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冰涼薄荷
“你不配提到我母親的名字!”
重溫臺詞
“莊大夫,又見面了。”
“修院長,久違了。”
“彤彤的手術,請你主刀,有什么問題嗎?”
“毫無準備地就做這么一臺高難度的手術,我難以勝任。”
“是難以勝任,還是不想勝任?”
“有什么區別嗎?”
“作為故人,你保持著對我的敵意,我可以接受;但作為醫生,你拒絕一個病人的要求,我無法認同。”
“我今天所面對的矛盾,不知道你有沒有面對過,你所做的選擇是怎樣的呢?”
“作為一個醫生,我從來沒見死不救。”
“但是作為一個人,你從來沒有違背過自己的良心嗎?我問錯了,恐怕你從來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問題。”
“我們討論的,是一個醫生應該做的事情。”
“醫生首先是個人,連做人的基本底線都沒有,還有什么資格到這來談醫德。”
“你母親也是當年這家醫院的一員,她所秉承的信念,你今天是要放棄嗎?”
“她所秉承的信念,我們都在秉承。你當初做過什么,你心里最清楚。”
“即使你所做過的事情,永遠不會被追究,但是你自己的內心,連一點兒譴責都沒有嗎?如果你有一點點反思的話,你怎么能帶著這點反思來反問我呢?應該接受拷問的是你自己。”
“不管我以前做過什么,我現在是以一名病人家屬和一名父親的身份來請求你,主刀這臺手術,來挽救我女兒的生命,可不可以?”
“修敏齊,現在這個房間里只有我們兩個人,如果你向我母親道歉,我就主刀這臺手術。”
“你是在跟我做交易是吧?好吧,我算是錯了,我就不該來找你。你是把私人恩怨凌駕于道德之上的人。”
“一個作奸犯惡的人,居然在這大談特談職業道德,真是可笑。你今天所得到的一切,是咎由自取。”
“莊教授,你今天還沒到下班時間呢。現在是三點十五,你是仁合胸外科負責心肺移植的首席專家,這是你理所應當接受的工作安排。”
“修院長,我想讓你代我向楊院長轉達,即刻起,我辭去仁合醫院聘任我的一切職務,不再接受任何工作安排。你能把我怎么樣?修院長,請吧。”
“如果張淑梅聽到這些話,會傷心吧。”
“你不配提到我母親的名字。”
職業道德
這是《外科風云》中,莊恕和修敏齊的一段對話,發生在莊母含冤而死的30年后、修院長女兒等待移植的48小時內。
莊恕內心糾結,他想救治患者,卻也不想放棄這個機會,讓修敏齊承認冤案,作出道歉。
而自知理虧的修敏齊卻反復強調“醫者仁心”“職業道德”之類的字眼,試圖逼迫莊恕答應主刀。
我想說:“一個沒有道德底線、卻用道德去綁架別人的人,一個嫁禍他人、卻反過來利用所嫁禍之人的人,請問你到底還是不是人?”
喵的!
是啊,醫生首先是個人,連做人都毀三觀,修敏齊啊,你何談醫德!
為了某種利益,修敏齊一伙兒誣陷護士,篡改取藥單,瞞天過海。
致使莊恕一家骨肉分離、陰陽兩隔。
而如今的修敏齊呢:
居然在醫院辦公室,拿所謂的職業道德去譴責莊恕;
居然在莊母去世后,利用一個母親當年秉承的信念去脅迫其子;
居然在無力反駁的最后,蠻橫地以“服從醫院安排的任務”為由,妄圖逼迫莊恕;
居然在自己女兒的生死邊緣,還拒不承認錯誤,想當然地說:“我的名譽沒有任何污點。”
理直氣壯的樣子,真是厚顏無恥!
更何況,修敏齊本身也是醫務工作者,自己曾經所謂的“從沒有見死不救”,真的是為了患者嗎?真的是“醫者仁心”嗎?真的是放下了所有的功利,只是單純地救死扶傷嗎?
哦,漏!
恐怕是為了他自己的前途、名譽吧。
莊母的命加上他自己女兒的命竟都不值一個“對不起”,更加能看出他不過只是忠于他自己,以及他自己“名譽教授”的稱號罷了!
“我也是人,不是神。”
對于“私人恩怨”這樣的事兒,各行各業在所難免。
但凡發生在醫院、發生在大夫的身上,人們往往會用放大鏡、擴音器,將原本在別的地方可以得過且過的事件,迅速升級、無限放大。
沒錯,性命攸關!
所以這樣要求醫生,理所應當吧。
“治病救人是你當大夫該做的事。”
那好,辦別的事兒時,人家辦好辦壞的,你為什么能忍能挨,甚至低三下四,最后還記人個好兒、欠人個情呢?
“這怎么能一樣?事關病痛、生死!”
那好,你也知道醫生治病救人,責任重大,那為什么在最起碼的尊重上都如此慘淡。隨意泄憤、打罵、侮辱、仇殺,這樣來對待你認為承擔著巨大使命的人嗎?
當然,不排除在醫療隊伍中有不負責的人,哪個行業沒有呢?
就因為這一部分人而否定這整個群體嗎?
醫生也是老百姓,有七情六欲,有優點缺點,也上有老下有小,也得上班下班掙錢養家。
陸晨曦說:“我也是人,不是神。”
是的,面對私人恩怨,莊恕為什么就得忘掉母親的死?忘掉妹妹的失散?忘掉當年的誣陷?
總是以“神”的標準來要求平日里被任意辱罵的“人”,這就公平?
零碎補充
無論如何,在這場犀利的人性交鋒中,帶給觀眾的不僅是專業的醫療技術、錯綜的人物關系,更主要的是真實地再現了血淋淋的醫患矛盾,以及醫務人員掙扎的內心糾葛。
一臺臺手術的背后,他們也許要用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來應對無關乎醫術的人和事。
劇中,創作者們對改善醫患關系也可謂用心良苦。
患者方面,對先鋒藥業老板的父親形象的塑造十分飽滿,背后的溫情異常打動人心。
醫生方面,陸晨曦脾氣暴躁、說話辦事易沖動,愛頂撞人,卻有著真性情。
劇中并沒有最初網上所說的“矮化病人”“樹立形象”等現象。
昨晚大結局
在結束此文之際,迎來該劇的大結局。
修敏齊臨死前,終于承認了當年的誣陷,并解釋說是為了保住肺移植研究課題的行政管理審批,為了保住仁合醫院的發展,為了救助更多的患者。
先拋開非他不可救治肺移植患者的可能性,就單是為了醫院發展、為了研究課題而言,掩蓋醫療事故、栽贓陷害他人換來的所謂“發展”,究竟是“榮”還是“辱”?
并且,承認錯誤的話是臨死前說的,這時就不怕影響醫院聲譽了嗎?
還有,就算是你修老為了無數肺移植患者而犧牲莊母一人,在你眼里張淑梅不是一條鮮活的生命嗎?
生命是平等的!
無論結局如何,莊恕和陸晨曦所代表的年輕醫生們,各自在踐行信念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這是希望,醫療隊伍的希望,也是患者的希望。
往期文章回顧
10.假期歸來,你還是單身狗么? 請收下我這本《相親寶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