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年前,準備買房結婚。東挑西選,房子終于買好了。說來上家房主和我們還挺有緣份。當然,我指的并不是買賣交易的緣份。
房子女主是個上海白領,她老公和我是同鄉,都是東北吉林人,聽著鄉音都覺著多了層親近。我老公是個爽快的上海人,沒費多少波折就款清過戶了。
四人從房產交易中心出來,臨別時,女房主對我們交待了一下左鄰右舍的情況。關照我們格外當心隔壁那對老夫妻。
因為一條狗,她和隔壁吵了幾次,都打過110。女主經常加班,回來很晚,狗見主人叫得歡快,影響了人家休息,老夫妻自然不高興。
我家的寵物是只小烏龜,鬧不出啥動靜,我不怕。
裝修開工前夕,我和老公特意去隔壁老夫妻那里打了招呼。要知道裝修的聲音比狗叫瘋狂多了。但是沒辦法,每個鄰居都要忍受刨鉆敲兩到三個月的折磨。
初次見面,老夫妻給我們留的印象,并不象上家女主說的那樣可憎。倆人只是立在門口,打量著我們這對新來的鄰居。話語不冷不熱,沒超過五句。
開工一周后,我倆來檢查墻面清除情況。剛準備開門,爺叔出來,說了一翻裝修的人沒素質之類的話。晚上七八點還能聽見敲磚聲。裝修垃圾堆在門口,擋了他們走路。
聽見老人抱怨,我老公直向老人道歉。我進屋去說工人。包工是我老鄉王哥,沒聽上幾句,他就來火了。
“這倆老不死的,事真他媽多!”
聽王哥這樣咒罵人家,我聽著特不順耳。
“王哥,咱裝修噪音影響了人家,你還有理了。換成你試試!”
我邊勸說邊遞了根煙給他,希望他能消消火。
“是,我承認,咱擾民,你不知這倆老燈有多煩,一會敲門說三道四,一會進來指手劃腳。聽他逼逼,我啥也不用干了。”
王哥一肚子怨氣,越說越激動。
“明天還把垃圾堆門口,他一天才出來幾趟,過道是他家的咋地?”
說著掐了半截煙屁,狠狠摔在地上。
見王哥賭氣說著惡話,我更得好好勸說幾句。萬一給老頭老太氣出病,那可麻煩了。
“門口確實不能放這些東西,你常年搞裝修,這點道理還不懂?”
“我不就先放一會嗎?又不是堆幾天!”
王哥不服氣,聽不進去道理。
“哥,別為了給我裝修氣壞了你,我也不希望傷了鄰居和氣,你惹一頓氣,裝修好走了,我們還得處哇!還是盡早清掉垃圾,萬一人家拌倒,我們負不起責任。”
聽我這樣一說,王哥眨巴幾下眼睛,沒再言語。
2
搬新家后,我們成了鄰居。門口換鞋地方挨著他們廁所的窗,窗時常開出條縫,散發出難聞的味道。
“哈膩心,關照伊門窗關關牢。”
樓下來我家玩的李阿姐被一股臭味熏得直捂鼻子。
“啊哈哈,天熱不透氣,這廁所窗戶不開,他們屋子肯定更難聞。反正我們換了鞋就走,沒人留在門口聞味。”
“你太好講話了,換我可不行,我要找他說。”
聽李阿姐講這對老夫婦的兒子是華東師大的教授。學校分了房,老兩口住在這里。兒子很早就去世了,女兒住得離這很遠。孫子經常來探望。
老夫婦年近八十歲了,很少去樓下走動。老頭的腿腳不靈便了,他經常拄根拐杖站在門口。大概想走幾步活動活動。
年紀大了,沒有精力好好整理房間,到處亂糟糟的。偶爾瞥見,我覺得很象我婆婆家里。他們只會把東西放在順手,顯眼的地方,拿起來方便。
新年回老家時,我們拉著行李箱出門。看見阿姨買菜回來,我忙上前打招呼。
“阿姨你好,買菜回來了?我們回去過年了,要走一段日子,有什么動靜還要勞你和爺叔多費心了。”
“嗯,水龍頭,電閘,門窗關關好。一路平安!”
阿姨的話讓我心頭暖暖的。祝福很真誠。
老家回來,我帶了些家鄉特產。樓上樓下幾家挨個都送了。大家互送禮物,客氣一翻。我覺得這是個快樂的春節,和鄰居大多認識了。
兒子滿月那天,阿姨敲門,遞過來兩套寶寶的衣裳。屬實讓我感動,他們很有心呢。自己行動都不方便,這么熱的天還去買衣服給小毛豆。
3
一天,老公上班去了。我正哄兒子午睡。忽然聽到敲門聲,開門一看是隔壁阿姨。神色慌張,語氣著急。
“小劉,來幫幫忙吧?實在不好意思求你。”
兒子被敲門聲吵醒,哇哇大哭。我顧不上兒子哭鬧,忙問:
“怎么了?阿姨!快說,我怎么幫你!”
阿姨面露難色,指了指衛生間。
“老頭子,老頭子上廁所起不來了。我弄不動,沒用了!”
我一看廁所間,老頭坐在馬桶上,掙扎著想站起來,可是腿沒力氣。
“爺叔,你不要動,千萬別動!我去拉你。”
我找到房門鑰匙串,掛在脖子上。生怕兒子反鎖了門。
“乖寶,你聽話,媽媽去隔壁幫阿爺,一會會就來。”
我把兒子放在門口,他能看見我,就不害怕了。兒子象明白我心意一樣,竟然不哭了。瞪著眼看看阿娘,又看看我。
廁所間很狹小,豎放著浴缸。
“爺叔,你扶著浴缸可以起來嗎?”
表情痛苦的老人搖頭,
“試過了,不行!腿沒力道,木了。”
“爺叔,我抱你,你可以立起來嗎?”
我擔心他的腿是軟的,抱不好,反爾摔了他。
“立是立得起來,不過要老用力了。”
“好,我試試!”
我運足氣,象小白兔拔蘿卜一樣,環抱老人的腰背。只有一次機會,如果不能給他抱起來,那就麻煩了。
“一,二,三!”
老頭配合用力,終于艱難地立起來了。我憋得臉通紅,緊張得一頭汗。
阿姨在門口千恩萬謝,一口一個難為情。她生怕我厭煩,不樂意來幫忙。其實,我沒那么嬌氣。
“上回聽我老公說過,他也進來扶過爺叔。”
“是啊,上次多虧小鄭幫忙,他有力氣。他不在,只好麻煩你,我真沒辦法啦。”
阿姨和爺叔一直念著謝謝。
兒子站在門口,聽見我們說話,我走過來時,他拍起小手,很歡快。大概他也懂得媽媽去做好事吧。
4
幾個月后,爺叔病重去世了。
以前走過她家門口還見她忙著燒小菜。爺叔走后,阿姨一個人更冷清了。
每逢過節,阿姨總會送過來點心,零食。過年會給兒子包個小紅包。孫子新年來看望阿娘時,還送整條香煙給我老公,弄得我們很難為情。
誰都有老那天,鄰里之間誰不求誰呢?
夏天熬了綠豆百合湯,我盛了一碗叫老公送去。有時老媽包了水餃也送去一碗。家里蒸了珍珠米,捎帶幾棒給她。她一個人吃不了多少,我們順手就多帶上一份。
紅棗薏米,半片西瓜,一盒草莓,哈蜜瓜,咸魚,牛肉排……
篤篤篤,阿姨行動不方便,從廁所間窗戶用小木棍敲門。經常給我們遞來吃的。
“女兒送來的,我一個人吃不了,分給你們,快吃吧,要不浪費了。”
……
晚上我正在燒飯,聽見房門響。推門一看,沒人。
“小劉!”
順著聲音,我扭頭一看,哈哈哈,阿姨在廁所呢,從窗子遞過來兩只大閘蟹。
“孫子送來的,陽澄湖的,我吃不了,晚飯快蒸著吃啦!”
大閘蟹,帶二維碼的才正宗。要幾十塊錢一只。我看著阿姨又放了兩只沒吃完的蟹腳,想著這老太可真節約呢!真是可愛。
媽問阿姨又送啥來了,“犢子哈”,(大閘蟹)我說上海話。媽沒聽懂,看著蟹問,這是犢子哇?
我笑抽了,笑過后教給媽魚,發音嗯(二聲),蟹,發音哈(一聲),蝦,發呼(四聲)。
媽:吃個魚,蝦,蟹怎么就變成嗯呼哈了(大笑),嗯呼哈,老媽一遍遍練,娘倆沙發上笑成一團。
看看,我的好鄰居,不但送來了蟹,還送來了那么多歡樂。好幸福!
365天極限挑戰日更訓練營打卡之第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