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帶來的和諧與發展

包容體現的是自信的底氣和寬廣的接納。包容的人是自信的人。只有自信的人才有包容的氣度和胸懷。社會也是同樣,一個社會如果能夠包容不同的經濟形態共同發展,包容不同背景和學歷的人參與建設,包容不同的民族文化大放異彩,包容不同的個體的彰顯個性,那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自信的社會,是一個逐漸富庶和開放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人們的思想自由,視野開闊,各展所長,彰顯個性之美。這樣的社會才具有活力,才是孕育創新的最佳土壤。

包容讓人獲得智慧,放開胸懷。同樣,具有包容氣質的國家也孕育著欣欣向榮的新生力量。經濟實力的增強,綜合國力的提高,國家才具有相應的國際地位。正是一個國家擁有這樣的成就,擁有這樣的底氣,才具備了包容的大國風范。今年的奧運會,在民間已不似往年那樣人人關注,人們轉而忙碌各自的工作與生活,僅將獲獎和獎牌榜的名次作為茶余飯后的一項談資,而不像以往那樣街頭巷尾人人談論。媒體的報道和評論更加日常化、接地氣,對奧運健兒的獲獎情況更加寬容和客觀看待——獲得金牌固然可喜可賀,可已不再糾纏于一定要用金牌來說話,人們更尊重運動員的個人努力——這種尊重個人的態度體現著國家和公眾的自信與包容。

包容帶來合作與發展。“君子和而不同”,國與國之間也是同樣,不同社會性質的國家可以互通交流,借鑒參考;不同歷史發展背景的國家相互引以為戒,能夠不犯相似的錯誤;不同人文特為的國家可以溝通融合,在碰撞中激發文化發函。所以,秉持包容的合作能夠帶來發展,利己利人。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包容不僅是個人氣量與胸懷的體現,更是社會和諧和國家興旺的自信表現。而當社會和國家真正擁有了包容的氣質,則這樣的社會更加和諧有生機,這樣的國家更能孕育創新,開創前景。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