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象牙塔,原指忽視現實社會丑惡悲慘之生活,而自隱于其理想中美滿之境地以從事創作的人,意為超脫現實社會,遠離生活之外,躲進孤獨舒適的個人小天地,憑主觀幻想從事寫作活動。
大學,被很多人奉為象牙塔,因為大學是我們進入社會的最后一個階段,在這里,我們可以很輕易的觸摸到社會的現實,在這里,我們可以找到社會所沒有的“世外桃源”。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大學變了,變得不再那么的純粹。
“我們今天的大學在多大程度上擁有象牙塔的精神實質?”現在的大學過于強調大學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忽視了大學超越性的一面;過于強調大學學習和學術的生存目標,忽視了大學教育完善人生、升華人性的功能。學生讀書求學似乎僅僅是為了謀求一個條件好、待遇高、收入高的職位,教師則往往忙于跑課題、抓項目、拿經費。極端功利主義使得校園不再寧靜,而是陷入于喧囂和浮躁。
那么,作為大學末端的,處于三流大學的我們又該何去何從呢?
2.
“別睡覺,別玩兒,等你上了大學就輕松了”,當初的我們,捧著老師送給我們的圣經,咬緊牙關在書海里戰斗,只為早日進入大學的象牙塔。但結果呢,真的像老師們說的那樣嗎?
本人文科男一枚,現就讀于一所普通到不能在普通的三本大學,英語專業。因為大一不懂事兒,荒廢了一年的時間。現在大二了,看著大三師哥師姐對未來迷茫的眼神,我開始慌了,我不知道該怎么辦,不知道從何做起。
同專業的師姐告訴我,要趁著時間還有,多出去考一點證書。為了緩解心里的慌亂,我開始去各個大學考取不同種類的證書,所以這個學期我基本上沒有在學校安安心心的呆過幾天,不是去考試,就是備考,雖然很累,但確實有效的緩解了內心的慌張。
每次出去考試,特別是考完以后在別人的大學轉幾圈,心里面都特別不是滋味。別人匆忙的身影,是去學習,而我的大學,匆忙的身影,是為了早點回宿舍打游戲,看劇。同樣是大學生,差距卻是如此的大。回了學校,想找個人一起分享下出去的所見所聞,但每次都遭到別人的白眼,從他們的眼神中看到的只有“你是不是有病,裝什么裝,不就是考了幾個破試嘛”。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人多力量大,特別是像我們這種三流大學的學生,想掙脫現狀的束縛,一個人真的很難。但是,想要找一個志同道合的又是那么的難。
都說,環境決定高度,一流大學的學生有著很好的資源可以去選擇自己的路,那我們這些三流大學的學生呢?我們的出路在哪里呢?
3.
剛進入大學的學生都一樣,充滿著朝氣。雖然知道自己的大學很差,但還是倔強的認為:雖然我上的是三流的大學,但我一定會憑借著自己的努力,不輸給那些一流大學的同學。但現實證明的是,環境的差距真的不是光靠著一顆充滿朝氣的心就可以彌補得了的。因為環境的“惡劣”,我們不得不時刻繃緊神經,稍不注意,就會迷失自己。但是,二十幾歲的我們,又怎么可能有那么強的定力呢。
當初為了上大學奮不顧身的我們,現在看來,曾經的我們也是神一般的人物,為了夢想也可以不顧一切。但現在,到底是什么讓我們變得如此的迷茫,變得如此的無助?
以前在微博上看到過一句話:大學不好,要么復讀,要么不讀。現在看來,這句話說的還是有幾分道理的。不是我們三本大學的學生沒有未來,而是很難有一個好的未來。一流的大學,不學習的被視為異類;三流的大學,學習的被視為異類,一流的大學的學生聚在一起聊的是未來,三流大學的學生聚在一起聊的是游戲,化妝品。這就是本質上的差距。
對于現狀的艱難,很多人抱怨道“哎呀,我的專業不好,哎呀,我一個人學著好累,哎呀,我們學校不好,沒有資源”。其實,抱怨是正常的,但我們更應該看清現狀,找到屬于自己的路,而不是日復一日的抱怨。即使是一個人在戰斗,我們也要堅信自己可以,我們不會輸給任何人。
4.
最近和一個學姐聊天,真的很難想象,以前那么愛笑的一個女生,竟然被現實逼得那么的無助。從和她的聊天記錄中,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她對于現狀的無奈以及對于未來的迷茫。在我問道她畢業了準備讀研還是什么,她告訴我不準備繼續讀書了,理由竟然是不想再繼續給家里增添負擔了。看著她打給我的字,我的心里特別不是滋味。是啊,為了自己能有一個不再為錢而發愁的明天,為了讓父母老了能有所依靠,為了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我們不顧一切考上了大學。起初我們天真的以為只要靠著努力和滿滿的信心,我們就可以得到我們想得到的。但現實告訴我們的卻是,你太天真了。因為環境的限制,我們的眼界比別人窄了好多,我們盲目而又熱血的向前奔跑著,跑著跑著發現自己一直堅持的夢想是那么的遙遠,我們不得以放棄,去選擇另一條結果依然不明確的路。
很多人都在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一定非要靠讀書。但我想說的是,現在的社會,不讀書,你可以干什么,你以為你是時傳祥啊,掏糞也能被國家總理接見。現在的社會,早已不再是以前的那個社會了,別人不再單純的看你是否有能力,必須要有學歷作為基礎,沒有學歷,就不會有人認可你。
所以家庭條件不能成為我們放棄讀書的理由。想想那位清華大學的保安大哥,人家通過旁聽考上了研究生。我們至少要比他強吧,那我們還有什么理由放棄讀書呢?誠然,我們都是在做選擇,只要選擇了,做就是。但是現實展現給我們的并不是這么一回事兒。在眾多的選擇中,我們必須要選擇一條最為明了的路,而考研就是最佳的方案。
5.
起點越低,能夠達到的成就越高,成就感也就越足。雖然我們是三流大學的學生,但也恰恰是因為這一點,我們比其他一流大學的學生有著更高的上升空間。20幾歲的我們,要學會為自己投資,要學會拓寬眼界,要明白現在不付出將來就真的沒有機會了。
我們要始終相信,真正的強者,是無關乎起點高低的,強者不是沒有淚水,而是帶著淚水在一直不停的向前奔跑。
誰都不是輕易就會認輸的那一個,我們暫時的迷茫是因為環境的限制,只要我們相信自己,每天都對自己說“再堅持一會兒,再堅持一會兒,一切就都會變好”。當自己累到想要放棄的時候,就多想想努力奮斗之后變得更好也活得更好的自己。
我們之所以要努力,就是要告訴所有的人“雖然我讀的是三本大學,但我一樣可以和一流大學的學生站在一個高度;雖然我的環境不好,但我依然克服了重重困難,來到了他們的身邊,和他們坐在同一個教室里,感受來自同一個世界的芬芳”
我們之所以要這么的努力,就是為了在將來的某一天里,不會遇到“假如我當初在努力一點”的窘境,不會為了錢的問題而發愁,不會讓別人父母在安享晚年的時間里,我們的父母還要為了我們而去奔波。
我們之所以這么努力,就是為了可以在將來的某一天走遍天涯海角,任憑靈魂在煙雨中飄搖。
愿所有三流大學的同學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活出不一樣的人生,愿我們都可以在將來感激現在努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