EF 鏡頭用馬達分類

EF系列鏡頭一共使用這幾種馬達:

環形超音波馬達(Ring-type-USM):目前EF系列中最先進的馬達,速度、噪音、準確性、機械性、耗電量等各項性能均優,可支援全時手動對焦(FTM),即使自動對焦正在工作時亦可以使用對焦環進行手動對焦,主要用于高中檔次的定焦及變焦鏡頭。

步進馬達(STM):通過特殊的導螺桿型結構使短片拍攝時可以安靜、流暢的進行對焦。并且在配合電子手動對焦環時可基本支援全時手動對焦(FTM)功能。

微型超音波馬達(Micro-USM):性能遜于環形超聲波,與環形超聲波馬達最明顯的差異在于不支援全時手動。用于較低檔次的變焦鏡頭。

迷你超聲波馬達(Nano-USM):目前最新型迷你對焦馬達,結合 STM 步進馬達及 Ring USM 環形超聲波馬達的優點,高速對焦同時也寧靜流暢,可支援全時手動對焦(FTM)。

弧形馬達(Arc-form Drive):這是一種普通的無軸馬達。不支援“全時手動”。多用于較高檔次的非超聲波鏡頭。

微型馬達(Micro-Motor/DC-Motor):這是傳統的有傳動軸的馬達,分為有線圈和無線圈兩種。較為耗電,且不支援“全時手動”。主要用于廉價的低檔次鏡頭。

音圈馬達:用于高速驅動Image Stabilizer(圖像穩定器)的組件。

環形超聲波馬達主要用在較高檔次的鏡頭上,如“L”級鏡頭與中檔鏡頭中(各別早期L鏡頭由于技術所限使用AFD馬達),而Micro-USM與MM馬達通常用在低檔鏡頭中。STM通常用于入門與進階機型的組合鏡頭(Kit Lens)中,用以針對初級用戶提供較安靜,快速的對焦,并提供全時手動對焦功能。“環型超聲波馬達”(Ring-USM)的鏡頭一般都使用了內/后對焦技術,所以對焦時鏡身長度不變,前組鏡片不轉;而使用“微型超聲波馬達”(Micro-USM)的鏡頭在對焦時,鏡身長度會變化,前組鏡片也會跟著旋轉。

超聲波馬達(USM)

目前,許多佳能鏡頭都具有超聲波馬達(USM),在對焦時可以更安靜、快速[1]。同時也在望遠定焦、超望遠變焦鏡頭上提供電動對焦(PF,Power Focus)功能,實現在短片拍攝中以電力維持一定速度使對焦鏡片平滑移動至合焦位置。

早在膠卷相機年代,佳能首創的超聲波馬達(Ultrasonic Motor,USM)鏡頭已經名聞遐邇。USM帶來的好處就是對焦又快又寧靜,鏡頭對焦時內機件發出的聲響,真的能做到非常低。佳能EF鏡頭內置的超聲波馬達,顧名思義是由超聲波的振動力驅動,配合佳能EOS系列相機的自動對焦系統,從而發揮快速、精確和接近無聲的自動對焦操作。所以大家看到很多體育攝影記者采用的,都是佳能EOS系列相機與EF鏡頭的組合

如要把USM種類細分,可分為環形和微型兩種。前者多使用于大光圈及超望遠鏡頭上,并提供了全時手動對焦功能;而后者多使用于小型鏡頭上,令自動對焦效果更快更寧靜。

內對焦和外對焦

另外,EF鏡頭分有內部對焦及后組鏡片對焦兩種形式。內部對焦的鏡頭于光圈葉片前設有對焦鏡組,而后組對焦的鏡頭則在光圈葉片后面設有對焦鏡組;兩種對焦系統均能容納小巧的對焦鏡組,以減低驅動時的負擔,使自動對焦的速度更快。

內部對焦的鏡頭由于對焦過程前端不會轉動,因此更加利于攝影者使用漸變鏡、偏振鏡等對方向附加鏡。

全時手動對焦

全時手動對焦是指鏡頭能同時使用自動對焦與手動對焦。這個功能使處于自動對焦狀態時進行手動對焦而不會損壞自動對焦馬達。佳能EF接環鏡頭中,配有環形USM(超聲波馬達)的所有EF鏡頭以及配有微型USM的佳能EF 50mm f/1.4 USM鏡頭具有全時手動對焦的特性。另外,配有步進式馬達和電子手動對焦環的入門級鏡頭也可基本支持全時手動對焦。

佳能鏡頭的命名

以Canon EF 70-200mm F2.8LIS II USM為例:

其中“EF”表示這是一顆佳能EF接環鏡頭,之后的數字表示鏡頭的焦段,“F”后的數字表示最大光圈值(若非恒定光圈變焦鏡頭,則為廣角端和望遠端分別得到的最大光圈值),“L”表示這是一支佳能高階鏡頭[1],最后的“USM”表示這支鏡頭配有超音波馬達。

以下是鏡頭命名中常用的字母代號[2]:

標有“EF”的鏡頭使用佳能EF接環,適用于佳能EOS系列所有單鏡反光相機。

標有“EF-S”的鏡頭使用佳能EF-S接環,僅適用于佳能EOS系列之APS-C片幅數位單眼相機。

標有“EF-M”的鏡頭使用佳能EF-M接環,僅適用于佳能EOS-M系列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

標有“USM”的鏡頭配有超音波馬達。 (全稱“UltraSonicMotor”)

標有“STM”的鏡頭配有步進式馬達。 (全稱“STepperMotor”)

標有“L”(英文單詞Luxury的首字母)的鏡頭為佳能高階鏡頭[7](俗稱“L頭”、“L鏡”或“紅圈頭”),其變焦鏡頭多為恒定光圈,外觀特點為鏡頭前端有一環紅圈,價格一般較為昂貴。

標有“IS”的鏡頭配有光學影像??穩定器。 (全稱“ImageStabilizer”)

標有“DO”的鏡頭為衍射光學元件的鏡頭,相同焦段的情況下具有較小的體積,便于攜帶。外觀特點是鏡頭前端有一環綠圈。


變焦鏡頭

佳能 EF17-40mm f4L USM


佳能 EF 35-70mm F3.5-4.5


佳能 EF 70-200毫米 F2.8L USM,俗稱“小白”鏡頭


佳能 EF 70-200毫米 F2.8L IS USM,俗稱“愛死小白”


佳能 EF 70–300 mm F4.5–5.6 DO IS USM

佳能 EF 70–300 mm F4.5–5.6 DO IS USM,采用了衍射技術,可以大大減小鏡頭體積。由于鏡頭上又一環綠圈,所有也俗稱“綠圈頭”。



佳能鏡頭表



佳能鏡頭表


佳能鏡頭表
佳能鏡頭表


定焦鏡頭

佳能 EF 50mm F1.0L USM 鏡頭



佳能鏡頭表




佳能鏡頭表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