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許多孩子抱怨:父母,你們折斷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但,不是所有的飛翔都需要翅膀,困住鳥的永遠不是籠子,而是那顆停止飛翔的心。父母,你們要做的,只是保護好孩子那顆為夢想跳動的心。
最近,在學校周圍有這樣一群人的身影,他們鬼鬼祟祟,要么趴在墻上,要么就彎著腰半蹲,但他們的眼神都盯著同一個地方---學校。是的,他們是家長,對孩子萬般不舍的家長。
除了依依不舍之外,家長們最近最忙的就要數(shù)給孩子準備好開學的裝備,其中以背蔥哥最為吸睛。
背蔥哥僅僅是剛剛讀幼兒園的小孩,小小的身板卻背著重重的書包,打開一看,里面裝有蔥(寓意聰明),蘋果(寓意平安),板刷(寓意“板定識”),烤果(寓意考試必過),菱角(寓意伶俐可人),手上是某品牌兒童手表(寓意天才),可謂是小小背包承載著家長的沉重期望。
大人都有望女成鳳,望子成龍的心情。有種自己現(xiàn)在混得一般,特別希望下一代能飛黃騰達。如今的社會,家長們更是以“別家的小孩都學了,我家小孩不學,那不就落在了起跑線上了嗎?”為由,瘋狂的為自己的孩子報各種補習班。一則香港的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在學編程了,更是讓父母們焦慮不安。
孩子要贏在子宮里,成為了新的口號。但,這種狂轟亂炸式的學業(yè)壓力,最終只會讓現(xiàn)在的小孩喪失了色彩,失去了童真和青春應有的活力。孩子們苦不堪言,家長們也沒好到那里去。
從暑期刷爆朋友圈的爆文《月薪3萬,卻養(yǎng)不起孩子》,到那篇孩子的反擊《我太優(yōu)秀了,我爸媽根本配不上我》,我們大眾在唏噓如今養(yǎng)孩子太累又太貴,他還不領情時,是否思考過造成這樣的原因呢?
先說說《月薪3萬,卻養(yǎng)不起孩子》這篇文章吧,這位高管媽媽記了暑期孩子開銷的賬單:
女兒去一趟美國游學,10天20000元;
女兒平時在家需要請阿姨照顧,5000元;
7月份鋼琴考級,每周要上兩節(jié)鋼琴課,200元一節(jié),一共2000元;
老是在家不好,需要鍛煉,又報了個游泳班2000元;
假期要結束了,該收心了,又要報英語、奧數(shù)、作文3科培訓班6000元。
算算賬,20000(美國游學)+5000(阿姨)+2000(鋼琴)+2000(游泳)+6000(培優(yōu))=35000!!!看,僅僅一個暑假,3萬5就沒啦!!雖然掙錢不易,但比起沒給孩子花,對孩子的愧疚更難受。
而《我太優(yōu)秀了,我爸媽根本配不上我》這一文,更是啪啪打家長們的臉。家長耗盡耗盡所能把孩子送進重點小學,孩子卻嫌棄父母只開10幾萬的車,其他同學的父母開的都是上百萬的豪車,還發(fā)出成績好不如有錢,家里窮,買不起大城市的房子,也不能送自己去留學,更不能給自己提供個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這樣的言論。
這些還未成年的孩子就有這樣的看法,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家長們沒能在意孩子自己的看法,呵護好他們的夢想,沒幫助他養(yǎng)成一個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最終的結果就是反噬家長,將大人壓在他們身上的學業(yè)壓力轉(zhuǎn)化為對父母沒錢的討伐,這一點,在普通家庭里尤為突出。
這些小孩的家長,往往都會將自認為的正確道路強加于孩子身上,從小就給他們灌輸你只有考到前列,才能掙大錢,才能過更好更高級的生活,想買什么買什么。而忽視了孩子們的愛好,只選擇對升學,以后人生履歷有用的特長讓孩子學,還美其名曰我這都是為你好。這一廂情愿的主張,只會讓孩子變得沒有創(chuàng)造力,只是機械的跟著所謂的正確道路成長。
我理解家長想為自己孩子提供最優(yōu)質(zhì),全面,系統(tǒng)的條件,讓孩子多見見世面,多接觸高層次的人,但,我更想讓家長給予孩子們一些自主的選擇。
要學課外班,可以,但是一是數(shù)量不要太多,二是要選擇孩子感興趣的課程。我周圍的一些小孩的家長,即使知道自己孩子不是很喜歡奧數(shù),但為了讓他們能進一個重點班,還是不顧孩子的感受,為他們報了奧數(shù)補習班。
他們只是不斷的勸說,利誘,討好,恐嚇自己的孩子,只要能讓他們答應上這個課,什么招都能使。最后的結果通常是,孩子初期帶著對零食,玩具等誘惑去學自己覺得吃力的課程,學習的結果不如人意后,一步步開始喪失信心,激情,產(chǎn)生厭學,甚至討厭這一科目的情緒,要么就會極度的功利,一味指責自己父母沒能給自己提供更優(yōu)質(zhì)的條件。他們通常會這么反駁自己的父母:你們折斷了我的翅膀,卻想讓我飛翔。
家長被懟得啞口無言,只得不斷給他們灌輸,我這是為你好,競爭這么大,還有那么多一出生就在終點線的人,你不學,只會被虐的體無完膚。事實真是如此嗎?
一個孩子的正確成長道路,不是由一個接一個的課外班給堆砌起來的;一個孩子的競爭力,也不僅僅是由要在數(shù)量上超越其他孩子的各種課程所決定的。專注度和堅持,是一個孩子能正確成長的重要因素。那種想什么都會的焦灼心情,那種不顧孩子喜好,搶塞的做法,只會讓天真并富有想象力的孩子,一個個變成慘白僵硬的機器人。
愛好固然重要,但也要考慮孩子的感受,而不是隨大溜,攀比,跟風。不要被那挑事的競爭標題給嚇住。
父母應該做的,不是賜予孩子應該有那些愛好的翅膀,而是保護并壯大他們那顆為自己的愛好而跳動的心。成長的路上,在探尋愛好的路上,我們可能會迷失,會犯錯,會折斷我們那雙翅膀。
而,幫助孩子成長,愈合翅膀帶來的傷口最好的靈藥,不是在傷口上重新長出一雙,而是,幫他們架構起一雙隱形的翅膀,即那顆為愛好而跳動的心。