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愛動物,那么,你一定會喜歡澳洲。從某種角度來說,澳洲實在是動物的天堂。還在中國的時候,我就迷戀一個澳洲人——著名的鱷魚先生史蒂芬。那時國內電視有播他的節目,他們全家對動物的極度熱愛,激起我的共鳴。我買了他的書,還計劃著來澳洲一定要去他所在的澳洲大亞動物園,希望能見到他本人,簽個名合個影,也就心滿意足了。誰知天有不測風云,就在我來澳之前,他在水下拍攝時被尖尖的魚尾針刺中心臟身亡。感覺就跟三毛的荷西似的,荷西一輩子熱愛潛水,最終為此喪命。鱷魚先生一生喜愛動物,尤其是水族,比如鱷魚,他可以單人徒手制服比人還大的鱷魚。現在,他妻子和一兒一女仍守在動物園,女兒賓地繼承了父親的專長,主持的一系列動物節目很棒,我和松子在圖書館借過許多,非常喜歡。下圖是在悉尼的蠟像館,終于和鱷魚先生合影了。
一、野生動物
1、野生袋鼠:
知道哪里能找到野生袋鼠之后,就對動物園里的袋鼠再也沒興趣了。野生袋鼠跟動物園里的感覺很不一樣,至少它們常常處于跑跳之中,很有活力和好奇心。車一停,就湊上來看有沒有好吃的。不應該給野生袋鼠喂食人類的食物,不利于它們的健康。可以喂胡蘿卜或蘋果這種天然的植物性食物。
松子受我熏染,不怕動物,對待袋鼠完全不客氣,直接握爪:
袋子里有寶寶的:
和袋鼠如此勾肩搭背,跟自家兄弟似的:
以前我秀照片,松子對動物的各種摟抱,偶爾會有人質疑會不會臟啊。我理解每個人喜好不同,但我是這么想的:做為父母,盡管你自己可能不喜歡動物,但最好避免過度影響孩子。因為,愛動物幾乎是所有孩子的天性,別去阻止和剝奪孩子親近動物的機會。讓他們自然的接觸動物,給孩子一個公平的機會,一個公平認知這個世界的機會。動物們,特別是自然環境里的動物,身上確實不會像你的寵物貓那樣干凈,但那就是大自然。我們人類也是從大自然中來的,要說細菌,不見得你天天洗澡就一定比人家細菌少呢。在我看來,一見到動物首先想到的是細菌的話,是不是活得太微觀了,累啊。如果孩子從小就聽媽媽總說動物很臟很臭會咬人,他們還沒接觸就先抗拒了。在我看來,與動物們在一起的快樂,是最最單純的快樂,如此簡單而容易獲得,那么真實而無可替代,為何要剝奪孩子們體驗這份快樂的機會呢?當然,也有少數人是天生討厭動物,不在此列。我相信愛動物,是大多數人的天性。
2、野生海獅:
澳洲主大陸最南端有個小島,叫袋鼠島(Kangaroo Island)。是全世界為數不多的,可以和野生海獅共處一個沙灘的地方。為此,這里一直是我神往之地。在澳洲,有許多地方可以看到礁石上的海獅,但那種遠看,感覺很像在動物園觀望。同處一片沙灘近距離的相處,感覺是不同的。在去袋鼠島的船上,盡管我吃了暈船藥,還是不舒服,那時就下定決心:以后再也不為了玩兒而讓身體吃苦了。
成年海獅每次出海捕魚會持續3天不睡,回來后連睡3天,這就是沙灘上的海獅大多處于睡眠狀態的原因。公海獅愛打斗,尤其是整個海灘最大的那只,據說每次回家都要弄出些動靜,讓小的們知道老大回來了,都給我老實點兒。母海獅懷孕很不容易,因為一胎要一年半。所有海獅同一時間發情,每次持續5天。只允許公海獅享受5天,是因為,公海獅發情時有很強的排他性,必須要和其他的公海獅打架,而且這個階段,公海獅不敢出海捕魚,怕情人被人搶走哈,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捕魚,不吃飯,打得贏,搶得到老婆就趕緊洞房,搶不到就抓緊機會再搶。如此高的工作強度,還不給飯吃,要是持續時間太長,估計海獅就絕種了。
盡情的睡吧,小樣兒,做美夢了嗎,笑瞇瞇的:
最可愛是這只大眼睛的海獅寶寶,在我們面前以各種姿態喝奶呢:
在袋鼠島上駕車,每隔一會兒就能看到攤在路邊的袋鼠尸體,大大小小的慘不忍睹。遇上這只針鼴(echidna)過馬路,我們興奮的停下來,盯著它慢慢鉆進樹叢了無蹤影才算罷休。這種動物不是我們熟悉的刺猬。
3、野生企鵝:
維多利亞州最令我難忘的,是在菲利浦島(Phillip Island)看野生企鵝歸巢。神仙小企鵝(Fairy penguin)是世界上體形最小的企鵝,也可以叫小藍企鵝(Little blue penguin)。據說是唯一生活在南極洲以外的企鵝品種。它們真的是小,跟鴨子差不多。本地人把企鵝歸巢叫成企鵝游行(Penguin Parade),可以想見,那是怎么樣一種場景。每當夜幕降臨,成群結隊的野生小企鵝從海浪里鉆出來,一邊此起彼伏的叫著,一邊搖搖擺擺的往岸邊的草叢土坡奔走,那里有它們要過夜的窩。它們是一夫一妻制,有固定的窩。早上,日出前,它們又會離開洞穴前往大海,每天它們要游大概100公里才能獲得足夠的魚類食物。如此奔波,就是為了活著,活著真不容易啊。然而,在奔波途中,也有快樂和滿足,能活著,就是幸福。想想我們人類,亦如此啊!
你會看到,先到家的就那么直直的站著,伸長小腦袋張望,企盼著另一半的歸來。有的會雙雙一起回家。還有的,就站在半路不動了,前看看后看看,是不是在回憶回家的路?或者在辨識另一半的叫聲?游客通道的四周全是企鵝窩,而它們毫不在乎人們的觀看和說話,各走各的路。
我在木道邊蹲下身子,恰巧有一只小企鵝就幾乎貼著我的臉,撲沓撲沓的搖過去,我甚至看到了它的眼神。那一刻,這只企鵝似乎無視我的存在,而我,卻是無比激動! 因為,我想到:它們的一舉一動都完全是天然和自主的,地球這么大,它千里迢迢的從大海里歸來,而我,也千里迢迢的從家里趕來,就為了這一剎的相逢,這是什么樣的一種緣份啊!而這相逢的一刻,不會在它的生活里有任何漣漪,卻深深留在我的腦海,永遠不忘。世界真奇妙啊,我又聯想到身邊的所有人人事事,不都有著這么神奇的緣份嗎?今生的、前世的、來生的。。。
因為不讓拍照,沒能留下照片,只在門外跟牌子照照吧。真正打動人心的,還是要親自去體驗,絕對是耳聞不如一見。
4、野生考拉:
之前看過一個臺灣人的游記,知道大洋路上有一處能找到野生考拉。這可是我此行的重大愿望啊。車子慢慢的開,我透過車窗仰著頭找呀找,顧不得脖子有多酸。還真叫我找著了!就在這樣的叢林路里,練練眼力,下圖,你找到了嗎?要知道,你看照片是靜止的,而我,是坐在行進中的車里噢。
下了車,經過我拼命的指點,好半天,大家才找到,于是都驚訝于我的好眼力,那么高的樹,何況車在動。其實,我眼力并不好,經常會對迎面而來的熟人視而不見。這次真的是超常發揮,興趣所在嘛。拉近鏡頭,是不是很可愛呀,看那小腳丫。
我想看它的臉,于是向上大喊“Hello,Koala!” 它不理我,不甘心,大聲拍手。小家伙終于有反應了,扭過頭往下看。恨鏡頭沒法拉得更近,照片雖模糊,但能看到它那無辜的淡然的小模樣。真是心疼死個人兒啊!
5、鯨(野生二字可省,似乎還沒有人養的鯨吧):
每年冬季,會有遷徙途中的鯨群經過悉尼附近海域。我這個動物愛好者,自然禁不住誘惑,冒著暈船的風險,獨自帶著松子去了。沒想到吃了大苦頭,出發前太相信自己的身體,竟然沒準備暈船藥!看鯨當然要出到外海,外海風浪大,船開始巨搖,一會兒翹在浪尖,一會兒又跌進浪底。船上的小朋友剛開始還以為是玩過山車哪,每搖一次就興奮的尖叫一次,慢慢的,孩子們都沒聲兒了,估計全暈了。我吐了兩次,雖是冬天,出了一身虛汗,兩小時的航程變成酷刑。當時就幡然醒悟:以后絕不能高估了自己的身體。不過,暈是暈,算是挑戰自我了吧。
好心的船員幾次來問我要不要緊,幫我打開艙門進點新鮮空氣,甚至最后,當大家都在為成群的鯨魚雀躍時,見我仍然把頭靠在前座的時候,船員終于忍不住了,指著外面鯨魚,問我有沒有看到。生怕我錯過。確實,終于看到成群的鯨魚真的就在船邊嬉戲,時不時的竄出海面,噴出巨大的氣浪,立即覺得所有的苦都值得了。
唯一遺憾的是照片并不理想,因為松子在睡覺(松子一覺得暈船就自動開啟了睡眠模式,這一點我很慶幸,不敢想象,我暈船的時候她再來鬧我可怎么辦),我不能扔下她獨自到甲板上拍照,不過我自己暈得也沒法行走吧。硬撐著在船艙內隔著玻璃隨便拍了幾張。船上的小冊子介紹,在澳洲東部附近海域出現的鯨魚種類有:Humpbacks、Southern rightsMinke、Fin whales。都是體形較小的品種。
6、野生海豚:
相比看鯨魚,在史蒂芬港(Port Stephens)看野生海豚之行,就太舒服了,非常非常之享受!那里是近百只瓶鼻海豚的家,素有“澳洲海豚故鄉”的美譽。如此近距離的看到野生海豚,看它們自由自在的翻騰在湛藍的海面上,那心情啊!恨不得自己也變成它們的一員!而不遠的海面上,一片片船帆迎風而展,動物與人類,竟然也可以如此和諧的相融于這么美麗的畫面!我深深為之感動!下輩子如果能做一只這樣自由的海豚,多么幸福!
7、野生鳥類:
悉尼北面的小鎮The Entrance,每天下午固定時間,鵜鶘保護組織會喂野生鵜鶘,場面壯觀。還沒到點呢,大家伙們就陸續趕過來了。真聰明,它們是怎么判斷時間的呢?一般鵜鶘壽命是30年左右。
澳洲隨處可見的鳥種類很多,而且不怎么怕人,我發現澳洲的動物都不知道怕人,一個字,憨!最漂亮的要數紅綠大鸚鵡了,國內只在鳥市或動物園才有的,這里隨處可見。它們膽子特別大,叫聲尖銳,聽到嘰嘰喳喳像吵架的,一定是它們。
下圖是澳洲的國鳥kookaburra,中文翻譯為笑翠鳥,翻譯得很科學,因為這鳥最大的特點就是叫聲特別像人的大笑。月黑風高之時,它叫上一嗓子。。。呃。。。有點毛骨悚然啊。不光叫聲有特點,還很有性格呢。前陣還在微信上看到一段視頻,兩只笑翠鳥爭一塊肉,一鳥咬住一邊死不松口,任旁邊的人怎么摸都不動,有人拿來更多的肉遞到它們嘴邊,想讓它們分開,兩鳥誰也不先松,爭的就是一口氣!第一次發現野生的笑翠鳥是某年元旦,在皇家國家公園,劃完了船,在樹下正要野餐的時候,抬頭就看見了它,激動壞了。瞧瞧,長得很帥是不是:
鴿子雖然常見,但拍下面的照片時,我特別感動。看得出喂鳥的老人過得不寬裕,衣服如同乞丐,當時她嘴里還不停的說話,像對自己的孩子一般:“嗨,你們這些家伙,都好嗎?想我了是吧?別急別急,都有都有。。。”我猜她或許每天都來,因為這些鳥兒一見她就圍攏過來,甚至飛到她身上,特別信任。
這種大鳥朋友們總叫它垃圾鳥,它們在市中心都能活得很好,掏垃圾能手啊。
在袋鼠島(Kangaroo Island),除了野生海獅,還意外的遇到野生的火雞,火雞媽媽帶著幾只小寶寶,在我們的露臺下討吃的。剛一落腳,就遇到島上“公民”如此歡迎,實在是感動哇。
常見到各式各樣的大鸚鵡,也是不太怕人。這是大姨和松子在悉尼皇家植物園:
看,愛上可樂的鳥,多聰明的家伙,很幸運拍到這一幕,朋友說可以投稿給百事可樂做廣告,哈哈:
下圖右上的鳥叫magpie,隨處可見,是一種具有攻擊性的鳥,窩里有寶寶的時候,路過它勢力范圍的行人,有時會遇到襲擊,還是很厲害的,聽說有人眼睛被它害瞎呢。另外,澳洲的烏鴉特別多,朋友說其實是叫渡鴉的另一個品種,反正經常聽著它們哇哇哇像孩子一樣大叫。這只渡鴉是在雪山上拍到的,感嘆它那油亮的羽毛。
下圖就在家附近的大操場上拍的,鳥的胃容量小,體型也小,不能存儲許多能量,所以要不停的吃東西:
二、農場
1、農場住宿farm-stay
先講farm-stay,這是一種住宿形式,就是住在真正的農場上。住客可以參與主人家的務農勞作,體驗不一樣的生活。當然,這里的務農其實就是喂喂動物。農場里的動物有哪些?想想真正的農村就知道了。對于喜愛動物的我來說,能和動物們住在一起,那是我夢想的生活啊,雖然現在沒那條件,偶爾去體驗兩天也行啊。永遠記得第一次住農場的經歷。
從農場回來的第二天,松子在學校隨手畫了一張小畫,畫的是她思念的農場。當晚,我把畫拍了照,用電子郵件發給農場女主人Louise,告訴她松子是多么喜歡他們的農場,多么想念大狗Bob,并表達感謝。看到Louise的回信時,我忍不住哭了。信里她告訴我:大狗Bob也想念我們,因為自從我們走后,它就一直臥在我們住過的屋子的前廊,直到很晚,它在等我們回去!
記得那天臨走時,跟大狗Bob告別,我摸著它的頭輕聲說bye-bye,我知道它一定聽得懂bye-bye意思,但我看不到它有絲毫依依不舍的表示,它甚至仍然趴著不起來送送我們。當時我還有點小小的失落,轉念安慰自己,它在這農場住了11個年頭,天天看慣了一拔拔的住客來來往往,肯定早就習慣了不再留戀。原來,它以為我們像別的住客那樣,白天出去了,晚上還會再回來。它沒想到我們只住一晚!難怪當松子爹開著車向外緩行時,Bob要么故意擋在車前慢悠悠的不讓開,要么在后面追著車又跑又叫,它是在說:不要走不要走!好Bob,抱歉讓你白等了,讓你失望了!你一定要健康的好好活著,等我們再回去看你!希望你還記得我們!
看看松子的小畫,絕對的寫實。不要以為她把小雞畫成飛在空中是錯的,那是真的。農場主打開雞籠,抓出小雞給我們玩,有時候沒拿好,小雞真的會撲愣著半跳半飛的回到籠里。籠里有一只母雞,也是寫實的,那窩才十天大的小雞,就是這只雞媽媽孵出來的。兩只小雞腳下踩著的是荷蘭豬。因為當時它們的籠子和小雞籠是放在一起的。
農場主夫婦是質樸的人,沒有多余的寒暄,心地卻特別好,把我們預訂的一臥的小木屋免費升級為三臥的別墅。再甜的寒暄也不及這個實惠啊。男主人Scott初見時,連個How are you都沒有,直奔主題介紹完房子和附近環境就走。冷不丁的,我還有點不適應。慢慢地,他可能看到、也感受到了我對動物發自內心的喜愛,對我的態度在變化。我和松子一向早起,抓緊清晨的好時光,在農場里散步,碰上正在給動物們喂早餐的Scott,他老遠就打招呼,分了好些面包給我們喂動物。我說孩子想看小雞,他叮囑幾句就讓我們自己去。其實,整個農場,到處都是散養著的雞,抓走一兩只都不會被察覺,但他們就是這樣的信任我們,哪怕只是住一晚就走的陌生人。
我們到的時候已是中午,雞窩里安靜的躺著十多只可愛的雞蛋。這里的雞蛋是可以孵出小雞的,只要保持31攝氏度左右。松子還是第一次撿雞蛋呢。這么多,晚餐足夠啦。
這可是真正的走地雞啊。白天它們自由的四處游蕩,天黑就自覺的回窩睡覺。看到你手里有面包,就會咕咕咯咯的圍過來。瞧瞧,這雞的身手,跳高健將啊,比起那些在養雞場籠子里吃激素的同胞們,你們太幸福了。
用奶瓶喂小牛:
農場養了一只蛇,只有我敢讓蛇爬上肩膀,其實松子以前在動物園也試過讓蛇上身的,這次因為看到姐姐嚇得躲老遠,自己也不敢了。可見,環境的影響力啊。同一個孩子,以前明明敢做的事,現在看到別人不敢,自己也就不肯試了。這就是羊群效應,生性謹慎的孩子,更加如此。松子天生膽小,凡事謹慎,很怕自己受傷。唯獨在面對動物的時候,屬于膽大的,那真是我不遺余力感染出來的。每次看到動物,我眼里放光,哪怕是地上的一只小蟲子,我也愿意停下來看一會兒,有這樣的媽媽,松子怎么可能不愛動物。農場男主人看到我跟本地人一樣的不怕動物,顯得挺高興。就好像路上遇到一只狗狗,你顯示出對狗狗真心的喜愛,狗的主人會一下子覺得你很親近。同理,對推著嬰兒的媽媽,此法亦適用哈。下圖,我摸著蛇身子,涼而光滑的皮膚,它卻往我后面滑行。
瞧瞧,有照片為證,松子扛著條長蛇呢。下圖左上的是羊駝,又叫草泥馬,是在塔斯馬尼亞州壁畫小鎮上遇到的,有型的老爺爺帶著羊駝美女專和游客拍照,收點零錢,用作什么慈善我也忘了。最牛的是,這老爺子閱人無數,只聊了幾句,就判斷出我是從悉尼來的。我特別驚訝,詢問奧秘。他說聽我的英文,比普通外國游客要好,所以我不是外國游客,而亞洲人基本都喜歡住在大城市,他能感到悉尼的味道,而不是墨爾本。這一點我就理解不了了,算是他的經驗吧。神奇的老頭子!
教我們擠牛奶,好家伙,真是體力活兒,手都酸了只擠了一點兒。
2、類似動物園運營的農場:
除了上面介紹的farmstay,還有一種類似動物園的農場,買票進去參觀。每天固定時間有各種表演,比如:牧羊犬表演、揮鞭子表演、剪羊毛講解。
下面以我們去過多次的這個農場為例,同游一下。
農場Calmsley Hill City Farm,位于悉尼西南的Fairfield。表演內容和動物都挺全。占地大,游客能看到的還不是農場的全部,據說山的另一邊還有同樣大小的占地。所有活動都有講解,讓我們這些城市長大的孩子見識了不少農場知識。
我們去的那年,大人16澳元,三歲以上的孩子10澳元,三歲以下免費。記得進門時拿一份表演時間表,不至于錯過精彩表演。提前在網上做好功課也行。
1)擠牛奶Cow Milking Show
工作人員先介紹了相關知識,比如一頭牛一天能產多少升奶之類的,這頭牛是挺特別的品種,懷孕時也照樣產奶。
排隊親自嘗試擠牛奶。每個小朋友都有機會,大人想上也可以。擠奶前要先在小盆里洗手,松子必須我帶著才肯上,擠完了手指上會感覺油乎乎的。
2)坐拖拉機游園Tractor Ride
這個要另掏錢,每人三澳元。起初我說有啥好坐滴,不就是找顛嘛。坐完了覺得還是值得一試哈。全程都在講解,就那么在山上晃一大圈,遇著什么都能講出一大堆有趣的知識。
隨處能看到散養著的羊,甚至這只鴯鹋。介紹說這只鴯鹋從一建園就在這兒了,都四十多歲了(我記性不好,可能有誤),鴯鹋丈夫先去世了,人們怕它孤單,想介紹后入園的鴯鹋給她當伴,她都看不上眼,就這么一直單身游蕩著。
看它多自由啊。工作人員大叫它的名字,喊它過來,它真就抬起頭,健步而前。來到拖拉機邊,從前到后挨個檢視游客。想必,每天幾趟拖拉機,它早已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只是上面的乘客形狀各異而已。
關于羊:澳洲的農場,羊,絕對是大眾。這個農場的羊其實挺多,分散在不同的區域。介紹說賣羊毛的收入微不足道,主要靠賣羊肉進賬。關于羊,就涉及到三個內容:牧羊犬表演、剪羊毛表演、擁抱小動物。
3)牧羊犬表演Working Dog Show
我最愛看的自然是牧羊犬的牧羊表演,實在太霸氣了!那么一大群羊,就一只小小的狗,來回奔跑著繞圈,就能把羊趕到指定位置。人類真是聰明啊,太會省勁兒了。
主人一發出口令,狗狗就箭一般彈射出去。我的相機已經拍不清的遠處,它眨眼就竄到了。牧羊犬通過圍著羊繞圈的方式,逼羊群往羊圈挪動。一陣功夫,散在遠坡的羊就全集中回圈了。然后再把羊一只只趕進鐵欄里,排隊等著被剪羊毛。任務結束后,牧羊犬跳上羊背,神氣的站著,目視主人,成功交差!那一刻,別提多威風了!
4)剪羊毛表演Sheep Shearing Show
看完了,每個孩子會分到一小撮羊毛,感受一下。分到的羊毛,聞著有點臭哈,回家好好洗洗,真白,而且有種特別的香味。
5)揮鞭子表演Stock Whip Show
這小伙子不光能雙鞭揮響,表演結束后,他和朋友嬉鬧,雙手一揮,兩條鞭子就像蛇一樣纏住對方雙腿,雙手一抖,鞭子便齊齊松下,是從金庸書里出來的吧。
若人少,每個小朋友都有機會親自試試,他手把手的教。也有兩三歲的孩子上去排隊,等輪到了卻哭著不敢上,叭叭作響是挺嚇小孩的哈。
6)摸摸小動物Animal Patting
隨意親近牛、羊、雞這些常見的農家動物。大門口有賣飼料的,一袋2澳元。山羊和綿羊性格很不一樣。山羊好奇心特別強,會咬你的裙子衣服鞋子包包,明知不能吃,就是想咬著玩玩。有一次還搶松子手里的氣球,非得咬一口試試。
7)考拉介紹Koala Talk
工作人員把考拉像抱孩子似的抱著。這工作太讓我羨慕。別以為考拉好抱,瞧那大尖爪子,工作人員肩上的衣服都有破洞,危險職業啊。
別看考拉慢吞吞呆乎乎的,人家可不傻,會認人。講解完了,工作人員要抱著考拉給游客摸,只要對著考拉說:來,過來,想抱抱了吧。可愛的考拉真的自己就從樹枝上爬下來,扭過肥屁股,伸出小手求抱。特可愛。
這位工作人員是位環境保護人士,順便批評了人類破壞自然環境的行為。這想她的話不會白說,在場的小朋友們一定會留下深刻印象,或許這番話會影響孩子們一生。
仔細看,角角落落藏著不少動物呢。有駱駝、孔雀、梅花鹿、有驢、羊駝、袋熊、龜、大胖豬……
三、動物園
澳洲的動物園是一個讓我流連忘返的地方。一來因為我喜歡動物。二來澳洲的動物園體驗讓人愉快。不管規模大小,必定有動物講解和喂食表演,講解完了還允許你隨意提問,能學到許多知識。而且幾乎都有放養的袋鼠,可以讓你零距離接觸。不管規模大小,動物們的生活環境非常人道,雖說不上山清水秀,也絕不會是冰冷的鐵籠子水泥地。數數我們去過的動物園,大大小小的已經不少于五家了。有的還買了年票,經常去。
有一次松子爹感嘆:“你問問周圍的人,有沒有像你這樣,去過這么多動物園的?”于是我扒著手指頭數了數,也順便總結了一下悉尼及周邊各家動物園的特色:
⊙ 悉尼塔隆加動物園(地處市區,依山傍水,動物最全,風景最美);
⊙達令港的野生動物世界(地處市中心、占地小、室內為主、唯一別家沒有的是蝴蝶園、摸不到袋鼠);
⊙悉尼南部的Symbio野生動物園(在小型動物園中,以有老虎為亮點);
⊙悉尼西部的Featherdale野生動物園(在小型動物園中以鳥類最多為亮點);
⊙澳大利亞爬行動物園(離悉尼有一點距離,以巨龜蜘蛛鱷魚等爬行動物為亮點);
⊙達令港的水族館(地處市中心,全室內,悉尼規模最大的水族館);
⊙曼利的海洋世界(以能與鯊魚同游為亮點);
我聽說過的力所能及的動物園,就還剩下個家附近的Koala公園了,自從在大洋路上親自找到過野生考拉,我對動物園的考拉就沒太大興趣了。
另外,以澳洲著名的鱷魚先生史蒂芬為亮點的澳大利亞動物園,也是我非常向往的地方。在中國的時候就被他主持的動物節目吸引,當時還買了他的書想著來澳洲找他簽名的,結果還沒出國人家就殉職了。剩下他夫人和一兒一女守在動物園,女兒賓地很是繼承了父親的特長,主持的一系列動物節目很棒,我和松子在圖書館借過許多DVD,非常喜歡。不過這個動物園遠在昆士蘭州,而且離城市都有一定距離,何時能成行仍然是未知數。
全世界的動物園都差不多,就不細說了,只講講我印象深刻的,具有澳洲特色的吧。還記得在澳洲大亞爬行動物園,第一次觀看了“Funnel-web ?milking”。光看字面,我不明所以,難道是表演蜘蛛喝牛奶?或者蜘蛛竟然產奶?猜猜吧。答案:觀看取毒,取蜘蛛毒。Funnel-web是這種蜘蛛的名字。
原來這是此園很值得一提的特色。介紹云:這家動物園1958年由Eric建立,他的一生致力于動物保護和抗毒血清研究。先是抗蛇毒血清,到1970年開始向研究機構提供澳大利亞漏斗網蜘蛛(funnel-web spider)的蛛毒,這是澳大利亞最毒的蜘蛛,不少人被毒死。直到1980年,此種蛛毒的抗毒血清研制成功。自那時起,澳洲爬行動物園作為基本的供毒地,已經挽救了至少350人的生命。
工作人員從一個個玻璃罐里倒出藏在一堆網里的大毒蜘蛛,刺激它讓它出毒,用吸管收集。一只差不多只能收集到一兩小滴。
在這家動物園,松子還和巨龜一同散步了。這是加拉帕戈斯群島烏龜(Galapagos tortoise)。
悉尼達令港的野生動物園,因為在市中心,地方很小,唯一的亮點就是蝴蝶園,松子可喜歡了。
另外,黃金海岸的海洋世界也是值得孩子們去玩的好地方,比如海豚表演等等。
四、澳洲特有的動物
由于帶著孩子,了解澳洲,便多了一個視角。不光兒歌不同,就連孩子們喜愛的動物都不同。就像我們對國寶大熊貓滿懷自豪和喜愛之情,澳洲的孩子最喜愛的動物自然也是澳洲獨有的。考拉和袋鼠已經家喻戶曉,介紹幾個大家較陌生的吧。 ?
袋熊(Wombat):屬有袋類動物。近乎無尾, 體長約一米, 體型笨重, ?它們的肚子上也有跟袋鼠一樣的育兒袋,只是開口向后,因為它們挖洞的時候會往后刨土,袋口朝前的話,里頭的寶寶就難受了哈。
下面的黃狗是澳洲野狗(Dingo),這就算是澳洲野外體型最大的食肉動物了。所以在澳洲偏遠的地方露營還是相對安全的,最兇猛的野生動物無非就是野狗。當然,小小的毒蛇和毒蜘蛛也不可小視。
下面這種跟貓差不多大的食肉動物叫塔斯馬尼亞惡魔(Tasmanian devil)。聽名字就知道小東西很兇猛,臨近喂食時間,它們就越來越激動,在地盤急速游蕩,一旦碰頭,立即呲牙相向,還發出呵呵的叫聲警告對方離遠點,別惦記我的食物。
鴯鹋(Emu)也是澳洲特有的,長得像駝鳥。你也許聽說過鴯鹋油吧,跟綿羊油一樣,回國免不了帶幾罐的。我見到的鴯鹋都在動物園散養著,據我家教的學生說,她先生出差時,開車路過很偏遠的地方,見到好幾只野生的鴯鹋。看下圖,受不了食物的誘惑,肆無忌憚的到人們的桌子上用餐:
負鼠(possum):看過網上有人講自家房頂進了小動物,動靜類似大老鼠,吵得人睡不好覺。請了除害公司來看,原來是負鼠,因屬保護動物,不能殺,只能誘捕,捉到了還必須在原處的院子放生。現在就來認識一下負鼠,它長得像鼠,身量似貓,有育兒袋(發現了嗎?澳洲這塊獨立的大陸上本土動物幾乎都有育兒袋)。不擅于打架,沒攻擊性,也就虛張聲勢,張嘴露露尖齒嚇唬敵人,要不就是在被敵人追趕時,來個突然緊急剎車不動,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厲害的“剎車王”,再不濟就是裝死。它到不是聰明學著裝死,是受到過度驚嚇時,它的身體會自動關閉運作,跟死了似的,還會口吐白沫,發出難聞的氣味。敵情過去后,它會醒來逃跑。 有趣吧!下圖摘自網絡:
懦艮(Dugongs):分布在澳洲北部海域。是海洋中唯一的草食性哺乳動物,與大象是近親。儒艮的頭很大,頭與身體的比例是海洋動物中最大的。全世界一共只有五只在展出,悉尼水族館有兩只。這里的人們總把它聯想成美人魚。起初我覺得一點也不像啊,看了水族館發的介紹冊子才明白,原來懦艮媽媽哺乳時,像人一樣,把寶寶抱在胸前,所以把它聯想成美麗的人魚公主。歷史記錄最長壽的懦艮活到73歲。下圖來自網絡:
五、寵物們的幸福生活
澳洲養寵物的非常多。最常見的自然是狗和貓。寵物們的待遇都不錯,甚至還有專門允許寵物下海玩水的海灘。要知道,一般的城市附近的海灘是不準寵物下水的。
每年各處都有寵物節。好不熱鬧,狗狗比賽、狗狗服裝秀,大開眼界。
超市門口常看到下面這種狗狗募捐箱,捐款用于支持導盲犬事業。下圖是在機場,忘了是在悉尼還是阿得萊德了。
因為每片居民區都有一片大草地,很適合狗狗們撒歡兒。下圖是幫朋友代養的狗狗,傍晚帶它散步,太美了。看著他們無憂無慮的歡跑,你便覺得一切煩惱都不存在了,生命原來就是這么美好!
最后提一下爬行動物,澳洲的爬行動物特別多,蜥蜴、蛇和蜘蛛是最主要的。路邊甚至家里,都會看到蜥蜴。常會有爬行動物秀,松子的幼兒園和小學都邀請過人來介紹爬行動物。
雨后的放學路上,有許多蝸牛,我們收集幾只回家好好觀察,喜歡夠了再放回草地。
澳洲大多數活動,都有專為孩子安排的內容,常見的就有騎小馬和抱農場動物。有的還有騎駱駝,而且是免費。
下面的瞬間,我特別喜歡,單純的孩子,單純的動物,互相是那么信任著。馬場養的是可以奔跑的真正的馬,它貼近柵欄,任由小小的松子摸它的鼻子。馬不說話,我也看不懂它的表情,但,從這畫面里,我讀到了無限的柔情。
最后,以自然風光作結吧。藍天白云之下,風吹草低見牛羊。這就是最美的澳洲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