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把自己活成很忙的樣子,一天跑兩場面試,去體驗婚禮策劃,每天回到住的地方,看到QQ運動上面的步數自己永遠是第一,然后躺在床上忙著刷手機電視,身體雖然很累,但是洗完澡熄燈之后躺在床上那一刻,腦子卻很清醒,各種問題在腦子里不停地逼著你想東想西,我沒辦法入睡,這也是我為什么不自覺地玩手機的原因,我就是不想去想將來怎么樣,我不想面對自己仍然沒有工作的事實。
在我面試了一個婚禮策劃的崗位并且以為自己喜歡這個工作的時候,那家公司邀請我去體驗一天的婚禮執行,我很樂意地答應了,在那前一天,我把自己的希望都寄托在這個婚禮策劃的執行表現上,我害怕自己表現的不夠好,可是當我體驗了一天的執行之后,我失去了對這份工作的興趣。婚禮策劃不僅僅是策劃那么簡單,還要執行,舞臺、簽到區、留影區的搭建,各種零零碎碎的東西都必須盡快地趕在時間點之前做好,那天我在酒店里,摘過花、扛過燈、跑腿去買充電器、穿針引線把物料縫好等等,一整天都在穿梭于三樓的每個角落,一直到新郎新娘的儀式開始,我們才有空坐下來喝口水。當時我坐在一邊,看著策劃師和搭建人員為了整個活動忙前忙后,策劃師忙著關注儀式的整個進程,忙著遞話筒,攝影師忙著關注自己的拍攝角度,所有人都傾盡自己的精力,承擔自己的責任,只是為了這場婚禮的完美執行,最后大家等到晚宴開始,八點才能吃晚飯。我想這份工作真的需要一定的熱愛和信仰才能堅持下來。
坐在一旁等待晚宴介紹的時候,我問坐在旁邊的搭建人員,等到晚宴結束一般多少點,他說九點半就差不多了,我又問,你們拆舞臺要花多久,他說看規模,這次的規模比較大,需要三個小時。聽了回答,我心里對這份職業這些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這些從早上十點一直忙活到晚上十一點,可能不止,就在晚宴進行時,有的人已經累得在大廳的沙發上睡著了,這些人大多數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憑著自己的體力,呈現一個最美的婚禮。
因為一下子沒適應這個程度的體力活,難免有點累,加上第二天早上還有面試,我跟主要負責人說先回去了,她聽到這話,遲疑了一下,可能不太想讓我走,但是還是答應了。
回去的路上,我想,因為我說要提前回去,負責人可能對我產生了不好的印象。但是其實自己對這份職業的熱情到了最后已經殆盡,我也無所謂別人的想法了,只是對自己感到懷疑和失望,一整天都需要想創意的腦力活和這種體力活我都不想干,我還能做什么呢。
也許真的是應了那句話,好的工作都在最后,周一早上的面試有了個好結果,我一直都是懷著挫敗的心情去面試的,稀里糊涂地我也不知道怎么地面試就過了,那家公司覺得我很好,下午就通知我面試過了,我有點喜出望外,這么久的面試似乎到頭了,這么久的失利已經讓我不能正視自己的能力,我已經承認自己很辣雞。但是還是很感謝這個公司,給我這么一個機會。
今天我看到一篇文章,讓我終于對自己的焦慮正視起來,我終于察覺到自己焦慮得過分了。
文章的作者談及對焦慮的理解,他不僅肯定了心理學大師羅洛·梅對焦慮的看法——真正的焦慮,本質上是欲望帶來的,要解決焦慮,要么欲望達成,要么閹割欲望,他也表示,焦慮和時間有關,實際上造成焦慮的,是欲望達成的時間。其實主要分為:1.期望值太過,過于渴望成功;2.自我認同的標準放在別人身上;3.要求即時反饋,能夠馬上看見利益。
想要的太多,想要達到欲望的時間變得越短越好
很容易比較,工資的比較、待遇的比較、周圍人的比較。
欲望太多和比較太多,會迷失自己,想要一份待遇至少沒那么差最好能掙大錢的工作,在找不到工作的時候,就準備去做銷售,忘記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焦慮到聽不到內心的聲音,忘記即使不知道喜歡什么,不要去做不喜歡的事情,那些是自己的責任的東西迫使我趕快做出選擇,在這片混亂中差點失去方向。
可是這么逼迫著自己,一點都不好受。
去做銷售,當然可以,可是會喜歡嗎?
能賺錢,可是能一下子賺到很多錢滿足需求嗎?
比較會有壓力,壓力會讓你前行也會讓你難受,還不如和昨天比來的開心。
心態的調整其實挺難的,要讓自己不要那么舒適但是也不能那么焦慮。
但是我想,生活會一點一點幫我調整最合適的狀態。
知足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