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位候選人在參加面試。
面試官問:如果公司的產品銷量下滑,而對手的銷量在增加。公司要我們拿出解決方案,你打算怎么做?
候選人心潮澎湃的說,恩,這個問題如果要解決,可以先從銷售渠道、產品質量、價格等等方面開始調查,看看能不能找到壓制對手的辦法,搶回市場占有率。
面試官笑了笑,然后又搖搖頭,道:公司真正關心的是,為什么客戶不愿意買我們的東西了?我承認,與對手死磕搶市場,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方案,但并非是最佳方案。我們真正應該關注的,是客戶需要什么?我們如何提供?
你是不是也曾經執著于解決方案,而忽視了問題本身?錯誤的目標,只會讓我們在錯誤的道路上狂奔。
要有效的做事,首先要找出正確的問題。
02
這些年,卷款跑路的線下財富管理公司屢見不鮮。讓人心酸的是,受害者不少是六七十歲的退休老人。談起受害經歷,他們往往不愿相信:明明之前都如約拿到了高額利息,怎么這個月突然就人去樓空了呢。
也許年輕人會說,大爺大媽太沖動,這么明顯的陷阱還會往里跳。其實,還真不是太沖動。別忘了,他們在商場里可永遠是貨比三家。讓他們買個東西,還真不是容易事。
為什么在小錢上長期謹慎的人,卻對大錢如此疏忽?
超高的利息,讓人盲目。
動輒20%或者更高的收益率,太難得,讓人抱有僥幸心理。
與文章開頭的故事一樣,高風險高收益的產品也只是投資的一個方案。我們首先需要關心的是,問題是什么?問題正確嗎?估計受騙的大爺大媽們并沒有弄清楚。
他們真實的問題也許是如何解決自己的養老金缺口,或者需要補貼子女,或者讓養老金不貶值等等。再或者,根本沒有金錢上的特別需求,純粹是被高額利息蒙住了眼...|||
以“解決養老金缺口”為例,正確的問題可以是:
想要保持當前的生活質量,假設還有X年的生存期,當前的資產是否夠用?
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大爺大媽們也許會發現根本不需要追求高風險高收益的產品。或者僅配置一定比例的高風險產品。那么,即使打水漂了,也不影響平時的生活。
作為年輕人,你有沒有“大媽思維”?
錢,只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方案,不是問題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