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晚橘洲上,老葉舞愁紅。
西山光翠,依舊影落酒杯中。
人在子亭高處,下望長沙城郭,獵獵酒簾風。
遠水湛寒碧,獨釣綠蓑翁。
懷往事,追昨夢,轉頭空。
孫郎前日,豪健頤指五都雄。
起擁奇才劍客,十萬銀戈赤幘,歌鼓壯軍容。
何似裴相國,談道老圭峰。
全宋詞里第一位出現的愛國詞人。
雖處兩宋之交,許多文人依然對酒當歌花下醉。然而神奇的是,詞的整體水平急劇下滑,簡直不堪卒讀。這兩天耐著性子懷著失望一頁頁翻過,待讀到這一首《水調歌頭》,眼前立馬爽潔起來。
“歲晚”,年末,或一年到頭的意思。在一年快結束的時候,在橘子洲上,看衰敗的樹葉漫天飛舞。從第一段整體的感覺來說,我覺得像是寫的深秋,而非隆冬,所以不知“老葉舞愁紅”中的“紅”是否意指楓葉所呈現的一片紅色。也或許,“紅”是指夕陽的紅色。總而言之是一年、也是一天中接近結束的時刻了,“老”和“愁”,都散發著一種衰落的滄桑感。
“西山光翠,依舊影落酒杯中”這句寫得還是蠻漂亮的。從西山射來的陽光中,有夕陽的暗紅,也有山頭樹葉的蒼翠。這一抹光線,映在酒杯里。“影落酒杯中”,直樸而蒼健。
人站在亭子高處,望著長沙的城墻,遠望酒旗子在風里呼啦啦地飛舞。“獵獵酒簾風”中的“獵獵”兩個字用得極好,有一些擬旗子飄動的聲音,同時又有幾分粗獷之氣。
視線更遠處,“遠水湛寒碧,獨釣綠蓑翁”。遠處江河清透,碧綠生涼,有蓑翁獨釣江中。
讀罷第一段,眼前慢慢疊造起一副蕭瑟、落寞的場景。用詞以及字詞所創造出的意象堪稱漂亮,但整個布局以及視角的轉換我個人不是很喜歡。從第一句寫周圍景色,繼而視角落到面前的酒杯,復又望出去看城墻酒旗,再著眼更遠的江水。遠——近——再遠,稍微有點亂。
敘完了景,遂開始抒情言志。說自己在這兒,“懷往事,追昨夢”。追憶前朝歷代的名臣將相是如何護國治國,而大宋由北南遷,也像是一場夢一樣,“轉頭空”。
遙想“孫郎前日,豪健頤指五都雄。起擁奇才劍客,十萬銀戈赤幘,歌鼓壯軍容。”這幾句寫得豪情滿懷、壯志激烈,也算是開了南宋以來豪放風格的先河了。
“何似裴相國,談道老圭峰”。他崇敬、向往的是“孫郎”,而非“裴相國”。裴休雖是一代名臣,也曾有不朽政績,但到晚年卻一心向佛,從官場上全身而退,在晚唐混亂衰敗、亟待救世之才的時刻,退卻了。顯然,作者不愿像裴相國那樣獨善其身,和禪師(圭峰宗密禪師)談經論道至死。在自己的朝廷被趕至江南茍且偷生的時候,他的內心,向往能與其他愛國人士一起,收復失地,重振朝綱。
故而最后這一句“何似裴相國,談道老圭峰”,恐怕也有對當朝主和派的不滿和諷刺吧。
一人的悲歡離合,動人心弦。千萬人的悲歡離合,和一個國家的興衰榮辱,在人心上烙的印痕,恐怕更銘心刻骨。我過去不在意這些,如今方慢慢懂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