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被貼的標簽簡直太多了:聰明、懂事、聽話、愛學習等等等等。選三個說一下。
聰明:從小學習就很好,爸爸媽媽包括親戚朋友看到我就說,這孩子真是聰明。聽得多了我就覺得為了繼續保持“聰明”的標簽,我必須每一門功課、每一場考試都做的特別好。每次考試非常緊張,分數是我的一切。為了防止被人說“不聰明”,我只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從不挑戰,害怕萬一失敗了被人說“變笨”。
“愛學習不愛打扮”:從小心里就覺得”愛美”的孩子都學習不好,學習不好肯定是因為愛打扮,所以從來不注重自己的穿著。工作之后也不化妝、不打扮,一直就丑丑的。
懂事:因為懂事,所以即使心里不愿意也不得不把好吃的分給其他孩子。其他孩子調皮搗蛋到處闖禍,只能心里暗暗羨慕。為了讓父母夸我懂事,我學會看父母的眼色,只做他們認可的事情。
現在看來,這些標簽似乎就是一個個罩子困住了我的本性,我只能活出一半的自己,而另一半被狠狠打壓、無法動彈。
成年后的我保持了童年的習慣,不敢挑戰,不愛美,不做領導或其他權威不認可的事情。從不主動承擔,也不愿意突破,蜷縮在舒適范圍內只做自己擅長且無比安全的事情。
所以性格變得沉默、內向,害怕與人接觸。
放棄聰明的標簽,意味著我可以很笨,可以嘗試新的不擅長的領域,可以犯錯,可以失敗也可以不成功。
放棄懂事的標簽,我可以不必要迎合其他人的期望,可以有自己的興趣、喜好,不必為了滿足他人的需求而犧牲自己的需要,也不必顧全大局委曲求全。
放棄愛學習不愛打扮的好處更明顯啦,我可以繼續愛學習,也可以更得更美。
放棄這些標簽,也許父母和老公會覺得有些不舒服、不開心,會認為我沒有顧及到他們的感受,也有可能會發生爭執。
如何守住界限,同時發現自己另一半的潛力是我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