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多年前的深夜,我趴在學校宿舍的床沿邊,插著耳機反復回放《神的孩子都在跳舞》,然后一字一句地用黑筆把歌詞摘抄在白紙上。
多年之后,那張陪我多年的磁帶早已遺失。而我也畢業,工作。但是一直不曾忘記,神的孩子留給我的那種堅毅的孤獨和溫柔。至今仍會在心底出沒,帶來聲息。因而在漸行漸遠的曾經,心中有強烈的無處排解的情愫和孤獨的那時,我也曾在高樓上凝視遙遠的地面,螞蟻和大象;在大路邊看人群的來來往往,車水馬龍,思緒萬千。
看看時間,已經接近凌晨,我試圖閉上眼睛進入睡眠。然而含著笑想起久遠的從前,父母曾令我無憂無慮,那個時候,偶爾萌生的情緒和不愉快,在下一秒哈哈大笑出聲前,便會消失的無影無蹤。
我只想道一句,那時真小,那時真好。
還是會想起那些溫暖的片段,想起自己曾經的付出與所得,想起自己曾經的叛逆與不羈,想起那些失去的,那些錯過的,帶著回望的滄桑,感懷,懷著嶄新的希望,憧憬。
那么我所親愛的家人、朋友,我是不是忘了告訴你們, 從我意識到成長的代價和摩擦,我就已經試圖努力讓自己改變。雖然顯然我現在仍舊不是一個乖孩子。
關于親情,關于友情,關于愛情,關于婚姻,這些我都不想說。我始終討厭所有強加在我身上的東西,我只能不停的思考,不停的說服自己去讓步。
就像目光、掌聲和榮譽并不能令人長久的幸福,嘲笑和責備也未必擊垮一個人的所有。我享受這種落差帶來的快感,同時也承受著或許是自找的苦楚。
社會是世俗的社會。社會的意義在于“傳承”。贍養父母,傳宗接代。這是每個人最重要的“使命”,更是社會存在的基礎和發展的規律。諸多必須背負的責任令前行顯得緩慢而艱難。自身的樂趣對于乏味的生活而言,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我一直認為理解和尊重是真正的獨立,然而理解太難,尊重更是相互的。對于追求理想化的生活狀態的人更是困難重重,無一例外。
也許聰明的人其實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因為過于活躍的思維讓他們表里不一。甚至自己都看不穿自己。所以說,糊涂確實是難得的,至少它能讓人多一些快樂。
有人說,丟掉一些東西就會得到一些東西,有失必有得。但對于一些人來說丟了個性仍換不來共鳴。我努力試圖借助語言借助交流尋找通感,尋找最在乎的理解和尊重中相交叉的部分,但往往越是刻意的去追求共通,越是適得其反,到最后只能抹著眼淚自我慰藉,或者說,自我平衡。
看看時間,不知不覺已經凌晨一點有余。困意突至,我起身把窗簾拉開窗戶打開,遠處傳來的狗吠聲似乎帶著節奏,美妙至極。我坐在飄窗的平臺上,楚風陣陣的吹來,渾身打了個激靈,甚是舒坦。放眼望去,除了整齊矗立的路燈和偶爾呼嘯而過的汽車,看不到一丁點白天車來車往的繁華。遠方閃爍的廣告牌似星星點燈般點綴著夜空,這或許也算得上是一種情調吧。
困意漸濃,說聲晚安,在天亮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