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刻理解晨間寫作的重要性與意義。
今天早上鬧鐘響起來,我卻感覺頭還是沉沉的,不想起床,這對于已經習慣了早上5點起床的我,情況是不多見的。想了一下原因,應該是昨天晚上晚睡了半個多小時吧,也就是11點睡覺,第二個原因是早上四點多醒了一會,這就破壞了自己的生物鐘吧。
但是,習慣的力量是雖然我的身體感覺很疲勞,腦子里卻一直想著我的起床打卡呢:可不能因為一天的放松,就中斷了打卡的持續性(也是“助理來也”的作用吧)。于是,還是在5點20強迫自己起床,然后再利用“坐享”十分鐘,讓自己恢復一下精力——這也可以說是督促早起的一有利方法。
在朦朧的無意識下,我拿著手機開始今天的自由寫作。我不知道我要寫些什么,也提煉不出什么不同凡響的思想,甚至剛開始題目都不知道寫什么呢。我只知道,我應該迅速的碼出字來,享受文字呈現出來的快感。此時我想到,文字就像跳躍的精靈。
我還是不知道我想表達些什么,我的意識告訴我:寫吧,寫滿半個小時來,寫到你的腦子里發出要暫停的訊號,到時看看你能寫出點什么來……
這種并不需要深思熟慮的寫作,也許并不嚴謹,有可能也并不適合發表出去,但是我相信卻能比較真實的呈現你真實的自己,也可以很自然的磨練出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
隨著寫字的增加,腦子也慢慢開始緩慢起來,好像沒有了一股往前沖的勁。天空也好像突然亮起來了一般。
我想我應該回顧一下昨天的一天,就像放電影一樣,抓住生活的某些關鍵點。如若不這樣,總感覺今天這一天不知道怎么過,沒有了計劃,就像沒有了燈塔,船在大海里飄曳……這也是習慣了用文字表達的人,慢慢形成的病吧
工作經過一個多月的適應,也沒有了剛開始時的那種激情澎湃,逐漸恢復理性的習慣。這種理性的認識是讓我更清晰的認識到人應該有兩面性或多面性,這么說可能讓人感覺不真誠,但事實就是如此,如果你在職場,你最好是時刻記著要把工作與生活分開來。即是工作的地方就不談太多你個人的東西了,你也沒有必要把工作中的不快帶給你的家人。
人可以有兩面性,也需要有兩面性。
這是張輝在他的公眾號里寫的。我覺得很有道理。在工作中,你必須拿出你工作應該有的角色的一面出來,如果太隨便了,做為管理者,隊伍就不好帶了。很多時候就像玩游戲,游戲需要你運用智慧,游戲就有輸贏。假如你輸了,你就會受到懲罰。
今天因為耽誤了時間,也就不去跑步了。一方面前天剛跑了長距離,不想讓身體處于持續疲勞的狀態,這不利于白天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多利用一下早上的時間來梳理一下自己的頭腦。腦子的鍛煉也是絲毫不能放松的。
簡書顯示我已經寫了九百多字了,就像跑五公里,咕咚軟件在提醒我:你即將完成目標了!
是的,剛開始我就讓自己寫滿1000字吧。不管寫了些什么,也不管有沒有寫完,這對于我來說,就像一個實驗,讓自己的思想凝固在某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