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韻讀書會第三期
共讀一本書,馬歇爾《非暴力溝通》----共讀人程月娥2022.01.24共讀打卡第3天心得分享:
1.非常感謝共讀的同學俊峰,幫我重新復習了昨天的內容我差不多都忘記了,雖然昨天特別有感觸,每天交作業都是翻著書本上的信息重新梳理的,但是還是會不記得了,所以我們不要責備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自己的學習成績也不優秀的[捂臉]
2.其實上人的每一種表達也都是一種需求,我們可以好好的表達自己的需求,不要戴著有色的眼鏡去表達,那將會成為樹立生命的語言。
,用自己的道德評判,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評判他人,這個是在生活中最常見的,也是我常常這樣做的。
最近發現自己不喜歡一個人的時候,連他說話的樣子都特別討厭,或者因為不喜歡聽他說話,所以覺得他整個人都不好,我發現到自己的不足,但是好像改變起來需要我轉換心中所念。
不喜歡他或者不喜歡他說話的方式,真的是我不喜歡他這個與他相處想表達的東西嗎?我現在終于想起來了,原來是他的行為沒有滿足我的期待。沒有滿足我的期待之后,我心中生出了無限厭棄的想法。發現了自己真的好可怕。
今天學習的內容比較多,人要深刻得先了解自己,才可以表達輸出出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疏離生命的語言,第1道德評判,第2作比較,第3推卸責任,這就是最為常見的,當然也還有其他疏離生命的溝通模式。
這一章的最后總結,由衷的給予和接受是人類所樂見的,然而我們習得了太多玩離生命的語言,導致我們說話的行為方式給他人和自己帶來了傷害。
其中的一種形式是道德評判,即認為那些不符合我們價值觀的人不對的不好的。
另一種形式是做比較讓人們難以生氣,對自己的善意。
疏離生命的語言還會使我們無法認清每個人,要為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為負責。
此外還有一種形式是要求來表達我們的訴求。
學習了很多,才發現有的時候自己說話是言不由衷的。昨天與媽媽聊天,媽媽說她和爸爸又爭吵了,為了一些不大不小的生活中瑣事,其實爸爸,不是一個善人溝通的人,他只是在用一些無所謂大小的事情來找媽媽的麻煩,他用的基本上是暴力溝通的方式,總是喜歡讓媽媽不開心,煩惱之后氣的要跟他爭吵。
我從小也是在父母爭吵的環境中長大的,所以在與老公的相處模式當中,也受到了很多的影響。說話溝通時很多時候沒有說出自己真正的需求。在這種語言模式的下面,我與孩子的溝通,又繼承了這種溝通模式,我會用自己的價值觀評判標準貼標簽來評判孩子,讓孩子與我的相處模式也是水深火熱之中,他們沒有得到很好的關愛和鼓勵。
我需要改變這一切,所以從不斷的重新學習梳理自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