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作者:史蒂芬柯維,這本書最早是去年還是前年聽趙麗老師的微課講的,曾經做了非常詳實的記錄,后來就不停的在各個地方聽到,我買了這本書,也就是翻翻而已,剛剛完成只字不差的閱讀。還是有許多東西讓我感觸,并決定去實踐的。
先說七個習慣: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終效,不斷更新。
這是值得融入到骨子里的七個習慣。目前我在實踐的是作者的第四代時間管理方法,按照這個方式做了本周的計劃,其他的習慣也要刻意為之。
書中一些金句和一些描寫非常精準,可以借用。
1,別人在訴說時,你并非努力聆聽并試圖理解對方,而是常常忙于準備,看自己接下來該怎么說。大多數人的情緒易受他人左右,無法專注聆聽——他們無法在說出自己的想法之前,先把自己的事情擱置一旁,傾盡全力來理解對方的想法。
2,其實在內心深處,我們的確覺得兒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常人。所以無論我們多么注意自己的態度與行為,其效果都是有限的,因為表面的言行終究掩飾不住其背后的信息,那就是:你不行,你需要父母的保護。
此時我們才開始覺悟:要改變現狀,首先要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先要改變我們對問題的看法。
3,人的一生包含了許多成長和進步階段,必須循序漸進,每一步都十分重要,并且需要時間,不能跳過。
4,其實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夠的立足空間,他人之得不必視為自己之失。
5,刺激與回應之間存在一段距離,成長和幸福的關鍵就在于我們如何利用這段距離。
書中一些案例我可以用到,故記錄之。
1,假使你在森林中看到一名伐木工人,為了砍一棵樹已辛苦工作了5個小時,精疲力竭卻進展有限,你當然會建議他:為什么不暫停幾分鐘,把鋸子磨得更鋒利?
對方卻回答:“我沒空,鋸樹都來不及,哪有時間磨鋸子?”
2,假設你的眼睛不太舒服,去看眼科醫生,而他只聽了幾句就摘下自己的眼鏡給你。
“戴上吧,”他說,“我已經戴了十年了,很管用,現在送給你。”
可是你戴上之后看到的東西都扭曲了。
“太可怕了”你叫道,“我什么都看不到了。
“怎么會呢?”醫生說,“我戴的時候很好啊,你再試試。”
“我試過了,”你說,“可是眼前一片模糊。”
“喂,你這個人怎么回事?”醫生惱羞成怒,“真是好心不得好報!”
下一次,你還會再找這個一聲嗎?我想不會,但我們與人溝通的時候常常不分青紅皂白妄下斷言:
“寶貝,跟我說說你是怎么想的。我知道不容易,可我會盡量理解。”
“可是媽媽,我不知道該怎么說。你一定會覺得我很傻。”
“不會的。告訴我吧,寶貝。這個世界上還有誰會比媽媽更關心你呢?媽媽就是想讓你開心,可你為什么不高興呢?”
“那好,說實話,我不想上學了。”
“什么?”你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說什么?你不想上學了?為了讓你尚需額,我們做了那么大的犧牲!接受教育是為你的將來打基礎。如果你想你姐姐那樣用功的話,成績一定會好起來的,那樣你就喜歡上學了。我們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一定要安心學些。你有這個能力,課就是不愿意。
用功。要努力,要積極向上才行啊!”
沉默
“說吧,跟我說說你到底怎么想的!”
書中一些啟發我的概念。
1,成熟模式圖:依賴期的人靠別人來實現愿望;獨立期的人單槍匹馬打天下;互賴期的人,群策群力實現最高成就。(我目前處于獨立期。)
2,效能的定義:真正的效能包含兩個要素,一是“產出”,二是“產能”——生產的資產或能力。
3,三類資產:物質資產、金融資本、人力資本。我們最寶貴的金融資本就是賺錢的能力。如果不能持續投資以增進自己的產能,陽關過就會收到局限,只能在現有的職位上踏步。
4,直接控制、間接控制、無法控制
可直接控制的問題(問題與自身的行為有關):可以通過培養正確習慣來解決,這顯然在影響圈范圍內。
可間接控制的問題(問題與他人的行為有關):可以通過改進施加影響的方法來解決,例如采取移情方式而不是針鋒相對,以身作則而不是口頭游說。
無法控制的問題(我們無能為力的問題):我們要做的就是改變面部曲線,以微笑、真誠、與平和來接受現實。
5,任何事都是兩次創造而成。我們做任何事都是現在頭腦中構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的創造,然后付諸實踐,即體力上的或第二次的創造。
管理是正確的做事,領導則是做正確的事。管理是有效的順著成功的 梯子往上爬,領導則判斷這個梯子是否搭在了正確的墻上。
改寫人生劇本,成為自己的第一次創造者。(利用想象力完成的)
一個正在實踐的方法:以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為中心的日程安排(周計劃)
確認角色,第一步就是要寫出你自己的關鍵角色。只要考慮自己下一周的角色和任務,記下這七天實踐里需要專注的領域即可。
選擇目標,第二步就是思考下一周計劃中每一任務欄下,你想做的一兩件要事,作為你選定的目標。這些目標一定要有幾個與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有關。
安排進度,第三步為每一項目標安排具體的實施時間。
每日調整,根據突發事件,人際關系以外發展及嶄新機會對每天的要務安排進行適當的調整。
自我提升和完善的四個層面(從四個層面磨練自己)——堅持每周寫下四個層面的更新計劃并評估自己的表現:
身體:鍛煉、營養、調節——健康飲食、充足休息、定期鍛煉
智力:閱讀、想象、寫作、規劃——每周讀一本書,每天寫作(每周寫作)
精神:實現價值、忠誠、學習、冥想
社會情感:服務、移情、統合終效,內在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