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西漢時期的軍事勁敵是匈奴,那東漢時期的軍事勁敵又是誰呢?
他說,東漢時期也要打匈奴,但是匈奴整體呈沒落狀,進入東漢后,主要工作是內部維穩,尤其是對付西部羌族勢力。彼時疆域上羌族已經屬于大漢王朝,只是內心還有那么一絲倔強,不愿臣服,先后爆發過三次大規模的起義,這三次羌族起義持續六十余年,客觀上加速了東漢王朝的滅亡。
我問,羌族在今天什么位置?
他說,青海、甘肅一帶。
我問,借鑒西域都護府的屯田政策不行嗎?直接在這些區域駐兵。
他說,西域都護府設立的前提是西域眾多小國擁護,當整個羌族區域都不怎么親漢時,駐兵是駐不住的。
我問,那采取什么管理策略?
他說,漢化。鄭吉當年迎降日逐王時,日逐王就是匈奴王,帶著萬多人馬歸降大漢王朝。那大漢又如何處理這些匈奴呢?就是把他們融入高濃度的漢族生活區。當時漢宣帝封日逐王為歸德侯,留居長安。對付羌族也是如此,第一步是先給攆到甘肅區域,若是還不老實?則會繼續往關中攆,甚至攆至長安。后面會講到五胡亂華,整個黃河流域成了胡人的天下,可最終反過頭來把他們給漢化了,由此可見漢族文化有多強的滲透力。
我問,當時,甘肅不是董卓的天下嗎?
他說,那是后來了,到東漢末年了。董卓能發展起來,就是借助的羌族叛亂風。董卓是這個區域比較有名的鄉紳,德高望重。大漢朝廷覺得,應該在羌族區尋找有威望、有實力的代理人。選來選去就選到了董卓,一次次鎮壓羌族叛亂的結果就是,董卓的勢力越來越強大。道理很簡單,羌族叛亂規模越大,東漢政府給董卓的支持力度就越大,否則鎮壓不了,最終把董卓養成了一方霸主。
我問,董卓為什么進京?
他說,何進請來的。當時朝廷內部斗爭激烈,外戚與宦官奪權。何進是外戚,皇后的親哥,經過一系列的操作已經基本獨攬大權了,但是被宦官們視為眼中釘,彼此都想清除對方。袁紹建議何進把董卓喊進來,利用董卓驍勇善戰的西北軍把宦官集團一窩端。結果沒想到,董卓一進京,沒人能拿捏得了他,鳩占鵲巢了。
我問,何進也拿捏不住董卓嗎?
他說,宦官集團得到消息董卓要進京,先下手為強,設計把何進殺了。袁紹、曹操一聽老大被殺,又帶兵把宦官集團給滅了。最初何進應該聽曹操的,曹操反對召董卓進京,覺得對付宦官集團自己的力量就夠了,何必用牛刀?
我問,是不是那時曹操還沒有話語權?
他說,當時他跟袁紹都還是何進的小跟班,但是跟袁紹也沒法比,袁家是四世三公,大貴族。而曹操呢,雖然也算貴族出身,但有污點,曹操的父親曹嵩就是宦官曹騰的養子。這個時期的曹操只是初露鋒芒,舞臺上唱戲的主角還是何進、董卓、王允。
我問,三國時期的歷史,為什么如此精彩?
他說,精彩取決于兩點:第一、有文學作品加持,《三國演義》結構宏偉,寫了大量精彩的戰爭場面,既有情節也有韜略,把整個三國時期的人物全部推成了網紅,至今人人耳熟能詳。其實各個朝代都有自己的精彩,但不是每個朝代都有幸被創作成《三國演義》類的傳世大片;第二、三國時期是群雄逐鹿模式,不是一個勢力推翻另外一個勢力,而是主角隕落了,幾大配角爭相上位。群雄逐鹿就是你射死了鹿也未必能拿走鹿,整個局勢是每天都在發生變化的,讓人應接不暇。最初是何進占領先機,請董卓入京,結果引狼入室,董卓據有優勢后,然后王允殺董卓,王允獨占鰲頭不到一個月,機會又落到了袁紹與袁術兄弟倆身上。
我說,袁紹袁術兄弟倆,在《三國演義》里總感覺笨笨的。
他說,那是錯覺。東漢末年,他倆分別在一南一北稱霸,遙相呼應,大有一統天下的勢頭,當時的貴族門閥也希望袁家來實現改朝換代。事實上呢,和大家期望的剛好相反,袁氏兄弟倆是同父異母,娘的身份不同,一直以來彼此瞧不上。袁術與袁紹的死對頭公孫瓚結盟,袁紹則聯合袁術的強敵劉表,兄弟倆成天窩里斗。后來的風云人物曹操、劉備當時都還是打醬油狀態。所以說,歷史具有很強的戲劇性、偶然性。
我問,出現群雄爭霸的根源是什么?
他說,帝王基因逐步弱勢,壓不住冉冉升起的強勢基因了。
我問,董卓算不算人才?
他說,你可以把他理解為王莽的翻版,他的形象取決于后人的書寫,成王敗寇。文人是很有骨氣的,大學問家蔡邕在董卓死后都表示過嘆息、緬懷,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董卓應該是一個很有魄力、很有家國情懷的人。
我問,王允因為這件事殺的蔡邕?
他說,蔡邕是個文學家、史學家,當時是有計劃重寫中華史,王允想了想,這個人不能留,還不知道他把我寫成什么樣子。王允其實比董卓更加心狠手辣,王允拒絕了董卓部下的投降,還有就是殺了蔡邕,因而失了民心,掌權不到一個月,下臺了。
我問,該怎么理解蔡邕呢?
他說,一個有司馬遷史學抱負的張衡,只是把張衡的發明創造替換為書法+音樂,前面我們提到了多個開山鼻祖,蔡邕可以理解為書法界的祖師爺,他還是東漢時期的大音樂家。
我問,王允、董卓、蔡邕,算不算三國時期的人物?
他說,算是序幕吧,因為當時核心主角都還沒有登場,雖然此時是群雄逐鹿,但是大家都只能做地下主角,臺上的主角依然是漢獻帝劉協。
我說,感覺劉協太窩囊了。
他說,劉家大勢已去,劉協九歲繼位,先是董卓的傀儡,然后又被輾轉了幾手到了曹操手里,曹操對他是真不錯,至少使他過上了安穩的日子,他也平穩的把政權過渡給曹家,自己安享晚年。他也挺長壽的,曹操曹丕都死了,他還活的硬硬朗朗的,末代皇帝能壽終正寢算是人生贏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