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31晨讀感悟:博弈的技巧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人生就像一盤棋,每個人都如同棋手,無論你是誰,只要與外界進行互動,就無時無刻都在上演著心理博弈。

今天我們介紹《博弈心理學》中的三個策略,希望對你有用。

【第一】:以退為進(幼犬效應)

『幼犬效應』:原本沒打算養狗,但撫摸過小狗后,打算養一只。

與人產生分歧時,不要著急去與人家爭辯,你可以說:我們可以先去嘗試一下,如果不行再換下一個方案,這樣表達看似好像在做出讓步,其實則是向你的目標更進一步。

以退為進,類似于免費試用的營銷策略,本質都是通過讓對方產生進一步接觸的欲望,從而認可并接受你的提議。

【第二】:化敵為友(富蘭克林效應)

『富蘭克林效應』:善待過某人一次之后,人們會傾向于繼續對他好。

富蘭克林甚至運用這個方法成功“化敵為友”。賓夕法尼亞州有一位出了名的鐵石心腸的議員,富蘭克林需要將他拉入自己的陣營。他向議員借了本藏書,在那之后,那名議員居然破天荒地開始找富蘭克林說話,并表示隨時樂意為他效勞。這就是「富蘭克林效應」的來源。

「心理作用」:當你有求于人時,對方會因為被認可、被依賴而獲得成就感。心理學家們認為讓別人喜歡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幫助他們,而是讓他們來幫助你。

找人幫忙時,需要注意3點:

01.不會給對方造成麻煩
02.盡量不涉及金錢的利益
03.及時回報對方

【第三】:反守為攻(沉錨效應)

「沉錨效應」:人們在做判斷時容易受到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的支配,想法就像被沉入海底的錨固定住一樣。

商家深諳其中的門道,比如一支牙膏標注原價19元,實際售價打5折,先給人錨定,然后讓人感覺占了便宜。

就像喬布斯所說的那樣:“顧客不一定要買便宜,但他們喜歡占便宜的感覺。”

識破沉錨效應就能反守為攻。

當你再做決定的時候,打破第一印象,采取主動進攻模式。

【總結】:以退為進,先讓別人嘗試,讓對方產生進一步接觸的欲望,從而接受你的提議。
化敵為友,適當的去尋求別人的幫助,可以更快的拉近距離。
反守為攻,打破沉錨效應,化被動為主動。

以上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