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之理,古人稱之為“道”。
道,是中國傳統哲學中最豐富的表達之一。
老子講天道,孔子講人道,莊子也說盜亦有道.....
那么到底我們應該遵循什么樣的道呢?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天道酬勤”,那么地道酬什么?人道酬什么?
01
天道酬勤
天道,簡單地說就是天體運行變化之道。
天道酬勤,取典于《周易》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天道酬勤的意思是:上天會按照每個人付出的勤奮,給予相應的酬勞。
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獲,只要你付出了足夠的努力,將來也一定會得到相應的收獲。
勤奮的人大多都是有著辛勞奮力的思想,所以勤奮的人能努力的對待所有的事,因此勤奮的人在自身發展上也更加的得力。
天道酬勤、自強不息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基本精神。
女媧補天、夸父追日、精衛填海、刑天舞干戚.....
中國遠古神話充滿人與自然搏斗對“天帝”的抗爭,以及鍥而不舍、寧死不屈的大無畏精神。
在歷史上,天道酬勤也是我們生生不息、繼往開來的精神動力。
韋編三絕、臥薪嘗膽、聞雞起舞、懸梁刺股、鑿壁偷光......天道酬勤、自強不息也是激勵一代代國人拼搏進取的力量源泉。
挫折與失敗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經歷,勤奮和刻苦才是真正的成功法寶。
后天的勤奮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讓輸在起跑線上的人同樣可以贏在終點。
02
地道酬德
地道就是大地的特征和規律。
地道酬德,出自《周易》卦辭:“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這是說一個人只要有道德,就像大地一樣,胸懷寬廣任爾為,承載萬物能負重,道通德厚,無怨無恨,那大地萬物也定會褒獎于你。
《道德經》有云: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
意思是,人存于世,要為人厚道,不要淺薄;心地要樸實,不要虛華其表。
所以,厚道于人,應該是舍棄淺薄虛華而秉持樸實敦厚。
一個人的能力再強,學問再淵博,但若品行不好,為人不正,也將不容易被多數人所認可。
一個人想要走得遠,就必須擁有仁厚的品德。
這樣才不會傷害到他人的利益,自己也會從中受益。
03
人道酬誠
人道,即人生之道,是每個人應該遵循的準則、規范。
《易·系辭下》中言:“有天道焉,有人道焉。”
經過儒家的不斷修飾,人道一詞被賦予了更高的人文含義。
《中庸》里講:誠之者,人之道。
誠,成為一種對做人基本價值的追求,成為一種是否還稱得起為人的底線。
具體就是要做到誠身,以至誠立身行事,先學做人,后學做事;
誠言,說話要真誠,以誠待人,以誠行事,不說謊,不失信;
誠心,真心誠意地對待工作,襟懷坦白,光明磊落;
誠孝,以恭敬的心,侍奉父母,使父母衣食無缺,心寬康泰,自己做事做人要端正,父母有了錯,也要婉轉的指出來,這樣才能不妄為人。
如果一個人不誠,失去了別人對自己的信任,就失去了比千金還寶貴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