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遠見熱愛家國的許穆夫人(二)
載馳載驅,歸唁衛候;驅馬悠悠,言至于漕。
大夫跋涉,我心則憂;既不我嘉,不能旋反;
視爾不臧,我思不遠。既不我嘉,不能旋濟;
視爾不臧,我思不閟。陟彼阿丘,言采其蝱;
女子善懷,亦各有行。許人尤之,眾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麥。控于大邦,誰因誰極;
大夫君子,無我有尤。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這首《載馳》的作者就是許穆夫人,出生于公元前690年——?年春秋時期,距今大約2700多年前。一說是國君衛懿公之妹,一說是國君之女,另一說他們是姑侄關系,因當時復雜的歷史背景,這個我們這里就不考究了。
許穆夫人自幼性聰敏,有才華,貌美多姿,能歌擅詩。她在少女時代就深為祖國的安危而擔憂,思索著如何為保家衛國作出貢獻。
春秋之際,諸侯林立,衛國在當時是一個中等諸侯國,位于黃河中下游地區,首邑是商朝的朝歌。在當時,諸侯各國之間的通婚聯姻是一種政治行為,都是親善和結盟的性質。
許穆夫人未嫁時,因美名、才名遠播,有齊、許二國同時來求親;因許國禮重,國君衛懿公便把她嫁給許國。許穆夫人知道后,便讓她的傅母對國君說:“自古以來的諸侯兒女聯姻的,都是將女兒嫁于強大的侯國,以便聲援自己的母國。許國弱小,離衛國又遠,一旦衛國受到攻擊,許國沒有力量前來救援。而齊國強大,又是衛國的近鄰,如能嫁到齊國,衛國遇到什么危難便能得到齊國的救助。”但喜歡玩鶴的衛懿公固執己見,仍把她許配給許國國君許穆公為妻。許穆夫人的稱呼就是由此而來的。而衛國的未來遭際卻不幸為她所言中。
公元前662年,北方少數民族部落狄族人逐漸強大,又南下侵擾中原各國,這次的目標是衛國。恰逢這個衛懿公腐敗無能,是個沉醉于聲色狗馬之中的昏君。他特別喜歡養鶴,在宮庭中供養了成群的白鶴,他不但賞給養鶴人官職,還荒唐地把鶴封“將軍”,享受比士大夫還要優裕的待遇,出巡時隨同的鶴可以乘坐華麗的車輛。為了供養這群白鶴,還額外向百姓征收“鶴捐”,激起衛國國民的強烈不滿。所以當狄人來進攻時,誰也不肯出戰。急得衛懿公只能胡亂湊了一點人馬,出城迎戰,但不幸全軍覆沒,衛懿公也被狄族人殺死。
衛懿公一死,衛國很快被滅亡了。國民遭到大批殺戮,都城被洗劫一空。難民渡過黃河,逃到河南滑縣一帶。
再說許穆夫人嫁到許國后,一直懷念著衛國。當她聽到衛國國破君亡的噩耗之后,痛徹肺腑,恨不能插翅飛回衛國,躍馬疆場抗敵復國,報仇雪恥。她去請求許穆公援救衛國,但許穆公膽小如鼠,怕引火燒身,不敢出兵。許穆夫人不甘心袖手旁觀,置之不理,經過反復考慮,她帶領當初隨嫁到許國的自己身邊的幾位姬姓姑娘姐妹,親自趕赴漕邑,與逃到那里的衛國宮室和剛被擁立的戴公(許穆夫人的哥哥)相見。許穆夫人抵達后,首先卸下車上的物品救濟難民,接著與衛國君臣商議復國之策。不久,他們招來百姓四千余人,一邊安家謀生,一邊整軍習武,進行訓練。同時,許穆夫人還建議向齊國求援。
就在此時,許國大臣接踵而來,對許穆夫人大加抱怨,有的責怪她考慮不慎,有的嘲笑她徒勞無益,有的指責她拋頭露面有失體統,企圖把許穆夫人攔截回來。許穆夫人堅信自己的主張是無可指責的,她決不反悔。面對許國的大臣的無禮行為,她怒不可遏,義正詞嚴地斥責道:“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視爾不臧,我思不遠。既不我嘉,不能旋濟;視爾不臧,我思不閟”(《載馳》)。意思是說,即使你們都說我不好,說我渡濟水返衛國不對,也斷難使我改變初衷;比起你們那些不高明的主張,我的眼光要遠大得多,我的思國之心是禁錮不住的。許穆夫人拯救衛國的決心不可改變。
許穆夫人身體力行幫助衛國,齊國國君齊桓公感其愛國之情,遣公子無虧率兵救援衛國,派出自己的兒子無虧率兵三千、戰車三百輛前往衛國。同時,宋、許等國也派人參戰,打退了狄兵,收復了失地。不久,戴公病歿,衛人從齊國迎回公子毀(許穆夫人的另一哥哥),即衛文公。衛國得到了齊桓公的支持,許穆公迫于壓力也派人前來。從此,衛國出現了轉機,兩年后,衛國在楚丘重建都城,恢復了它在諸侯國中的地位,并一直延續了四百多年之久。而所有這一切和許穆夫人為復興衛國而奔走不懈是分不開的。
少年自有凌云志,不負家國不負己;
絕世紅顏矗風雨,挺身而出是為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