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說"沒有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怎么審視?多久審視一次?我的做法是每周做一次整理總結。
從工作近況、財務現況、健康狀態到自我修練程度逐項檢查確認,同時對比年初制定的計劃,找出差距,調整策略。
周別總結在很多時間管理方法中都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這個方法在2015年年底一位臺灣教給了我,2016年開始斷斷續續做,但是不成體系。
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晨間日記常常漏寫,隔個幾天再連補幾日的情況時常發生。而晨間日記不能保證每天寫的原因,則是因為用的是電子版本日記。
拿出手機,原本是要寫晨間日記的,可是屏幕上閃過一條微信或一個新聞推送,就有可能讓你忘了拿出手機的最初目的是什么(不寫日記的罪魁禍首終于找到)。
2016年用的印象筆記的晨間日記版本,手機和電腦都可以用,內容也相當的豐富和完整。只是,或許因為它的完美性,導致每天都需要特定的時間來做,而這個時間又常常難以保證。
第二,因為每周一張表格,寫完這周,下周需要重新導入一張新的空白表格,再修改表頭時間,這個工作一度讓我覺得非常繁瑣。
最后一個不方便的地方就是因為表格太詳細,每周做整理總結時提取數據很不方便。比如需要統計每周的開銷時需要拽著鼠標逐日加,加著加著就可能串行。
總之,拿著這個晨間日記做周別總結讓我很傷腦筋,于是偷懶也就時常發生。
2017年決定化繁為簡,首先拋棄了太過完美的印象筆記,入手一本無印良品手帳,至此,終于把我從每日必寫的日記中解放出來。
一周一頁,一天只寫五件重要的事,每日收支隨手記,這件事情每天只需五分鐘即可完美收工。周別總結時看著這一頁紙,稍加回憶,本周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即可清晰呈現。
做周別總結時,帶著年初制定的目標,逐項對比本周完成情況,讓自己非常清楚自己到底處于什么狀況。
另外,我習慣于周五晚上做總結,這有兩個好處,一是如果沒完成的事情還有兩天時間來彌補;二是到了周日晚上人通常處于懶散狀態,很不適合做這種費腦筋來剖析自己的活。
比如計劃一周看一本書,周五晚上發現書才看了20頁,電影卻看了四部,周末兩天就得鞭策自己遠離電影,好好看書。
再比如,大家都很關心自己的財務狀況,收入相對穩定,但是支出那可就沒那么好管理了。今天買件衣服,明天買個帽子,看到朋友圈曬的各種美食也會忍不住去拔個草.....一個月下來莫名其妙就花掉了收入的一大半。
想讓一個人把一個月的開銷回憶起來,那絕對比登天還難。我就曾經對著信用卡賬單,卻死活想不起來到底買了什么東西。如果隨身攜帶的手帳本,一只筆,每天有空的時候隨手就記上了。
日子就在這一周周的總結中慢慢逝去,一周的總結不僅僅是對過去的整理,更多的是幫助我更好的看清未來的方向,以及在遇到困難與挫折時給我支持與力量。
每當我陷入情緒的低谷,隨手翻開以前的記錄,會發現自己也沒那么差勁啊,我都寫了好幾萬字了,賺了xxx元錢,去了幾個地方旅行,給予了幾個朋友幫助.......看著看著,心也就放松了,人也精神了。
一年365天,也就是由31,536,000秒組成。過好你當下的分分秒秒,那么也就過好了你的一年,年復一年,也就組成了你的人生。把一年分為52周,我的人生也就由每周所組成,認真地度過每一周,人生也就完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