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們會認為,在到了一定的年齡之后,大腦會基本定型,并逐漸失去自我塑造的能力。
所以,很多人到了中年,默認這一法則,便主動放棄了自我提升的機會,也讓這一法則不斷的得到“證明”。
但事實是,即使年齡再大,大腦永遠是可以進行再塑造的。任何潛能都能通過不斷的刻意練習構筑而成。
作者在書中以倫敦的出租車司機作為例子。倫敦的路網極其復雜,想要成為倫敦的出租車司機需要通過號稱是世界上最難的測試。
作者通過對許多司機的跟蹤分析,發現他們腦中有一塊固定區域,海馬體后部的平均大小,比正常人的要大出許多。
那是因為海馬體后部,潛藏著更多的神經元和其他組織,增強了司機的導航能力。
2011年,馬圭爾發表了這項研究的成果。
這也許是證明人類大腦為響應密集訓練而發展和改變的最引人關注的證據。
大腦存在無限的適應能力。如果你足夠多地練習做某件事情,你的大腦會改變某些神經元的用途,以幫助完成那件任務。人類大腦和身體通過發展新的潛力以響應各種挑戰的事實,其背后潛藏的原理是有目的的練習和刻意練習的有效性。
所以,潛能的構筑就是對自己的大腦進行再塑造的一個過程。通過在舒適區外不斷持續的刻意練習,對大腦進行重新布線,加以時日,大腦就會響應你的需求并作出相應的調整與改變。
就像盲人的大腦在失去視力以后會重新布線,原本負責視覺的區域也會被用來做其他的事,特別是涉及其他感覺的事情,例如觸覺,聽覺,味覺等。
為了能夠閱讀,失明者要用他們的指尖來觸摸盲文上突起的小點點。研究人員使用磁共振成像機器來觀察失明的研究對象在閱讀盲文時大腦的活動,看到大腦中發亮的部分,就是視覺皮層。對于視力正常的人們,視覺皮層可能在處理來自雙眼(而不是指尖)的信息時才會發亮;但對于失明者,視覺皮層幫助他們解讀在指尖觸摸到盲文上突起的小點點時的感覺。
如果你足夠多地練習做某件事情,你的大腦會改變某些神經元的用途,以幫助完成那件任務。
關于大腦的適應力還有三個細節需要注意:
1.訓練的影響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所不同。年紀越小,訓練的影響會越快越大。
2.通過超長時間針對訓練大腦中的某一部位,可能會在其他部位付出相應的代價。
3.由訓練引起的認知和生理變化需要繼續保持。如果停止訓練,它們便開始消失。
隨著年齡增長,大腦訓練的影響會來得緩慢,但是大腦的強大的適應能力卻一直存在。
你需要做的,就是不斷的讓自己的思維保持在舒適區之外,進行持續有效的刻意練習,構筑自己的潛能。
無論你想做什么,想要擁有什么技能,從現在開始并不晚。去行動。
相信你的大腦。也相信自己。
Dreamine 2017.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