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總是處在人與人的關系中,無論是什么人,老板?職員?賣家買家?主婦丈夫?,只要身處其中,只要與外界有交流相通,就避不開時刻上演著心理博弈。那么如何在繁復的生活中,找到最合理的策略呢?
下面分享三個小妙招,分別是以退為進的幼犬效應,化敵為友的富蘭克林效應以及反守為攻的沉錨效應。
一 以退為進的幼犬效應
? ? ? ? ?心理學有種「幼犬效應」的概念,是說原本沒有養狗的打算,但撫摸了小狗后對它心生憐愛,于是也想養一只。
當與人有分歧的時候,若是一味強調自己的觀點如何之好,很容易引起對方的逆反心理。要是換一種策略去說的話,利用「幼犬效應」也許會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跟家人或是同事商量吃飯地點,不如說“這次現在這家吃吃看,要是不好吃的話下次再換下一家。”
以退為進,使對方通過試一試的方式,產生進一步接觸的欲望,進而認可并接受你的提議。
二 化敵為友的富蘭克林效應
當你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是選擇向幫助過你的人求助呢?還是向選擇你幫助過的人求助呢?
很多例子表明,善待過某人一次之后,人們會傾向于繼續對他好。 ? ? ? ?
有個生意人面臨破產,想借一筆錢渡過難關。他去找了他幫助過的人,以為對方會記得他的恩情,結果卻吃了閉門羹。萬般無奈,他只好去找以前就幫助過他的人,本沒抱太大希望,但沒想到對方這次繼續伸出了援手。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當你有求于人,對方會因為被認可、被依賴而獲得成就感。所以心理學家們認為:讓別人喜歡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幫助他們,而是讓他們來幫助你。
但不是什么樣的忙都能找人幫,需要注意3點:
001 不會給對方造成麻煩
002 盡量不涉及金錢和利益
003 及時回報對方
在別人力所能及的能力范圍之內,幫你一些小忙,可以建立起信任感,更容易成為你的朋友。
三 反守為攻的沉錨效應
心理學上的「沉錨效應」,指的是人們在做判斷時,容易受到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的支配,想法就像被沉入海底的錨固定住一樣。
商家在促銷的時候,就非常善于利用「沉錨效應」,促使人們花錢消費,使人們產生一種占便宜的感覺。花錢花得歡喜。
識破了沉錨效應,就能反守為攻,從而化主動為被動,掌握事情的主動權。
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