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幾天,群友分享了胡適的一篇文章《差不多先生傳》,讀起來特別有趣: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雙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兩只耳朵,但聽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對氣味和口味都不很講究。他的腦子也不小,但他的記性卻不很精明,他的思路也不很細密。”
文章短小但很有趣,意在諷刺中國社會中那些做事不認真、不嚴謹的人。
一百多年前的現象,放到今天仍然處處可見、時時可聞。
2
印象中最深的差不多小姐是初中的同學Z。那會兒我們班為了元宵晚會在排練一個舞蹈,其中有一個動作是踢高腿,要抬過腰部以上。臨近正式演出前的一次彩排,大家都很認真的準備著、練習著,生怕不能為班級爭取一個好名次。在反復彩排中,我發現我旁邊的Z同學動作一直軟趴趴的,連高抬腿動作也只是像廣播體操一樣象征性的的伸一下,我關心的問她是不是不舒服,Z同學教導似的跟我說:“只是彩排而已干嘛費那么大力氣去練習,到正式上場的時候認真做就好了。”結果到了真正比賽的時候,Z同學還是老樣子。
在平時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差不多小姐的身影:
想省力偷懶,認為沒有人監管查看工作,差不多就可以了;
接手一個小額項目,認為他們要求不高,隨便做一下就差不多了;
面對臨時加班,覺得時間這么晚了,差不多做做就可以早點下班回去休息了;
因為準備不足,完成任務的時間沒剩多少只能東拼西湊,差不多交差就可以了。
如果幸運,馬虎一下就可以翻篇,但大多時候因為我們得過且過的態度而導致事情不能做成或者受到指責,這個時候,很多人不僅不會反思自己,而且還經常把過錯進行責任轉移。
3
公司接手一個項目,給一家糕餅公司設計婚嫁喜餅系列的宣傳手冊,包括前期的攝影和后期的設計。大白負責這個項目的產品攝影,第一次大白把拍攝好的產品樣圖發過去,甲方給退回來了,原因是甲方想要中式喜慶的大紅基調,而大白拍攝的是清雅的茶道風格。于是大白加班加點按照甲方的要求重新拍了樣圖,我在場一邊幫忙一邊給出意見:“好像有些單調,差了點感覺,再重新拍吧。”已經晚上十一點多了,對我提出不斷重拍的意見大白明顯有些不耐煩。人越是急躁,越是容易馬虎了事,最后發過去給客戶看樣圖,客戶果真十分不滿意,不僅認為我們拍的圖片沒有意境,甚至連細節也沒有處理好。面對客戶的不滿,大白沒有反思自己的拍攝水平和角度,卻把責任推脫:“它們給的禮餅像一坨屎一樣,叫人怎么拍啊。”老板無奈,只好把拍攝交給另一個同事。
到了后期設計的時候,客戶那邊突然急需要看設計稿樣圖,而設計師Y請了病假,于是實習生小張被臨時委以重任,需要留下來加班做好兩張樣片發過去給客戶。我把客戶想要的效果在網上找了一家知名餅店的圖給小張參考,一個晚上的時間,小張不停的給我抱怨:“這些圖片拍的那么差,叫我怎么摳圖啊。”“這些糕點那么丑,拜托他們做得好看點再拿過來給我們拍照吧”……為了趕緊完成任務,最后小張交給我的設計稿完全是照抄我給他的參考圖片,但細節、審美根本不能相提并論,完全是山寨版,客戶收到設計稿樣圖差點被氣得吐血。幸好設計師Y第二天早上回來做了設計樣圖發過去才度過這次危機。
4
都怪你先生們看問題的角度不會從自身找原因:
上班一直在偷偷打游戲或逛淘寶,任務不能準時完成,都怪客戶給的時間太少了;
沒有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和拍攝技術,都怪客戶的產品太垃圾才讓自己怎么都拍不好;
一直馬虎做事,升不了職買不起房,都怪公司領導太勢利社會太不公平……
也許導致我們失敗的原因可能是競爭對手的背地使壞、客戶的無理取鬧、公司的決策失誤、社會制度的不公平,但是我們除了責怪別人和抱怨社會的不公,還會反思自己嗎?你是否拼盡全力完成的一絲不茍?你是否盡心盡責不留遺憾?
不過對于差不多小姐和都怪你先生來說,如何讓自己盡早脫離苦海,至于處理方法和后果都不重要。
徐叨叨
寫于2016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