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看完了《罪與罰》,感覺陀思妥耶夫斯基已經(jīng)成為我最愛的作家了,沒有之一。
? ? ? 至今也只看過兩本陀思的書,《被侮辱和傷害的人們》和《罪與罰》,一直以來看過一個作家的兩本書就可以大肆談?wù)摿耍猛拥臅际情L篇,就粗淺的談一下下我對他的理解吧。
? ? ? 陀書中的主人公總是內(nèi)心充滿了痛苦和矛盾,女主總是以淚洗面難以自持,男主則內(nèi)心煎熬進退維谷。我也是個很愛糾結(jié)的人,很容易產(chǎn)生共鳴吧,就是這樣很艱難的感受呢,有的時候自己都表達不出來的窩心就呈現(xiàn)在陀思筆下,這可能就是大家吧。就像蹭課時老師說的,中國古代的作品很少此類內(nèi)心描寫,李逵要砍人,提起斧頭就去了,可沒有瞻前顧后的。而安娜卡列寧娜在開頭想離婚就想了好幾頁也沒下定決心,這就是東西方文學(xué)的差異吧。
? ? ? 陀書中總是會有個惡貫滿盈卻裝腔作勢的壞人,讓人看了不禁恨之入骨,《被》里的反面男一號(時間太久忘了叫啥了,就是所有罪惡的源頭那位)和《罪》里的盧仁,給人感覺往往是快意恩仇,同時會有反抗者的出現(xiàn)(無論此類反抗是否有效),這是不是和中國文學(xué)中的豪俠之氣暗合呢。當(dāng)然,人物所承受的除了來自反面人物帶來的厄運外,還要承受性格缺陷所導(dǎo)致的種種,《被》中女主的始亂終棄,《罪》中男主因自視不凡而殺人,杜妮亞愿意為了母親和哥哥嫁給一個無賴毀掉自己的一生,女主索尼婭更是愿意為了他人的幸福自我犧牲不止一兩次。陀思可能也想說明有這樣一種人的存在,自虐的概括是不完全恰當(dāng)?shù)模敢庾栽副成铣林氐氖旨埽敢庀袷フ咭粯邮芸嗍茈y,即使是不必要之苦。當(dāng)然,這樣的初衷自然來更高尚純潔的靈魂,讀者如果能夠找到代入感,是很容易感同身受的。
? ? ? 說的太亂了,再粗淺的說下所了解的其他方面關(guān)于陀思的評價。
? ? ? 尼采敬佩并熱愛陀思,認為他對人的心理學(xué)研究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剛看過的黑塞的《荒原狼》里有這樣的細節(jié),同樣自恃清高甚至精神分裂的主人公房間里攤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書并做劃線做了繁多標注。王曉明說陀思不僅是偉大的文學(xué)家,同樣是偉大的思想家。關(guān)于唯一的不和諧之聲,米蘭昆德拉黑陀思,大概是創(chuàng)作思路不和,于是,果斷對米路人粉轉(zhuǎn)黑,文人相輕也不至于這樣明顯的排斥吧。
? ? ? 接下來說《罪與罰》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幾處。
? ? ? 將要自殺的地主來到男主床前說的一番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人們都認為永恒是高尚光明的,可事實上如果永恒只是像這樣狹小骯臟的地方的角落里的蜘蛛網(wǎng),該如何呢。(原句記不住了,大概這個意思)人往往把希望寄托給永恒,現(xiàn)在承受的苦難艱辛是一時的,而永恒在遠方等著你,那將是明亮并永久的,給人煎熬下去的力量。但如果永恒真的是和現(xiàn)在所承受的黑暗骯臟沒什么區(qū)別,甚至更加差勁,那意義又何在呢。這讓我聯(lián)想到前不久看過的存在主義,大意為人生的本質(zhì)就是虛無荒謬,而中國人總是不喜歡這樣,做什么總是要找到一些意義,而如果真的其實人生就是沒有意義的呢,永恒就是這樣的呢。當(dāng)時的感覺就只剩下震撼和驚嘆了。
? ? ? 單純善良的男配角拉祖米欣在關(guān)于社會主義的爭辯中說出一個理論,所有的犯罪,說到底都是對社會的不滿和反抗,究其本質(zhì)人的罪都可以歸結(jié)為社會的罪,不公平不公正的種種(悲慘的命運和現(xiàn)實也是的)逼迫人不得不犯下罪孽。在法理上這是說不通的,犯罪的人就要受到懲罰,殺人償命,天經(jīng)地義嘛。但這種想法似乎很新奇,眼前一亮的感覺呢。
? ? ? 最后是著名的那句,男主關(guān)于自己殺人的自我剖白,魔鬼引誘我做了壞事,說我有權(quán)利這樣做,之后又嘲笑我不過是個虱子根本沒權(quán)利如此。男主總是用拿破侖來做例子。認為大人物殺人是合理的,殺死的是毫無價值的虱子是可以被寬恕的,而如何界定有權(quán)殺人的大人物和無權(quán)殺人的小人物成為了矛盾的沖突點,男主以為自己是大人物,殺了人卻發(fā)現(xiàn)自己是小人物卻做了大人物才能做的事,于是故事的矛盾從法理上的能與不能轉(zhuǎn)到了主人公心理上的是否有權(quán)利這樣做。當(dāng)然,不行啦,不然,社會不就亂套了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