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兩天一個朋友發來信息詢問brandpeng考得如何,是否有驚喜,我說成績還沒有出來,但我從來沒有抱什么希望會有驚喜產生,朋友說他以為有黑馬出現。以前我也一直抱有這樣的奇跡思維,總是期待著不可能的事情發生,直到后來聽萬維剛老師的精英日課后,才終于消滅了奇跡思維(這里不得不說我一個文科生被這些科學家洗腦洗得很徹底)。
萬老師在精英日課里說他小時候有個人生理想,要做愛因斯坦那樣的物理學家?,F在他知道那是一個奇跡思維,為什么呢?因為當時的他低估了愛因斯坦的稀有程度。第一,他沒調研過同齡的孩子們都在做什么,不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人比他聰明得多也勤奮得多。第二,他沒學過真正的物理學,不知道現代物理學有多難。第三,他不了解職業物理學家的工作日常,不知道今天的物理學界早就不是愛因斯坦那個時代的江湖,已經不會再出愛因斯坦那樣的人物了。
所以萬維剛老師說我們必須破除一個老百姓常有、科學思考者要保持十分敏感的思維模式——“奇跡思維”。這種思維相信什么好事兒都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而且應該發生在自己身上。
有個童話叫《神筆馬良》,說馬良畫什么像什么,有一天一位白胡子老人送給他一支筆,他用這支筆畫什么都能變成真的……你聽這個故事的時候是否想過,如果真有這樣的筆,憑什么要給馬良呢?這就是奇跡思維。那個筆是個奇跡,但是人們似乎對奇跡的發生并不是很敏感,反而把注意力都放在馬良拿到筆之后惹出的那些事兒上 —— 而殊不知,故事的后續發展都很正常,最不正常的就是馬良居然能得到那樣的筆。
但這并不是說世界上不存在奇跡,世界上有時候就是會發生奇跡,比如買彩票中了億萬大獎。奇跡思維主要說的是人們總是不能很好地評估、鑒賞和珍惜奇跡的稀有程度。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理解,長期主義或許是奇跡的另一個代名詞,因為長期主義是一個看上去很美妙的童話城堡,有些是虛幻的,有些是真實的。很多人在長期主義這個問題上會陷入一個誤區,誠如把奇跡思維當作奇跡一樣。
要想做到長期主義,并且受益,城南要搞清楚三件事情。
一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是否值得?它是否真如我們想像得那么好。
二是要搞明白我們付出的行動是否真的會帶來指數級的回報,還是說只是線性回報,甚至是更慢的回報。
三是要明白堅持長期主義是要有所付出的,而最大的付出就是拒絕誘惑,可能還要放棄掉一些東西。這件事其實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當然,如果你能做到,一定要恭喜你,因為你已經成為了少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