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男朋友鬧別扭的同事小B終于跟男友和好了。我們倆當姐姐的終于不用每天面對她的哭哭啼啼,也不用努力幫她排解了。一件累人的事終于到頭了。
她說經(jīng)歷了這件事內(nèi)心很復雜,我陪同她經(jīng)歷了這件事內(nèi)心也不平靜。這件事之所以這么復雜除了我不知情的原因外,界限不清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事情的起因是小B要翻看男友手機,男友要求平等交換,于是倆人互翻對方手機。結果男友看到小B跟某男同事頻繁互動,男同事還跟她說么么噠。男友當時就從她家離開,而且對她非常冷淡。她一再逼問男友才說出這件事,而且表現(xiàn)得非常生氣。
小B自認為坦蕩蕩沒什么問題的手機,在對方眼里卻有了不清不楚的曖昧證據(jù)。這件事怨誰?怨男同事說話隨便?肯定有這原因,可這也算不上太過分的言辭。怨男友反應過度?可是如果換位思考,誰看到對方跟異性如此互動也不可能開心,心懷芥蒂似乎也可以理解。
最關鍵的還是界限。手機早已是隱私的一部分,即便沒有什么見不得人的秘密,也不是能隨便呈給別人看的,更不能隨意要求查看別人的手機。手機有時候就代表了界限,手機里面是一個人的隱私,不能輕易刺探。
而小B卻以為跟男友已經(jīng)訂婚,結婚也指日可待,倆人如膠似漆不分你我,互相翻看手機是進一步坦誠自己了解對方。她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是界限的問題。突破了這個界限,立馬就出了問題。
小B的界限不清,追根溯源是她與媽媽的界限就不分明。小B與媽媽無話不談,每天至少通一次電話,微信不計其數(shù)。她的任何事情任何念頭都會跟媽媽叨叨,似乎媽媽就是她另一個大腦,身體的另一部分。
這件事因為搞不懂男友的態(tài)度,不排除男友要分手的可能。而就在一個月前,他們兩家剛剛轟轟烈烈搞了訂婚儀式,親朋都在場。她如果這么快就分手,似乎都無法跟親朋交代。不愿讓她爸媽跟著著急,一直瞞著老倆。可是她忍得好辛苦,因此得不到媽媽的支持,她似乎格外地委屈和無助。
最終還是告訴她媽媽了,她媽媽果然比她還著急,甚至電話打到我們同事那里想讓她去跟男方對峙。果然是一個沒有界限感的女孩背后肯定有個沒有界限感的媽媽。
很多人沒有界限感,小B不是少數(shù)里的一個。界限感不清有時很安全,因為受到額外的保護和支持。不過大部分時候是以自我的意志為代價交換來的,雖然安全但不是完全的自己。一個不是完全自己的人,怎么去和另一個人談戀愛?而且,對方也不一定是完全的自己。兩個邊界不清的人能有多少說得清的事?不累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