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三課開始,感覺作業難度一下加大,第四課,難度更大,這一次作業,真得覺得寫不下去了。先完成要緊吧,完成永遠勝過完美。
為什么?因為現在我們要去學會追問,通過追問幾個重要問題,反思你目前的現實問題背后的真正原因,或者真正訴求,并解決它。
作業:找到現實中的迫切問題,自行完成一組A1—I—A2便簽。要包括從A1到I的各種提問。
A1:今年開始不上班了,學習一些東西,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陪陪家人。因為覺得一旦工作就沒有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且以前工作也把自己搞得身體很糟糕,所以回歸家庭。三個月過去了,自己也的確做了很多喜歡的事情,但是發現自己還是會焦慮。覺得自己不工作是坐吃等死,是把自己依附在別人身上,沒有體現自己的價值,擔心時間長了自己會退化的,被社會淘汰。可是讓我再做以前的工作,我也不愿意。
A1-I的轉化提問:
1、這件事對我的重要意義是什么?
工作會讓我覺得生活有意義,有價值,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廢人。工作會讓我有安全感,也可以和社會和周圍有更多的互動,不會被時代給拋棄。
2、我的目的是什么?
我的目的是找到自我滿足感和安全感,而且可以幫助到別人。
3、那什么樣的工作會帶給你滿足感和安全感,你要達到的目標是什么?
目標是把我感興趣的事情變成我的工作
4、影響這些事情的因素還有哪些?
我感興趣的幾件事情,都需要時間和經歷的累積,才能轉化成工作。
孩子教育,我沒有相關的系統學習,沒有資格認證。只有一個媽媽的樸素認知和經驗。
瑜伽,不是短時間就可以達到的, 無論是體式,還是瑜伽哲學,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達到能夠作為一個職業、可以幫助到別人的那個水平。
寫作,更是不能作為一個工作而活。
還有時間,工作后,要考慮到陪伴孩子老人家人的時間就會被擠壓。
5、那你想要的工作是什么呢?要掙很多錢嗎?
不是,現在甚至都可以不必掙錢,積累經驗,練習為主,但是希望能把自己喜歡的事情可以變成一個可以帶給自己部分收入的工作。
我想要的工作時間相對靈活一些。我想要的工作是希望和自我提升,和幫助別人有關的,現在之所以關注寫作,孩子教育,瑜伽,就是因為這些是我喜歡的事情,會帶給我動力的事情。我希望工作可以和這些相關。
6、為什么沒有開始呢?你給自己設了什么樣的框框,使得自己不敢向前?
我認為這樣的機會一定不會有。
我認為我一定要全部學好,做好,成為專家后才能開始我想要做的事情。
我認為只要開始工作,我就馬上不會再有自己的時間了。
通過一個個反復的追問,發現自己事實上不是不想工作,只是希望能夠有一個相對自由時間的,和瑜伽、寫作或者孩子教育結合的工作。所以我調整后,寫下我的 I
I:我不需要顧及自己的背景和經驗是否足夠,只需要利用現有的資源,寫作,瑜伽,馬上找到可以結合在一起的機會,從沒有收入開始做,把寫作、傳播瑜伽真知或者孩子教育可以聯系在一起的兼職,馬上去做。
A2:
1.馬上找到以前接觸喜歡的瑜伽老師,瑜伽資源,聯系。
找到可以為她們提供的資源,是否可以開始做和瑜伽推廣,寫作結合起來的工作,加入這個圈子。
2. 從兼職開始,幫助她們寫文案,寫文案,做跟進,做瑜伽助教,開始我的瑜伽和寫作結合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