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居住在農村,各種牲畜我家一應俱全,諸如豬、狗、雞、貓、羊,還有奶奶家的棕色的騾子(在我眼里就是馬),以及學校里養的兔子,甚至小河里的青蛙和山里偶爾遇見的蛇……
野外的動物也就罷了,單是家養的那些動物,對我來說習以為常,一點也不稀奇,而且我與它們幾乎沒有情分,只是年幼的我不計其數的被父母指派去拔草、煮食和喂養它們。現在明白,那些牲畜是當時家里一項重要的經濟來源,而不是寵物。
現在,每每看到有人將穿衣服的貓或狗抱在懷里,各種親昵當孩子對待,新聞里報道還有人養蟒蛇、豬等當寵物,甚至與主人通吃同睡,心里有一萬種不可思議噴涌而出。但總歸是別人的愛好,不說也罷。心想:我要有那功夫,還是去生二胎吧。
再者,不知為何,我總是從心底里排斥和恐懼那些毛絨絨、軟綿綿的活物。記得小時候,隔三差五被村里的狗追趕,咬沒咬傷記得不甚清楚,單是那份被追趕的恐懼,足以令我毛骨悚然,記憶猶新。
因此,現在每每在路上遇到稍大些的狗,就算它沒咬沒叫,我也會不由得汗毛倒豎。
記得小時候,有一年母親養蠶,每隔幾天,母親都要將蠶一只一只撿出來,放進另一個干凈的竹盤里,重新撒上干凈桑葉,這么做是為了清理蠶糞——綠豆大的黑色顆粒。
每每她讓我幫忙做這項任務的時候,我都是抗拒的,有時干脆逃避。只因害怕那軟軟的、涼涼的蠶體,有一次母親將一只蠶放到我的小腿上說:“你看,不咬人么!”但我還是不敢去觸碰。
如今,我已然是個成年人了,還是沒能克服掉那份由來已久的恐懼。去年暑假回了老家,女兒和她的幾個玩伴拿著一條玩具蛇幾次三番的扔向我,將我嚇得不輕,雖然知道那是假的,但是仿真的花紋和軟體,每一次都真的嚇到了我。
因此,對這些小動物的恐懼在我的內心已根深蒂固,而不是矯情,我也注定養不了寵物,并和它們親密無間。同時也明白,它們也有生存的權利,甚至在一些領域,動物們的功能無可替代,比如警犬,所以,我對他們的態度是敬而遠之。
還好,對人不是這樣。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