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自我分析。
我有選擇恐懼癥,也叫選擇困難癥。在我身上的具體表現是:在事情沒有正確答案可選的時候,會心情煩躁,情緒劇烈波動,對做出選擇這件事本身具有強烈的抵觸感。
我應對選擇恐懼癥的方法是:在短時間內無法做出選擇,就放棄所有選項。
選擇恐懼癥在購物方面對我的影響:同樣的物品,我會選擇整套的來購買。
比如化妝品。其實化妝品還算好,知道自己皮膚需要什么,可選的化妝品就少多了。有一整套的水、乳、洗面奶和其他同系列單品的品牌就是最佳選擇。即使其他品牌吹噓的更好,在無法選擇可搭配的其他單品的情況下,這個品牌就被pass掉了。
再比如常常需要購買的衣服。衣服這個選項多如牛毛的物品,向來是最令我頭痛的。在經歷過購買的單品無法和自己擁有的衣物搭配好的事情后,我購買衣服的標準發生了重大改變:成套的衣物,或者直接買連衣裙。
首先,成套衣物。無論是品牌本身搭配,還是導購員自行搭配的,在我看來,我就不需要去選擇一件上衣要搭什么褲子或者裙子的問題了。這個時候,正確答案就是選一套自己看起來穿著效果較好的。一般情況下會直接選擇第一套自己看好的,但是在導購親切的替我又拿來一套其他的相對不錯的衣物,我又無法確定兩套中哪套更好,就直接兩套都放棄。
其次,連衣裙。連衣裙加鞋子,天冷再加打底褲的搭配,在我看來,其實和成套也是沒什么區別的。當然,買下的前提是我只看到了一套我喜歡的,而不是兩套或更多。
所以,就連穿衣服,我也是直接成套拿來穿的。有較小幾率拆掉成套衣物,主要的搭配方式也是挑不出毛病的小衫加牛仔褲。
為什么會做出“放棄所有選項”的決定?
第一,在選擇面前,浪費了很多不應該浪費的時間,陷入自我厭棄。
第二,浪費了時間后選擇的結果并不令自己滿意,陷入自我厭棄。
結果:很大概率都會自我厭棄,干脆就都不選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