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寫是一股子勁,一下子傾倒完胸中塊壘便完事了。往往故事簡短單一,干巴巴的一篇文字少了一份文學(xué)的美感。
而今寫作多方位思考再下筆,想到自已面對的會是不同層次的看客,更應(yīng)多寫一些快樂的接地氣的故事與情節(jié)。我不會寫雞湯文字,只寫對我有觸動有感悟的生活小篇。藉著對文字的熱愛,也算是給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份精彩吧。
表達(dá)這一塊更要立意清晰,段落分明,寫一篇文章就等于要孕育一個孩子,先構(gòu)思將文中精簡的幾筆先落于紙上,而后選在一份清凈的時光里,凈手端上一杯熱茶,開始了自已的心路之旅。
一篇稿子完成基本上就不會有什么大的變動。如若事先沒什么題材促倉下筆,就會寫得很雜很亂,往往是改來改去也不會很滿意。所以我一般不寫,但只要動筆必須關(guān)上房門靜下心來專注于此。
至于量,一周能有兩次更新在我已足夠。我希望自己寫出的每一篇文字都能夠有質(zhì)感,與讀者產(chǎn)生共鳴而不在于量的多少。之所謂用心去耕耘吧。
在我累了寫不下去的時候,也還是會去選擇努力沉淀自己,去尋找生命中更快樂的源。
比如假期帶孩子去外地探知未知的風(fēng)情,去郊外散步賞一賞春光,與三倆好友逛街聊聊近日可否有什么開心地事情……情緒自然得以釋放舒緩。而在盡興玩樂的過程中,心中的腹稿早已有眉目,回程立馬疾書。如此勞逸結(jié)合整個人也不會太累。
當(dāng)然,對于寫作我如若能夠堅持走下去,哪怕是三年兩年在我都是一份勝利,一份潛心修煉的緣。
往往在下筆中會遇到一些不會用的詞、不太確定的訊息、難寫的生字……這時就須上百度搜翻字典檢。雖看著煩鎖,但也就是在如此的當(dāng)下,自己的知識庫在一步步提升了。
對于寫作,我真是有想說的太多,但也是剛剛?cè)胧职?,心里還是有一絲忐忑不安與一份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回首前程,也很慶辛自已當(dāng)初的這個決定。能夠聽從心的呼喚,去力所能及地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
更感謝簡書這個平臺將我載入一片寫作的圣地,我愿意做一名虔誠的朝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