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的流程,一樣的治療方案,只是這一次住院,人滿為患了,病房都被住滿了。
怎么現在有這么多人患癌?而且最讓我驚訝的是,聽到一個奶聲奶氣的聲音一直叫爸爸……
趕忙問護士得知,小男孩五歲鼻咽癌,三歲已出現一只眼睛看不見,現在已骨轉移,來這打化療藥和成人一樣,輸液時也上吊瓶泵,唉呀!聽到已心痛不已了!
而且聽收拾衛生的大姐說:孩子特懂事,她每天去,都主動問好,他爸爸在陪床,可有耐心了,治療時不管孩子哭還是鬧,從未聽到大聲斥責,挺難得的。
記得看波蘿的一書《癌癥.真相》提到:
通常來說,癌癥是一種老年病,隨著年齡增加,各種癌癥的發病率都直線上升。但是凡事都有例外,生活中我們也聽說過不少年輕人、小孩甚至嬰兒患癌癥,這是為什么?
癌癥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后天因素導致突變需要時間積累,正常人在短短幾年內是不可能由于后天因素導致癌癥的。
可以肯定,嬰兒或者兒童患癌癥必然有先天因素存在,他們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攜帶了基因突變。兒童基因突變有兩個來源:從父母那里遺傳了致癌基因,或者是在懷孕的過程中因為種種原因導致胎兒產生了突變。
和成人癌癥一樣,治療兒童癌癥常采用的辦法也是“手術+化療+放療”。好消息是兒童癌癥的治療效果比成人癌癥好很多,很高比例的兒童癌癥患者也能夠被化療和放療治愈。
不幸的是,治愈癌癥往往只是這些兒童艱難生活的開始。凡事都有兩面性,高劑量化療、放療在治愈癌癥的同時,會給兒童帶來各種各樣長期且嚴重的副作用。
比較大的問題是“二次癌癥”。高劑量化療和放療藥物可以殺死癌細胞,但它們本身也會引起新的基因突變,所以部分兒童癌癥患者在被治愈后很多年,會出現白血病等和第一次癌癥毫無關系的“二次癌癥”。
另外,在兒童發育過程中使用化療和放療藥物,可能造成兒童神經發育不全、智力受損、長期抑郁、不孕不育等。
因此,對被治愈兒童癌癥患者的長期關護非常重要,同時開發針對兒童癌癥且副作用小的新型藥物也迫在眉睫。
收拾房間大姐說,孩子來住院這幾天,她太難受了,都不想干了,可能每個醫生與護士及病號們這幾日內心蠻復雜難過的吧!也是這個醫院腫瘤科收治第一個兒童癌癥患者,他還那么的小……
我們來第二天,小男孩便出院了,但是,他稚嫩的聲音依然在走廊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