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語
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其商業邏輯。
你的頓悟,可能是別人的基本功!
松鼠過河需要策略,巨人過河不需要策略。
作為國內一流商業顧問之一,潤總絕對是厚積薄發的典型。常年的積累沉淀,不斷的訓練輸出,讓潤總不論是咨詢還是講課都信手拈來、游刃有余。當初看了專欄發出的課程清單,我立馬決定訂閱,這令我興奮的很,因為我終于有了一個質量超高的學習素材樣板。
生活和成長需要標桿,在商業學習上,我以把潤總作為我的事業標桿。而今,方向、標桿、方法已經確立,剩下的就是堅持了。
先干后說,多干少說,只干不說!
扎硬寨,打呆仗,把千日計劃持續下去,扎扎實實的打好商業基本功。
二、課程總結
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時無刻不處于關系中。這種種關系連成線、織成網,構成這個復雜商業系統的一部分;在其中,我們樹立自尊,培養自信,練就品牌。
(一)商業篇
2.1三種關系
這些關系,在商業領域可以分成3種:
第一:與外部關系——商業
第二:與內部關系——管理
第三:與自己關系——個人
2.2兩種價值和三個關鍵詞
不論是把自己的時間投資到公司還是自己在商場上打拼,有兩條核心邏輯:第一,傳遞價值;第二,創造價值。而同這兩條核心邏輯相互對應的又有三個關鍵詞:信息流、資金流、物流。
2.2.1傳遞價值
舉個栗子:商場買襯衫
信息流:料子很好,摸了質地不錯,又試了一下,到剛才為止,你是在現實商業世界獲得了衣服的信息,購買決策都是基于信息;
資金流:拿收銀條到柜臺去付錢,你完成了資金流。
物流:收銀臺回單回到店里,西裝拎回家,是物流。
一直在說,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其商業邏輯。那我們如何用商業本質看到變化呢?
再舉個栗子:很火的概念——無人超市
是趨勢嗎?有人挖你加入超市,你要想想要不要投資到里面。
請你想想,無人超市解決了那個問題?(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其實沒有解決物流、還是要挑選,摸一摸,信息流還是同樣的。
無人超市是“資金流”上提高了效率,無人超市可能是大機構秀肌肉的方式,未必是創業主要方向。信息流、資金流、物流沒有效率,自己就不要投資,無人超市可能就是自動售貨機的樣子。
比如,阿里巴巴在3.9做了掃碼購物的活動。去超市看到東西,你先別買,拿手機掃一下,看到在天貓便宜了多少錢,就不會在實體超市購買了。
把信息流的工作讓超市完成了,天貓完成資金流和物流,實體店變成了體驗店,讓用戶獲得信息流,沃爾瑪承擔這個成本,收益天貓實現。
在掃碼購中,有很多黃牛到地鐵站問等地鐵的人:里面都是天貓比沃爾瑪便宜的東西。如果掃一下3、5分鐘就可以,黃牛就賺了1元信息價值,本身就是折扣超市,黃牛完成信息流、天貓實現資金流物流。
沒有固定商業模式叫做零售或超市,所有終端商業模式都是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的組合。這個栗子讓我們更明白“每件事情背后都有其商業邏輯”的具體含義和用處。
2.2.2創造價值
傳遞價值對立面就是創造價值。
一直以來我都把“人口結構分析”看成商業游戲的望遠鏡和背景地圖,后期需要單獨拿出一個專題來說說人口結構相關內容。我們先看看潤總對人口結構的視角解讀:
90后總人口比80后,是上升還是下降了?一定是下降了,那我們實行生育政策,下降了多少呢?
地產界關注人口數字,關注適婚人數。
90比80后下降了44.2%,00后比90后又下降了33.7%。
這說明勞動力正在劇烈下降。
其實勞動力人口在劇烈下降會導致一些問題。首先是90后難招聘,這點已普遍在人力資源圈里形成共識。另外出現了很多社會問題,比如勞動人口的劇烈下降必然會導致:少的勞動力養活多的退休人口。那怎么辦呢?以后我們每個人創造的價值要是今天人的2倍以上,要用科技、品牌、創意等這些手段來放大。
哪些科技對勞動力成本的依賴會越來越少呢?個人作為家公司,投資在那些商業機構呢?
對人使用最高效的公司。
做個科技,可以瞬間識別上千張人臉,30萬罪犯數據庫,在地鐵口可以大量對比,抓到罪犯。這時候這家公司就適合投資。
舉個栗子:摩根大通的合同審訂外部業務和COIN的人工智能服務
美國有摩根大通,本來需要簽署貸款合同,有人就需要審貸款合同,信貸部或律師就需要審合同,后來慢慢變成了業務外包,量很大,效率很低,同時費用也很高。于是后來,美國一個人工智能公司coin,就做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合同服務,可以把商業合同審核通過人工智能方式解決,而且改通過不該通過的水平比人還要高。
3、做個總結
商業篇我得到了什么?
?。?、兩件事,創造價值和傳遞價值:提高效率和降低定倍率。
?。?、效率降低定倍率,創新獲得定價權。
3、用創新的方法提高定價權,做出你做不出的東西。
?。?、創新+效率就是商業的基本邏輯。
5、學會分析人口結構趨勢,并關注人單位產出高的商業機會和單位。
(二)管理篇
穿衣服永遠要比對方高半級,以顯出對方的尊貴。
具體怎么做到呢?如果你穿背心,我就穿T恤;如果你穿T恤,我就穿西裝;如果你穿西裝,我就穿西裝打領帶;如果你穿西裝打領帶,我就穿燕尾服。
管理篇有兩個核心要點。
第一個:到底什么叫企業、管理?
管理是激發善意;
世界上沒有一種關系是雇傭關系,只有合伙關系,資本與人才合伙。
第二個:所有的管理問題分析來都是戰略、組織和人,這三個層面的問題。
僅僅從人的角度出發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面包師傅為你做面包是因為他可以獲得利益,而不是希望你吃的飽飽。
1、商業企業中激勵員工的4種形式:
資本和人力的合伙關系,是商業世界里唯一的關系。
挪威的栗子:
現狀:老人有錢沒能力,年輕人沒錢有能力;于是沒資本的年輕人想出海,就和老年人合作。老年人出錢,年輕人出售體力和時間。
合伙方式:2類人合伙,老年人出資99%,并承擔所有風險;年輕人也出資1%,這樣也有了責任意識和歸屬感。
利潤分配方式:老人得到80%受益,年輕人獲得20%。
如此皆大歡喜,一片繁榮景象。
對應商業和企業中,激勵員工的手段有4種:
1,工資。獎勵責任。
2,獎金。激勵超額業績。
3,股票。本質上是種利潤分成制,是合伙最后的形式。在創業初期或項目初期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更有力。
4,價值觀。做的事情是可以激勵每一個員工。
要根據實際情況和發展階段,設定不同的形式構成。回到組織結構的角度,都是合伙制。員工提出方案,20萬利潤,超過的額外利潤,60%歸團隊,40%歸老板。這樣員工做事就會某種事情的利潤分成制。
2,戰略,組織,人。
“戰略、組織和人”是梳理一個公司的方法論。
情景:老板抱怨說,下屬員工不努力?能力不夠?其實,這樣子是不對的。因為,所有人的問題都是組織的問題;人的問題是最后的問題,要首先從戰略開始找問題。
案例:韓都衣舍。三個部門,供應鏈部門,設計部門,電商部門(電商小二)。銷售量出問題,賣的不好,部門相會推諉:電商部門說設計的產品款式是去年的款,設計部門抱怨供應鏈采購的原材料不行,供應鏈部門又抱怨電商策劃推廣不給力,設計部門遲遲不給出明確的采購思路,如此相互推諉,相互推卸責任。
韓都衣舍,用組織的方式解決人的問題。設計,供應鏈,電商3人組成一個團隊。激勵相融。賣得好,大家更加努力。賣得不好,大家想辦法解決,重新再設計,實在賣得不好,
以上,組織大于人。
戰略大于組織。微軟的例子,連續工作55個小時。2000年,千年蟲,微軟工作告訴大家,可以改變人類,大家在做一件特別偉大的事情。大家都在21世紀,中國是第三個進入21世紀的國家。
3,總結:
1,工資,獎金,股票和價值觀。合伙關系。
2,戰略,組織和人。戰略大于組織大于個人。
補充案例:很多同學都有這個困惑:我有個想法,覺得特別好,可我不是領導,大家各有各的想法,咋辦?
前Twitter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陳葵在客座教授里分享過一個很好的方法:只靠愿景說服,即使現在接受了,后續執行也會有問題。但如果你轉換心態、把合作的大家當作一個商學院的學習小組,大家一起在做一個項目,你拋出一個題目、大家討論,啟發每個人都去思考,最終形成彼此的認同。一旦把你要做的事情變成大家要做的事情了,形成共識,后面就是全心全意地做了。
(三)個人篇
這篇也談2件事情:
1、知識,技能和態度。
#知識用大腦來學習,技能用手來學習,態度用心來學習。
2、人和人最大的差異是認知的差異。
1、知識、技能和態度
這三點是員工培訓中常見的ASK?模型。
知識(Knowledge),技能(Skill)和心態(Attitude)
技能需要練習,例如雙手拋橘子。
態度,是一個心法。要用心來學習。
重點培養技能:演講和寫作。
所有的方法論,都要求練習。
兩個行動:
1,成立演講俱樂部。
2,簡書開賬號,或公眾號,不斷輸出,堅持5年你絕對B。
2、認知的緯度不夠,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異。
認知案例:
2.1 演講要用聽眾喜歡接受的方式去講。
2.2 讀書的方法認知。要會讀書。
讀書方案案例:
區塊鏈,最有價值的10本書買回來。把10本書目錄都寫下來,相互聯系,在大白紙上把之間邏輯寫下來。然后不懂的事情,問題去請教行業專家。
2.3 創新有方法和套路。
案例:洗滌液,活性成分去掉。沒有活性成分的衣物清新劑。
2.4 別人和你溝通只有一個機會。核心細節決定成敗。
案例:
1,郵件禮儀:署名,郵件名字。
2,微信里溝通:你好,在嗎?應該打招呼后,直接就把你希望對方做的事情說清楚,讓對方決定怎么回復你。
3,系統化的職業培訓,得到65個工作習慣養成。
2.5 馬克吐溫說,我沒有時間給你寫封短信,就給你寫封長信。
? 少即是多,精簡不簡單。每期5分鐘。2萬字素材,寫出3000字文章,再縮成1800個字左右,用五分鐘,節省你時間。
2.5 苦勞要鼓勵,功勞要獎勵!
(四)工具篇
整體5商產品的邏輯結構:
商業,與外部關系
管理,與內部關系
個人,與自己的關系
工具,目的提高效率
工具:
君子善假于物也!
1、白板
個人喜歡用工具的人,喜歡用白板。
自帶白板貼,用30分鐘,做思考。后拍照片放到我的管理工具。
2、旅行箱
要求:質量要好,輪子很好。
用法:一邊回留言,一路推箱子,基本上在箱子停好后,就回完留言。
3、眼罩
坐飛機時戴得眼罩。
雙面眼罩,吃飯就叫我,吃飯別叫我。
4,工具篇,用什么方法修煉這些工具。
1,是音樂模式。
找人教,世界游泳最快的人是菲爾普斯。方法論是超越能力的。成熟的方法,學習。
2,是國際象棋模式。
在不斷對戰中成長。要留言并回復留言,不斷對戰。
3,是體育模式。
所有運動員都要跑步,跑步是所有運動員的基礎能力,心肺功能是所有運動員都需要的技能。
南北極后,7?2計劃。非洲最高峰,乞力馬扎羅,只能望前,不能往后。5895米登頂,很不容易,淚如雨下。雇傭了62個黑人,他們爬山像玩得時候。
所有你的悲情敘事,可能是因為你的基礎體能不夠。商業基本功很重要。
你以為的頓悟,很可能是別人的基本功。
五商就是給你260個兵器庫,52個大咖。強大的本領去洞察商業規律。
不靠肉搏,靠兵器庫。
說話有灰度,要明確。從很有收獲到醍醐灌頂,到聽到自己最好的課。
五,總結
三句話:
1,每件事情背后都有其商業邏輯。
2,你以為你的頓悟,可能只是別人的基本功。
前人的思考,我們的階梯。把知識做成了掛鐘,死磕一下變成懷表。
260個商業智慧,
3,基本功要打扎實。從基本功到格斗術。
松鼠過河需要策略,巨人過河無須策略,踏水而過!
祝愿您成為商業上的巨人。
互動環節:
電商的轉化率是1%到3%。得到這次賣出
所有的銷售行為:流量??轉化率??客單價。
商業社會十分有趣,充滿些不確定性,很有挑戰性。
5分鐘商學院不會結束,第二季馬上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