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與痛苦
成熟在于你是否能面對痛苦和問題而不回避
心靈的痛苦分為 存在性痛苦(幫我成長)和神經官能性痛苦(限制了我的成長)
我們遭遇的每一件事,都有益于我們的心靈成長的精心設計
意識不知給我們帶來痛苦,也是擺脫痛苦的動力
你愿意感受的痛苦越多,感受也越多
責備與寬恕
責備是逃避責任的表現,在責備前的憤怒會不和時宜,我們要適時控制,但不能沒有憤怒,該憤怒時還是要的。
同時在憤怒時,我們同時對那個人做出了判斷,但是在標段一個人前,我們要先審視自己;
在進行寬恕時,我們必須面對罪過和有罪過的人,只有先承認罪過,才能寬恕
人身錯綜復雜
沒有一成不變的人生,不能抱殘守缺,不思改變;
思考問題要審慎,綜合各種因素,不要只考慮一方面,或帶著個人意識形態偏見
責任與人生
區分應該承擔的責任和不應該承擔的責任
使命與人生
每個人生來與眾不同,都有各自擅長的天賦,要聽從使命的召喚,可能這不一定會帶來財富,但一定會帶來心靈的寧靜
感恩與人生
逆境是恩賜的偽裝,要以感恩的心看待恩賜
神秘的旅程
當我們知道的很膚淺時,我們認為知道一切,當深入學習了解后,卻會覺得我們什么都不知道
自愛與愛
加倍愛自己時,你就會發現自信,樂觀,大方等就會隨你而來;
不愛自己,就不會愛別人。推己及人
愛自己,發現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就會有自知之明
但自愛不是自戀, 自愛是把自己放在第一重要位置,自戀總認為自己很好
愛一個人,就是讓各自的心智得到成長。 愛不是自我的延伸,要把對方當獨立個體看臺,她或他有自己的觀點 想法和立場, 世界不是圍繞你一個人轉, 沒有你就 不能運轉。
對wife son等的過度依賴不能算是愛,愛是讓各自都得到心智的提高,包括獨立性,和包容不同想法
上癮: 神圣的疾病
共同體的作用
上癮能讓上癮者開始治療或加入一個組織,并在一群人中互相幫助,在一起康復過程中,和一起克服危機,共同應對不斷來臨 的危機。
了解死才明白生
死是遲早要到來的, 我們要看到這個事實。 只有正視死亡才能變得勇敢和自信
要對生活充滿自信,規劃生活,這同時會影響人體的機能
人體的所有疾病,包括癌癥,都是多方面復雜作用一起照舊(生理,心理,社會,家庭,環境等)。 對于癌癥,有實驗表明,其對生活態度的改變,如樂觀等能起到一定治療效果
心靈成長的階段
第一階段: 混亂的,反社會的階段
? 心靈缺失的階段,出在這一階段的是完全沒有原則的,除了自己的意愿,任何規章制度都不放在眼里。
第二階段: 形式的,制度化的。 在這個階段,任命依賴一個制度來統治他們。
? ? 對莫些人而言,制度可能是監獄; 對其他人,制度或許是軍隊; 對其余人老說,制度可能是高度組織化的商業公司,但對更多人來說,制度是教堂;
第三階段: 懷疑的,個人主義的。他們沒有什么宗教信仰,也不反對社會,而是深深地涉足于社會。他們信守承諾,深愛父母; 通常情況下,他們富有專研精神
第四階段: 神秘的,公有的階段; 他們能洞察事物表面之下的某種凝聚力。不管神秘文化背景下, 神秘主義都談到了統一性和公共性,而且總是使用模棱兩可的語言
物質與精神
我們要勇敢面對各種相互沖突的力量,思想以及生活的壓力,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并自問: 我忽視了什么?
病人沒說的話,遠比他說出口的重要
假如病人只是談論過去和現在而不涉及未來,你可以推測他們的障礙與未來有關,可能涉及希望或信心
生活比我們想象的會更復雜和豐富,我們要隨時根據現實生活調整自己。
我們不是上帝,我們所能做的是有機會能憋到會發生什么,并努力做好自己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