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0日,美好的一天從早起開始,從早睡結束。最近的目標依然是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練習盲打。
課程內容:尋找一生成功的因子,哈佛大學的幸福公開課。核心目標是我們要建立成長型的目標、人際關系的目標以及對社會的責任。堅持在這三個領域持續投入。
聽了這節課之后,自己沒有認真做作業,今天又聽了一遍,認為尋找自己的成功因子應該是很重要的一件事,重要的事不在于多,有一件算一件。首先思考一下如何建立成長型目標。思考一下自己喜歡的一件事是什么?讀書、思考、分享(交流思想,因為分享必須是自己獨特的、擁有的東西才可以分享。)自己做的比較喜歡的工作是做培訓,做人力資源的工作,我有強烈的幫助別人成功的動機,好為人師;卻因為自己成長不快,人微言輕,幫不到更多的人,有時候還挺苦惱的。雖然不是專業的培訓師,但很多人說我會講課,給別人講PPT都不錯,別人愛聽。也總有不一樣的培訓課程設計,喜歡求新求變,想法多。第二次層面,自己的優勢在哪里?自己的學習風格是探討型的,自己組織討論或主持會議時總是有精彩的表現,但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平臺,自己的影響力不夠,所以優勢無法發揮。至于第三個層面,對別人有意義或對社會有意義、有價值。這些意義不是自己可以認知到的,是要通過一定的歷練才可以,自己缺乏歷練和服務他人的機會,沒有成為專家型的人。做一個路標而不是去做一家企業,可以通過人力資源培訓、企業管理咨詢等工作。這要求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所以自己對于做快樂的事、自己的優勢、對別人和社會有意義,這三方面的分析結果是,繼續認真學習,增加影響力,在自己的快樂的事和自己的優勢種不斷培養自己的風格和影響力,最后實現對別人有用和對社會有意義,成為一個可以說那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