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至今,就一直沒有好好寫過文。期間,看過好幾本書,也看過幾本我認為比較好的影片,這期間也發生過一些非常值得寫的事情,但是,我都沒有寫。原因很簡單,也很無趣,這段時間,我突然沒有了表達的欲望。不知道是因為精神力量(意志力)不夠,還是物質基礎(多巴胺)分泌的不夠,就是沒有想寫的沖動。
那些想到的題材,不需要我打壓,在心里冒個泡,就自動消失了,等我想抓的時候,只有一道模糊的印跡,而我,也只是動了動想抓的念頭,連手都沒有抬一下。就是這么放任。
就是對寫東西沒有了欲望。
雖然,中國人對欲望這件事都提倡壓抑,因為“無欲則剛”,可是,沒有欲望,哪里來的快樂呢?我其實很享受文章發出去的那一刻的感覺,但是,好像忘了那種感覺很久了。
經常我會問我自己,怎樣的狀態才是最好的?怎樣的狀態才能讓自己感覺最快樂?有時候,我會覺得穿著華服紙醉金迷最好;有時候,我會覺得每天都能戰勝自己的一個弱點最好;有時候,我會覺得做一個強大的輸出者最好。
人很容易變,在每個階段對自己的期許都會不同,有時候,早上和下午也不同,有時候,坐著和站著也不同,有時候上廁所前和上廁所后也不同。
一直以來,我覺得人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一個人的年紀越大就會離生命的真相越近,就越能理解生活。人在彌留之際,總是一個智者。四十都能不惑了,更何況死去那一刻。
可是,后來才發現越思考就會越覺得懷疑,越來越疑惑,懷疑曾經的理想,懷疑愛情懷疑意志力懷疑信仰懷疑心中一切你曾經覺得正確的一切。其實,糊里糊涂也可以很好地度過這一生,可是,在你了解了生活后選擇糊涂地過,和你什么都不懂而糊涂地過是完全不同的,當我開始思考,我就不甘心這樣糊涂的地活著。
可是不甘心又怎樣?能力和眼界的局限就在那里。那你又想怎樣的活著呢?在這有限的生命中,你能達到什么樣的程度呢?生活就是牢籠,你只能困在原地,你能達到的高度有限,一切的觀念,精神都是牢籠。
曾經很崇尚所謂的“自由意志”,可事實上,“自由意志”的概念也是一種精神輸入,人的腦子就是一個信息的載體,接受了什么就會輸出什么。有些是有意的,有些是無意的。
當然,作為一個能處理信息的載體,就還有的救。我不是非得有答案,有確定無疑的判斷才能寫,只要我還在處理信息,我就可以把這些想法寫下來。
寫到這里,突然想起我給這篇文章起的題目。每個人在網上寫都有自己的目的和定位,我也一直在想我為什么要寫,又寫不出具有傳播能力的文章,永遠都不可能具備商業價值。現在,我突然想明白了,這就是一塊試驗田,種下一些種子,看看它能不能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