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新華字典》自1953年起,是上百名專家,學者,科學家10余次大規模的修訂,重印200多次,成為迄今為止,世界出版史上最高發行量的字典。
然而遺憾的是:在對字詞的釋義中,字典竟然還是一副有著濃厚年代氣息的思維;有種與現代信息時代格格不入的東西。
新華字典,你不是經典,你真的out啦!
小學時候,我用的一本是名為《四角號碼字典》書皮是布的。我很愛惜,一般同學不借的。只有我那女同桌拿回去用了一天的,那是我家老爺子的珍藏本。老爺子是讀了私塾的,后來又教書,方圓幾十里不多的文化人。老爺子寫得一手好毛筆字,特別是到了過年,來求對聯的,那真是絡繹不絕。熱鬧的很,有時候我也一旁,用邊角廢料,寫寫帖在農村雞籠上的:六畜興旺,雞鴨成群。也寫帖牛角上的:水草長生。
我的語文成績,真的就是那本字典支持的。
我不看新華字典的,那里的解釋讓我更加迷惑。比如:
“陜西”是什么意思,山西在太行之西,山東在太行以東,一目了然。
“陜西”二字神馬意思?有陜西必有陜東,其分界線何在?
看遍陜西地名,無一處有“陜”字。奇怪不?是您沒注意吧?
《新華字典》這樣解釋“陜西”——我國的一省。沒下文了,我要你《新華字典》何用?
看看我家的傳家寶吧:《四角字典》里釋‘陜’曰:‘周成王時,周公治陜以東,召公治陜以西,蓋以陜為分界處,今省稱陜西,即召公所治地也。其地自古為帝王之宅,周以龍興,秦以虎視,自漢以后,皆稱關中。誠天府之雄也,而新疆隴蜀尤必以此為咽喉。’”
陜,隘也。即險要不易通行之地。‘陜西’一名,源于周、召二公“分陜而治’
這牛角尖就不鉆了,說說現在的,我家丹格格不用四角號碼字典,老師不教這個了,考試是要考新華字典的檢字法的,現在的學校都用新華字典。
網絡上有一個真實的故事,可以窺一斑而見全豹。
小約翰在英國讀中學,會一些簡單的中文。A君是中國一所學校的教師,與小約翰的父親是同事。農歷年期間,小約翰到中國來與他父親團聚。一天晚上,小約翰到A君家,找A君的孩子一塊玩。看見A君書桌上的《新華字典》,小約翰翻閱了起來。突然他沖著A君說:“為什么‘豬’的解釋是這樣的?太不可思議了!”
字典上寫的是:“豬:哺乳動物,肉可食,鬃可制刷,皮可制革,糞是很好的肥料!”A君看了看后對小約翰說,這是正確的。
小約翰沉思了片刻又自言自語的說:“這是對‘豬’的解釋,那‘牛’字的解釋又是怎么樣的呢?”
他刷刷幾下就查到了“牛”字,大聲念了起來:“牛:哺乳動物,趾端有蹄,頭上長一對角,是反芻類動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車,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
小約翰十分驚訝,呆了會,又去查“驢”字,只見上面寫著:“驢:哺乳動物,像馬,比馬小,能馱東西、拉車、耕田、供人騎乘,皮可制阿膠!”
小約翰似乎對這本字典失望至極,問A君這本字典是不是給中國學生學習用的,A君說是。小約翰聽了嘆了一口氣說:“這太令人震驚了,居然這樣解釋這些動物!”A君納悶地說:“你覺得字典的解釋是錯的?”
“當然,而且還是非常錯誤!”小約翰說,“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員,大自然里的每一種動物和人類都是平等的,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要愛惜它們,幫助他們,保護他們,而不是去利用它們,你看字典中的解釋,不是用來吃,就是用來做勞動工具,甚至要把他們殺死后做成產品,這完全不是他們的朋友應該做的事情。
我覺得那些注解會讓中國的學生從認字開始就覺得動物并不值得尊重,會覺得動物只是用來殺掉吃的食品或者是用來使喚勞動的工具,甚至是一種產品,這和‘保護動物’的呼吁是完全背道而馳的!”…
我有感慨,新華字典你不是經典,要與時俱進,經常修訂了 。
其一,我們大部分人中國人都會看過字典中對牛、馬、驢所作的這種注解,但一直以來,都認為十分正常,沒有什么不對頭。社會在發在,人類在進步,時代賦予了字,’詞很多新的外延和內涵。還不趕快修正?
其二,必須承認,西方的教育是健康的,至少在西方教科書的教育下,那種平等友愛對待動物的意識,在孩子的心靈中,扎下了根。
其三,字典、詞典,都是語言工具書。我們的字典、詞典,存在的問題很多。不敬畏生命,不愛護動物,不尊重人和動物的價值…比比皆是。這些,對孩子心靈造成的負作用是巨大的。
我呼吁,努力為孩子編寫好一本字典和詞典,使我們的字典和詞典多一些人文關懷,多一些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已經成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再不修訂,最多是一本認字卡片了。
文/liuzesheng.20170712 3Q@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