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課需要讓學生觀察蘇打和白醋的特點,并做好有效記錄。同時,觀察兩者混合后產生的現象,并且要注意混合需要有一定的比例。
? ? ? 本來在實驗室可以讓同學們進行實驗,但教室里無法開展,我是在課前給同學們布置的任務,讓同學們回家自主做實驗,并思考以下問題:1.小蘇打和白醋的外觀形態?2.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有什么現象?3.反應后摸一下杯壁,有什么感覺?(由于混合現象比較劇烈,有比較明顯的泡末產生,學生往往把注意點只放在泡末上,而容易忽視其他的現象,所以提前提出讓同學們關注到)
? ? ? 同學們在課堂上反饋了自己在家實驗的結果,都很棒,都觀察到要冒泡,但說出冒泡有氣體生成的同學卻占少數,發現杯壁變涼的同學也不多。
? ? ? 本節課最難的點在于驗證產生的氣體。我給同學們播放了將二氧化碳氣體倒入杯中,使矮一點的蠟燭先熄滅的視頻,并列出了一些列關于氣體的密度和是否支持燃燒。同學們在理解這個實驗的時候不是很順利,不太能理解二氧化碳比空氣重,使得下面的蠟燭先熄滅。他們認為氣體都很輕,不分輕重。這一點向同學們解釋了很久,有些同學都還是心存疑惑。
? ? ? 是否有更好的例子來說明氣體的密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