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村里人的眼里,我的父親是一位喜歡吹牛的人,我們三個姐妹就是他吹牛的資本。一生就生了三個女兒,一口氣把三個女兒都送上了大學,一個二本兩個一本,而且現在還有一個考上了我們這邊最好的一所大學的研究生。每次有人問到我們姐妹,第一句話就說你爸爸太辛苦了,一定要孝順他。三個同時都在上大學,的確是一個很大的負擔,還好我已經畢業了,雖然還沒有辦法幫家里減輕負擔,但是,至少可以養活自己,不給家里增加負擔了。
今天,公司開會的時候,老總講了一句話我的感慨還挺大的。因為我們現在正在做老年方面的內容,他說,老人是一本很難讀懂的書,但是,如果你可以花1-2年好好研究這本書,你就會發現不僅你與老年人的溝通順暢了,而且,回到家里之后,你父母都會覺得這孩子長大了。
我們總是特別奇怪,對于陌生人總是會給予最大的寬容,特別是還與工作掛上勾的人這個寬容還會擴大化。忘了是在哪里看到的,有分析,很多電視劇中演到的,當一位員工幫領導接送父母的時候,總是會說一句話:我一定會把老爺子當做我的親生父母對待的。他的確也把領導的父母服侍得特別周到,轉眼接到親生父母的電話,卻是無盡的不耐煩:爸,我在外面很忙,你沒事不要吵我行不行啊。我養這個家已經很不容易了。什么,您說今天是我媽生日,您跟我媽說我祝她生日快樂,等我忙完了手上的這些工作有時間了會回家看望她的。今天真的沒有時間了。
這些現象在我們身邊不斷地發生著,很多人卻完全沒有意識到。我們分析老年人發現他們喜歡回憶,喜歡嘮叨,一件事情可能剛說過,卻需要重復說幾次。他們需要傾訴,卻可能在家中并沒有傾訴的機會。他們孩子氣,對于認準的事情總是很執拗。他們愛面子,經不起當面反駁。在工作中我總是特別注意照顧老年人的情緒,回到家中卻把對陌生人的寬容全部都收回,留給家人的是不耐煩與厭倦。如果父親是一位陌生人,或許我們都會更寬容一些。
最近,由于村里的組織,老爸來到了我所在的城市,他興奮地給我打電話,像個孩子一樣告訴我他現在所處的環節,在做的事情。我知道,如果我能夠到他所在的地方去看望他,他肯定會特別開心。結果,我還是沒有去。雖然的確有工作上的原因,但是如果真的想去,也沒有那么大的困難。只是有點兒懶惰。如果父親是陌生人,或許我們會更勤勞一些。
家里沒有男孩子,沒有一個可以與老爸好好說話的人,我時常會感覺到老爸特別的孤單,因為從小怕他的緣故,我也沒有辦法與他好好聊天。突然想,如果哪天找到一個女婿,應該可以陪我爸聊天了吧。記得之前大舅來家里的話,都會問問我爸在不。或許他跟小舅不同,跟媽媽之間的姐弟聊天還不如跟我爸聊一點兒男人間的話題。如果父親是陌生人,聊天的內容或許會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