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鳶】鳶是老鷹的別稱,小型猛禽,性情兇猛,分布極廣。而如果一種鷹以鳶為名,就添了一些些溫情。“白尾鳶”“珠鳶”“鉛灰鳶”“栗鳶”......仿佛是百鳥朝會上一群顏色絢麗的小鳥兒。
【鳶尾】“萬物有時,草花只有在屬于它的時間綻放,才能呈現出最美的一面。”校園里的花次第開放。宿舍樓下的惟一一株日本晚櫻滿樹的花不知何時不見了,它盛開的時候,像是給依偎繾綣著的戀人們作了襯景,是淡淡的粉色。風過后,滿地的細碎,因為太美,踩上去竟也不覺心疼。相較之下,淺紫色的鳶尾花,雖也是風姿綽約,卻像個矮個子的小精靈,總是時不時的在校園里的某處一大片一大片抱團生長,外側花瓣的基部有雞冠似的白色褶皺。柳宗民《四季有花》中:“只要種在日照好又透氣的地方,它就能恣意生長,要不了幾年就壯大了,開出一片花來;只要土壤不是特別貧瘠,它怎么都能長得很好。”有“世上萬物猶如花易謝,霧易失,夢易逝,云易散”的自然規律,有古人“花開堪折直須折”的警醒,有“花開花謝終是空”的悲涼心境,卻也有鳶尾獨自暗涌著的韌性,這大概就是人們喚之為“鳶尾”的緣故。
【紙鳶】
“青天路迢迢 喜馬拉山 比不高
世界繁華 都在目 立身云端 何逍遙
有時奏弦歌 春風但愿 不停飄
全憑一線牽 風伯扶住 向上飛
莫教雨師 來迎接 竹當身體 紙做衣
偶逢春朋友 語道你高 我還低”
百科上寫這是末代皇后婉容為一首曲子填的詞,雖然不知道它的真實性如何,但細細讀來,句子是意味深長的:風箏有多逍遙,世間繁華都在目,只要人能到達的地方,它都能比人更高。但如果離了那根線,便風光不再。人世間很多人都想爭取自由,小的時候總是煩惱為什么總要被老師,父母管著,為什么要在春暖花開的時候木頭一樣坐在教室里上七八節課,為什么不可以一直玩游戲,睡覺睡到自然醒。逐漸明白:“其實自由都是相對的,在特定的規則下我們才會有真正的自由,就像風箏,只有在線的束縛下才可以扶搖直上,現實中只有懂得規則,遵守游戲規則的人也才可以扶搖直上九萬里,而脫離所謂的束縛,沒有底線的人最后都會跌得頭破血流。”風箏是人生的一個縮影,小時候不懂,長大后懂了,卻也許還是放不好風箏。
【莫雪鳶】小時候追過的劇中一個女性角色,銳利兇狠如鳶的她是呂后身邊最得力的殺手,絕世容貌柔情似雪的她是被周亞夫一生惦念的侍女,她的一生是悲劇的,在友情和愛情的兩難選擇下,選擇了吞金自殺,是如何絕望又決絕。
【北鳶】鳶字讓我想起一本被束之高閣已久的書:《北鳶》。當初買下它也是因為看到這段精彩的評語:[“鳶”即風箏,葛亮全書以“鳶”作喻,猶如命運引線:直魯聯軍煊赫未幾,淡出歷史;華北入寇,梨園名角命若琴弦,文化菁英風骨激揚。風箏雖隨勢而動,但在風起云涌、動亂興衰的民國年代,卻還總有“一線”牽引,亦不會喪失其主心骨,時代浮沉、人世跌宕,卻不會偏離航線,這就是做人的本分。]時代如鳶,人生亦如鳶,這樣想來,長夜里便不覺孤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