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
我的公眾號是關于女性成長的(雖然還沒開始)。所以,我會選擇一些與我的公眾號吊性相符的方法和手段進行變現,避免傷粉。因為在我看來,除了變現,我們更多的應該是盡自己的力量給粉絲提供一些她們所需要的幫助。
所以,下面我會結合我公眾號的的特點開啟變現之路。重點在打賞,公開課,社群以及電商產品四大塊。同時輔助方式有課程、咨詢等。
1
變現第一條。打賞。
首先設置打賞的時機。在閱讀量超過五百以后。
其次,是打賞引導語設置。
大家都知道公眾號里面是有打賞設置的。但是不是每篇文章都有,所以我翻看了簡書的打賞語。有幾個是我個人比較喜歡,計劃在未來參考使用的。
比如下面這個,謝謝你愛我。讓我聯想到一句廣告詞,愛她就請她吃哈根達斯。非常簡單明了,而且帶點俏皮。
還有類似的,比如,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請隨意打賞。您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這個引導語比剛剛上面的那一天稍微復雜一點。表達了三個意思。第一打賞是對我文章的認可。第二,打賞金額不限。您可以隨意,我都喜歡。第三,打賞是對我的支持,讓我更加有動力。讀者看完之后會出于這三個方面中的任何一個原因進行打臉。機會更大。
下面這個是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風格。我個人感覺也挺不錯。打賞令:歡迎你給本文挑錯,言之有理,即可獲得打賞,1元一處!(專題文章除外)。看到這個引導語,我第一感覺是驚訝,不是讀者給作者打賞,而是作者請讀者挑錯,打賞讀者。
這種設置,給人一種新鮮感。與眾不同的感覺。另外,感覺出作者非常嚴謹的態度。雖然賞錢不多,一塊錢一處。但是態度鮮明,還能和讀者互動。引導讀者認真閱讀文章。增加粉絲穩定性以及粘性。而且是言之有理才有打賞喔。不是隨便說說就好的。最后還標注了專題文章除外。免得負責指出之后,又不能獲得打賞。徒勞無功,會感覺失望。不過,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可能作者的打賞設置并沒有根據文章而不同(或者是簡書的功能無法達到。我還沒有了解清楚)
所以,我計劃用這三種類型的打賞語放在不同的文章進行測試。講三種的效果進行對比,得到一次數據。
再利用文章的類型,進行對比。比如第一條的語言更活潑可愛,可能適合內容比較輕松的文章。而第二條可能偏重于感情的表達。第三條更適合于嚴肅的場景。
2
公開課變現。
公開課變現是通過粉絲購買課程或者現場打賞來實現的。
但在粉絲數量未達到一定規模,或者講課的質量還沒達到一定程度時,變現的功能是必要的,其主要目的應該是了解話題熱度,清楚粉絲的痛點。
首先,內容。
所以,在進行講課之前應該根據公眾號吊性,以及擅長領悟進行分析。具體操作:將公眾號的所有文章進行分析,選擇閱讀量與互動最好的文章,摘取一個自己最擅長的點進行深入挖掘。
推出多個話題,通過社群,文章互動等方式確定最佳講課主題。
再文章,朋友圈,互推等多種方式擴大宣傳。
其次,設置聽課條件。
其實我自己聽過很多公開課。作為受眾用戶,個人感覺是,掃碼的方式結合付現,效果最好。
如果要求轉發朋友圈,粉絲可能會在轉發后立即刪除。或者即使沒有刪除,大家對于朋友圈這種的廣告也會忽略。
而如果要求邀請朋友掃碼的,一般都可以做到。而幫忙掃碼的朋友,就算只是顧及朋友面子,掃碼進入之后或多或少也會接觸到相關信息。可以根據需求選擇是否參加。
掃碼要求3~5個會比較容易達到。
而對于不愿意麻煩的,可以直接支付9.9。價格很便宜,也不會覺得有負擔。
3
系列課
在進行完幾次公開課之后,認真總結經驗。特別是根據粉絲提出的問題或者建議優化課程內容。
當然,系列課的標題也是非常重要的。應該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目的。也就是通過這個課可以學到什么。在標題上可以一目了然。二是語言通俗易懂。如果有些課程,其實內容是很好的,但是過于專業化。缺少與用戶的鏈接感。特別是對于原本就比較陌生的領域,學起來比較枯燥。那么這時候表達的方式就非常重要了。一個我比較喜歡的社群運營人說過一句話,專家是不能做社群的,因為他懂的知識,他會以為大家都懂。因而缺乏鏈接,沒有溫度。
最后定價在百元以內為佳。
4
線下課
線下課應該在發現到一定粉絲基數之后再進行。
目前我的計劃是在自己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后,通過同行的朋友推薦一個該領域的知名人士作為神秘嘉賓,作為福利,給粉絲分享。提高人氣。
授課方式可以根據當時情況采用集中授課或者周末授課。
價格可參照行業內相同水平的標準。
5
社群。
適合成長類公眾號的社群有打卡,讀書,分享等不同類型。
了解別人的社群,可以幫助分析自己社群的定位。
下面例舉一些我自己其實也參加過一些不同的社群。
第一個是,螞蟻說成長,屬于職場成長類,每天早上打卡,分享。但是我自己可能不太感興趣。雖然其實看的并不多。
第二是,姚夢婷老師的飯團。是一次付費購買半年或者一年,類似于這樣的形式。內容是每周更新幾次,一個話題結束以后根據大家投票的結果選擇書籍,進行拆書分享。其實夢婷老師原來也有講課,也做過一些話題分享。但之后出國后不太方便,就改成了飯團。這里面所有的內容,我都會關注。也覺得幫助挺大的。但一般不參與互動。雖然老師也有設置互動有獎的活動。當然,可以看到下面還是有挺多人參與互動的。
第三個讀書會打卡,這是我最近參加的。除了有人帶領分享外,還有話題討論,同時需要每天打卡。入群需要繳納一定費用,金額比較少,每天堅持打卡,最后會全部返還。而缺少會根據規定,相對性扣除一些。同時,堅持打卡幾天還有隨機拆紅包的活動。這個,我的參與度應該是最好的。因為前期有繳費,而且分享書籍是我感興趣的,每天的帶領讀書以及互動會比留言更有帶動感。又可以得到及時回復。偶爾還能看到同伴發在群里幫忙拆紅包的消息。所以體驗感會比較好。
第四個是分享群,也是最近加入的。純公益性。每天或者幾天會有分享。類似與直播。各個方面都有涉及。如果碰到感興趣的話題,也會很認真的學。但是唯一的缺點是人數太多。沒法做好很好的互動。
所以根據我自己的體驗,我個人覺得社群的運行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的。最難的是堅持。而做到堅持最好的辦法是選擇一個自己比較擅長,而且喜歡的方式。比如我的社群會選擇做分享類。結合上面的讀書會與分享群的形式。設置一定的門檻,也就是繳費,大概定在20-50元一個季度。控制人數在兩百左右。分享時間是每天晚上八點左右。根據大家的需求確定分享內容,邀請一些專業人士進行分享,并且及時互動。從社群中選擇一到兩個助手,幫助及時回復和整理信息。多調動大家參與話題討論,提高粉絲體驗感,保持社論的活力。
6
一對一咨詢
在自己還未達到一定專業程度時,可通過推薦的方式給粉絲提供幫助。讓他跟精準的找到能提供一對一咨詢的老師。
7
電商。
個人覺得可以根據公眾號的類型選擇電商產品的類型。比如我的公眾號是女性成長類,那么產品可以有書籍,課程,護膚產品,服飾等。應該與受眾喜歡的類型一致。讓粉絲感覺是他準備的,而不是為了變現。
選擇好產品類型之后,第一要素是質量。一個產品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粉絲購買產品后的感受。也就是是否掉粉。個人認為選擇自己體驗過的產品是對粉絲負責人的態度。
第二要素,銷售方式主要選擇小程序。像Judy老師說的,因為小程序可以更好的鏈接到商家。粉絲可以更快速,全面的了解產品相關信息,并且進行購買。而且也方便在產品銷售后在第一時間提供售后服務。方便與商家結算。
第三要素是體驗。大家都有逛淘寶的體驗。同樣的產品,消費者是否有好的體驗是很重要的。也就是售前和售后的服務態度。包括語氣,回復速度,處理問題的快慢。或者說有時候紅包等方式的補償也是可以幫助解決問題的。
總之一句話,應該用讓用戶花最低的成本購買到最好的產品和服務。
8
廣告
重點推薦一些自己覺得不錯,且粉絲需要的產品,課程或者書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