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此書對于我而言,最大的收獲是了解了白天小睡和夜間養成有規律睡眠的重要性,白天睡時間長的嬰兒,更易于從周圍環境中學習,這是因為他們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更強,因為白天的小睡是快波睡眠,有利于孩子智力的發育,培養其專注力。而白天睡眠少的嬰兒,注意力斷斷續續的,很難從周圍學習事物,也很難讓自己快樂比較煩燥。夜間的睡眠由則是慢波睡眠對孩子的身體發育起重要作用,白天的小睡和夜間睡眠各行其道,缺一不可。
認真看完本書會你對孩子睡眠的重要性有很深的認知,許多疑惑也得到有效的解答;希望更多的人在最適合的時候讀到它,讓更多的孩子受益終身。當然也有些孩子是真正的天使寶寶,無需培養就具備了良好的睡眠習慣,但畢竟是少數,也祝福那些如此幸運的父母。
看這本書后,我才覺察到之前因為無知行為,不知不覺中做了一些錯誤的做法在大寶身上,比如他幼兒時期,我們父母常常晚回家,他仍要等我們回家才會睡覺,這樣不僅睡眠時間不足,也沒有規律。在小學時,因分房睡,開始不習慣,孩子讓我半夜去看他,順便他去上個衛生間,這樣感覺不是一睡就起來要上學,他覺得這樣比較舒服,其實這樣是深度睡眠被打斷,稱為分裂的睡眠,或睡眠斷裂, 這樣是很影響睡眠質量,還會導致記憶力變弱,精力不易集中。當時的確他背課文比較費力,注意力也分散,看到此書,真是相見恨晚。書本上的東西要運用起來也不容易,但至少我們有這個意識,能朝一個正確的方向去努力,也相信現在的耐心付出,將來多少會受益的。這也一樣要經歷一個過程,從原來的不知不覺,到現在的后知后覺,到來今后的當知當覺,再到最后的先知先覺的理想狀態。
孩子常是需要長輩一起配合著照看的,爺爺奶奶不正確的方式和認知可能會影響了孩子的睡眠,所以學習本書后需要把重點理念有耐心的告訴家里的老人,大家達成共識后向共同的方向努力。如比在我們家,我婆婆總是認為,白天沒有睡沒有關系,認為這樣更有助于晚上更早睡以及睡的更好,她的原則是只要當下少哭少鬧就可以。我花費很多時間向她解釋,但老人家還是接受能力有限,我就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她,白天的睡眠有助于孩子的專注力培養,晚上的睡眠有助于長身體,兩者是各行其道必不可少,睡眠缺乏會導致學習能力會受到影響,目前至少她是接受和盡量配合中。
以下是讀書筆記,目前只記錄到1-4個月內的筆記。
【判斷孩子的睡眠模式是否健康的5個標準】
1.夜晚和白天的睡眠持續時間;2.小睡次數和時間長短;3.睡眠固化;4.睡眠安排,睡眠時間的掌握;5.睡眠是否有規律。
固化的睡眠是指沒有被打斷的睡眠,連續性的睡眠,沒有因為覺醒而中斷;被覺醒打斷的深度睡眠稱為分裂的睡眠,或睡眠斷裂,相當于減少了睡眠;睡眠缺乏的惡果會隨著時間推移積累下來,學習能力會受到影響。
【睡眠成熟過程中的5個轉折點】
6周大(夜晚睡眠時間延長);
12~16周(白天睡眠規律化);
9個月(不再夜里醒來嗷嗷待哺,也沒有了第三次小睡);
12~21個月(不再有清晨的小睡);
3到4歲時(午后的小睡變得越來越少)。
【睡眠策略】
1、重視寶寶對睡眠的需要:養成規律的睡眠習慣是寶寶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線;睡眠問題會導致孩子反應不夠靈敏,難以集中注意力,很容易分神,也會造成孩子易沖動、多動、懶惰;
2、當寶寶需要睡眠的時候,早點開始計劃,跟預計寶寶對喂食的要求類似;
3、讓寶寶保持短的清醒時間,即1~2小時;
4、學會辨別昏沉信號(因為“大人的事情”而推遲寶寶的睡眠時間,是萬萬不可的。在寶寶已經犯困的時候還要想辦法讓寶寶清醒,會很快消耗掉寶寶的精力,讓寶寶煩躁不安。等最后家長安排好讓寶寶睡覺時,寶寶已經沒法睡著了);
5、當你把寶寶放下或者陪他躺下時,他可能是昏沉著、醒著或者熟睡著;
6、培養晚上定時就寢習慣;
7、讓撫慰行動開展的時機與寶寶自然需要睡眠的時機相契合;對80%的寶寶來說,完美的時間安排會讓哭鬧消失。
【小睡不可缺少】
1、小睡的相關知識:
夜間的睡眠、白天的小睡和清醒各行其道,在一定程度上互相獨立。白天的小睡不影響夜間睡眠;如果白天不進行小睡,晚上不能自動彌補這段時間。
白天的小睡是為了幫助清醒的時候學習效率更高;安靜覺醒的寶寶,對周圍的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
孩子三四個月大的時候,因為夜間睡眠、日間睡眠和日間清醒相互之間步調不協調,大腦可能發出相互矛盾的指令。夢游、夜驚或夜啼是因為慢波睡眠和清醒交叉。
如果孩子某天錯過了一次小睡,那么就讓他到下一次小睡時間再睡,這樣睡眠節奏不會被打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嬰兒的晨盹是夜間睡眠的某種延續;父母可以通過干擾孩子的安排來減少小睡的時間,但無法延長小睡時間(生理原因)。
白天的假寐,在行駛的車里或搖籃里打盹,在散步的家長懷里睡覺,以及在錯誤的時間小睡,都是質量很差的小睡。
2、小睡的時間:
嬰兒4個月大后,短于1小時的小睡不能算作真正的小睡。不過有時寶寶只需要45分鐘的小睡,但少于半個小時的小睡無濟于事。
嬰兒在4~8個月大的時候,至少每天晌午和午后都要小睡一次,總的時間在2~4個小時之間;夜間睡眠在10~12小時之間,中間醒1~2次吃奶,或者壓根不醒來。
【留意寶寶犯困的跡象】
如果寶寶頻繁地表現出疲倦的樣子,就要想一想,他醒著已經有多長時間了,下一次要提前20分鐘哄寶寶睡覺。
犯困想睡覺的信號:活動減少;行動速度放慢;話語變少;吮吸的動作越來越不明顯,越來越慢;更加安靜;更加平靜;對周圍的事物不怎么感興趣;眼睛的注意力也不集中;眼皮打架;打哈欠……超過6周,不再用微笑回應你;
過度疲倦的信號:哭鬧;眨巴眼睛;易怒;不好哄……
【如何哄寶寶睡覺】
1、父愛:使寶寶安靜下來的秘密武器;
爸爸應當學習如何哄寶寶睡覺,可以使爸爸有信心做一個好家長;對1~3歲的孩子,爸爸哄孩子睡覺,夜里起來帶孩子,能夠解決孩子的睡眠問題。
有時候孩子在爸爸懷里更安靜,因為孩子把媽媽當成乳汁的源泉,即時他不餓的時候,也會在媽媽懷里扭來扭去,到處找奶吃。
2、吮吸是安撫寶寶的妙招:如果寶寶是為了放松而吮吸,吮吸迅速,頻率高,很少有吞咽的動作(可以把安撫奶嘴用很短的帶子栓在枕巾或者睡衣領上,帶子必須很短,保證不能纏在嬰兒脖子上);
3、有節奏的安撫動作;
4、擁抱寶寶;
5、給寶寶按摩;
6、寶寶一犯困就哄他入睡:寶寶每次醒1~2小時,然后就開始犯困;如果寶寶不睡,就一直撫慰他,別放任他哭,不要把寶寶慣出愛哭的毛病。
【幫孩子入睡的程序】
1、孩子睡覺之前,盡量減少外界的刺激:噪音、燈光、玩耍等;
2、臥室保持安靜,關閉燈光,溫暖,但不過熱;
3、給孩子洗澡;
4、洗完澡后,溫柔地給孩子按摩全身;
5、穿睡衣;
6、把孩子放到搖籃里搖晃,給孩子蓋上干爽的小毯子;
7、輕唱或哼搖籃曲;
8、說寶寶最喜歡聽的詞或短語,發出寶寶喜歡聽的聲音;
9、給寶寶喂奶;
10、孩子開始犯困了,把孩子放到床上,放的過程要輕,不要把孩子驚醒(這招對愛纏人或6周大的孩子往往不奏效);
11、不要寶寶一發出聲音就沖過去看到底怎么回事。
1~4個月寶寶的睡眠問題
1周
無視時間,在餓的時候喂食,尿濕的時候換尿布,需要睡眠的時候睡覺。足月兒在頭幾天睡得很多,吃得很少,經常會有體重減輕現象;新生兒經常在喂食中睡著,不用刻意叫醒。
每天睡眠15~18小時,但每次時間很短,只有2~4小時(不受喂養方式影響)。
2-4周
幾周大的嬰兒一次能睡的最長時間大約只有2~3小時,可能在白天或者夜間的任何時刻。媽媽要抓緊時間休息。
特定的照料方式或方法如拍打寶寶后背、換裝或喂食等并不能真正地影響嬰兒;盡量不要想著為寶寶做什么,只要花點時間和寶寶一起享受樂趣,比如抱著寶寶、撫摸寶寶、跟寶寶說話和聽他嘟囔、走路、洗澡、一起睡覺,這些愛撫已經足夠刺激寶寶了,不必操心去買合適的玩具來刺激寶寶。
在孩子2~3周大時,每隔24小時擠一瓶奶,或者沖調一瓶牛奶,讓爸爸或其他家庭成員幫忙喂孩子(每天一瓶奶不會把孩子搞糊涂,不會影響母乳喂養;能讓他逐漸適應奶瓶)。
隨著大腦的發育,寶寶會變得更警覺、更清醒、更興奮;可能有不安的動作,比如發抖、顫動、震顫、搖動或者抽搐、扭曲或者翻滾,以及打嗝,這些行為對新生兒來說都是正常的。
很多寶寶在1周或2周大的時候,會越來越機敏、清醒、愛生氣或哭鬧,一直持續到6周;是寶寶體內一種暫時的神經系統造成的額外刺激,這一階段會自然過去,與養育方式無關,不是家長的問題。
大腦決定睡眠,而不是胃決定睡眠:喂養方式不會影響孩子的睡眠方式,更換配方奶無法減輕孩子的哭鬧,也無法改善睡眠。
這個階段很可能無法擁有你夢想中的寶寶,父母要讓自己輕松些:
白天,寶寶小睡的時候自己也小睡一下;
關掉電話和手機;
不帶寶寶,出去小歇一下;多和外界交流;
籌劃或安排一點私人時間,以打理一下自己;不要因為做一些讓自己感覺舒服的事情而覺得對孩子有愧疚感;
自然隨意地撫慰寶寶,不要擔心寵壞他或者產生什么壞習慣;
用搖籃、安撫奶嘴或者其他任何能夠產生有節奏的搖擺運動或者吸吮動作的工具撫慰寶寶。
5-6周
當你的寶寶有一點點煩躁的表現時,問兩個問題:你上次什么時候喂他的?他已經醒了多久了?有時候你應該讓他睡而不是喂他。
6周是個高峰:所有嬰兒在6周時最纏人,哭得最多,醒的時間最長。
寶寶會讓你生氣或者精疲力竭,因為他沒有成熟的神經系統,不能實現抑制性控制;當大腦成熟時會形成抑制能力,但這需要時間,所有麻煩會在6周后平息下來。
當他開始顯得有點累的時候就把他放下或者陪他躺下一起睡覺,任何時候都不要讓他清醒超過2小時;如果他哭了5、10或者20分鐘,對他沒有任何害處,并且他能夠入睡。
7-8周
外來信號對嬰兒刺激的能力更強,嬰兒控制自己的能力也更強,他正在變得更加能夠自我撫慰;形成夜間睡眠機制,晝夜不分的時段結束;最長的單個睡眠時段有規律地發生在晚上,雖然可能只有4~6小時。
晚上睡得更早,無間斷的睡眠時間更長;孩子8周大的時候,就開始注意培養孩子早睡的習慣;上床睡覺的時間應該比孩子表現出累的時間早一些。
觀察孩子在近傍晚時分的神色以及活動狀態,在30到60分鐘范圍內,調整孩子的入睡時間;在寶寶過度疲勞(他變得輕微乖戾、輕度易怒,開始拉扯頭發,拍打自己耳朵)之前撫慰他入睡;寶寶清醒的時間依然不能超過2小時。
把寶寶放下睡覺時他會表示抗議,要牢記抗議性的哭鬧與悲傷的哭鬧之間的區別;哭鬧的時候,可以抱起來撫慰他,幾分鐘后再嘗試讓他入睡。請記住這個嬰兒曾經睡眠很好,現在只是為了享受有你的陪伴而在與睡眠作斗爭;在他需要睡覺卻要玩的時候,你陪他玩是在剝奪他的睡眠時間。
為你的寶寶記睡眠日志。
在寶寶三四個月大之前,順著寶寶的睡眠需求就可以了,不要估計寶寶的睡眠時間,也不要強迫寶寶睡或者醒。
微笑不能停止哭鬧,但當家里充滿相互的微笑時有利于減少哭鬧。
3-4月
晝夜混亂和纏人現象會自動消失;在晚上睡得更好了,但小睡可能依然短暫而不規律;寶寶睡眠不好是由于感受到過多外界刺激,受到過多照顧或者過多不規律的照顧;你的總體目標是使你的照料與他的生理需求同步;要注意區分寶寶的需要與意愿;睡眠會催生睡眠。
幫助孩子規律小睡,白天睡眠機制應該在12~16周間形成。
“過度受激”并不意味著玩耍的強度過大,只要寶寶醒的時候過長就會變得過度受激;不要認為你跟孩子玩時給他的刺激越多,你跟他的情感聯系就越親密;寶寶清醒的時間依然不能超過2小時。
出生1個月到4個月的這個階段,每天睡眠總量從16小時下降到14.5小時,最長的一次睡眠通常在夜里,從4個小時延長到9個小時。
在3個月的時候,他們會更愿意與父母玩耍而不愿意待在黑暗的、安靜且無聊的房間里;沒有經驗的父母把這種新的夜醒當作是饑餓信號,以為是寶寶到了新的快速成長期或者是母乳不夠造成的。當父母開始致力于培養規律性的白天小睡日程時,當他們在寶寶需要睡眠的時候將其放在嬰兒床中,當他們避免過度刺激寶寶時,寶寶頻繁的夜醒停止了。
當把寶寶放下讓他熟睡但他卻醒來時,正好可以培養一種自我撫慰技能,讓寶寶學會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進入睡眠;當寶寶需要睡眠時總是走近他會導致他不能入睡。
夜醒不是問題;大點的嬰兒,當他在沒有幫助時很難、不能或者不愿意再次入睡時,這才是有問題。
睡眠問題的預防與解決
“時間窗口”:當嬰兒的大腦出于昏沉狀態是最易入睡且睡眠的恢復力最強;隨著大腦的成熟,生物鐘決定的昏沉時段會逐漸變得可預期,且越來越長。
6周后晚上睡眠的形成通常沒有問題,因為黑暗暗示了時間,夜間我們活動變少且更為安靜,當我們期望孩子睡覺時我們有相應的行為。在晚上盡量少關注孩子;晚上最多喂兩次奶(兩次以上的夜間喂食會養成一種夜醒的習慣)。
為了防止睡眠問題,要集中精力幫助寶寶在白天小睡:
1.定時小睡:清醒時間加上撫慰時間不應超過2小時;如果錯過了該入睡的時間,寶寶會哭鬧,哭鬧是過度疲憊的結果。
寶寶睡眠不足或者其他原因導致過累時,他身體內會產生抵抗疲勞的激素,這種化學應激也同樣干擾了睡眠(因此白天的良好睡眠會促進夜間睡眠,反過來白天沒有小睡會導致夜間睡不著)。
2.無移動睡眠:不讓寶寶在搖晃中睡眠(包括車中、懷抱中);睡眠中的振動或者移動會導致大腦處于一種淺睡狀態并削弱睡眠的恢復力。
如果必須利用散步或者汽車上的搖擺來撫慰寶寶,當寶寶入睡后,應結束搖擺或不再推著散步車繼續走;如果寶寶總在移到嬰兒床上時醒過來,那么可以不打擾他,在嬰兒吊床里或者嬰兒座位上睡覺并不會傷害寶寶(通常隨著大腦的發育,寶寶會很難在戶外睡得很好)。
3.一致的撫慰方法:選擇撫慰寶寶入睡的方法并堅持下去。
A在小睡時間寶寶有時無需幫助即可自我撫慰入睡
B總是幫助孩子入睡
要做好決定,選好某一種撫慰方法并保持一致;入睡是一種培養而成的行為,一致性會幫助寶寶睡得更好;你形成一致性的方法越早,對家庭來說過程越輕松;在孩子出生前,就應該決定你是要和孩子一起睡還是讓孩子單獨睡在嬰兒床里。
在寶寶大約6周大(預產期后6周)的時候保持一致性,這時寶寶有更多的交互性且每個人都能在晚上休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