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開始,參加趙周老師的拆書學習法訓練營。一個偶然的機會知道了拆書這個概念,很感興趣,認為會幫助到自己最近在學習的讀書方法和時間管理。于是報名參加了趙老師的分享課。在這里也會堅持把所學到的東西分享給大家。
Part 1: 什么是拆書?簡單概括就是把知識轉化為己用,把知識轉化為技能。
Part 2: 拆書幫便簽學習法
趙老師講了便簽學習法的由來,以及它的原理和好處。它不同于一般的讀書筆記,或思維導圖。它會幫助你把所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并與自己實際的經歷相連接,然后思考如何在之后的工作中實踐。拆書幫便簽讀書法分為三個便簽:
I:用自己的語言重述知識。把學到的知識進行分析和整理,通過用自己的語言復述從而達到理解所學的知識
A1: 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通過知識點,聯想自己的實際經驗,然后進行總結,反思,獲得新的啟發和靈感。這樣可以更好的
A2: 以后我怎么用。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我們一般理解的學以致用,而是在學中用,在用中學。在學中用,是在學的過程就去思考如果應用到實際當中,去規劃;在用中學,就是通過應用,把所學的知識在實際中實踐,轉化成行為和技能。
Part 3 你有沒有在“偽學習”
在這里,老師指出了偽學習的四種現象:追逐各種干貨;追捧各類大師;推崇各類新知;沉溺于不解決實際問題的努力。現在知識內容分享的時代,碎片化學習的流行,會讓我們盲目的學習各種知識。其實仔細想想,這些知識是否有益于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是否能夠轉化成自己日常中的行為呢?
我們必須區分兩類學習,一類叫“以知識為中心的學習“,一類叫”以自我為中心的學習“。以知識為中心的學習也叫學院式學習,Pedegogy,通常是以通過考試或科學研究為目的,主要強調對知識的理解,記憶,歸納。以自我為中心的學習也叫成人學習,Androgogy,主要強調解決自己的問題,提升自己的能力。拆書法適用于成人學習。
Part 4 從以知識為中心到自我為導向
自我導向:以自己,學習者為中心,而不是以知識為中心。學習的一切主要圍繞著學習者。
關聯學習者經驗:不需要空杯心態(清空后備箱),對于成人學習來說,是不必要的。
強調實踐:是否就是學以致用?成人學習的強調實踐不是學以致用,而是在用中學。在這里以提升打字為例,最好的方法是用QQ聊天。
聚焦于解決實際問題:需要把學到的知識轉化到實際的應用中,已解決問題。
內在驅動:需要有自我驅動力,明確自己學習的目的
拆書幫慢成長理念:
1. 在一切跟學習有關的事情上反求諸己。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在自己身上找方法,在自己身上加要求。
2. 在任何一個領域,任何一本書中都有很多你能學習的知識。但是,其中有相當多是你不需要學的。
3. 學習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原能力。人的學習能力提升很慢,卻是回報最高的投資。
Part 5 為什么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很重要?
即使有些人學歷高,讀書多,若沒有知識體系,他們對待信息或知識的態度大體分三類:第一種,聽風是風聽雨是雨。第二種,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第三種,順我者點贊,逆我者不看。如果沒有知識體系,即使學習的知識再多也只是一堆散沙,但建不了一座金字塔。
成人學習兩方面
第一:是否有適合的學習能力(成人學習)
第二:是否有自己的知識體系,學以致用,舉一反三。
第1次課程作業:
挑選一個片段,用拆書法寫三張便簽。然后把便簽的文字整理到簡書上,加tag: #拆書學習法訓練營#
片段 二: 選自《非暴力溝通》
【R 原文片段】
非暴力溝通第二個要素是感受。心理學家羅洛.梅認為”成熟的人十分敏銳,就像聽交響樂的不同樂章,不論是熱情奔放,還是柔和舒緩,他都能體察到細微的起伏。“然而,根據羅洛.梅的敘述,大多數人的感受”像軍號聲那樣單調“。
人們認為感受無關緊要的,重要的是各自權威主張的”正確思想“。于是,我們被鼓勵服從權威而非傾聽自己。漸漸地,我們習慣于考慮:“人們期待我怎么做?”
在一次研討班中,一位大學生說,室友將音響的聲音放得很大,他怎么也睡不著。我詢問他當時的感受,他說“我覺得在晚上不該這么大聲。”我提醒他,雖然他用“覺得"這個詞,但他表達的是看法而非感受。他請他再試著表達感受,這一次,他說”聲音太大了就會打擾到別人。“我向他解釋,這依然是看法非感受。他想了想,斬釘截鐵地說”我沒有什么感受。“
很明顯,他有強烈的感受。不幸的是,他體會不到,更不用說表達它們了。體會和表達感受并不容易。
I:非暴力溝通的第二個要素是感受。對于成熟的人來說,是能夠很敏銳的體會到人們不同程度的感受。然而實際上并不是這樣,人們常常認為感受不重要,重要的是去服從權威和所謂的“正確思想”,也因此形成為一種做事思維:別人希望我怎么做?或者做一個別人眼中的自己。
A1: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會遇到忽略自己感受而去做別人希望的事情,或表達的是一種看法而并非是感受。比如有一次,一個同事在沒有經過自己同意的情況下,就把自己的手機號給到了客戶。自己當時其實是很生氣的,但自己不是說出感受,而是直接質問她為什么這么做?反而讓同事也很尷尬。
A2: 在和他人的溝通時,無論面對的是高興的事情還是難過或沮喪的事情,不要習慣性的先表達自己的看法,比如,我覺得,我想,我認為,而是可以先表達自己的感受;當面對的事情比較tough,要稍微平復自己的情緒,深呼吸幾秒,然后再開始說話。這樣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